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诗结构技巧

古诗结构技巧

一、结构技巧(一)综述1.从景情关系角度:(1)先景后情(2)以景结情2.从前后句(联)的角度:(1)重章叠句(2)铺垫(3)照应(4)过渡(5)承上启下3.从诗歌的主旨角度:(1)开篇点题(开宗明义)(2)卒章显志(画龙点睛)(3)以小见大(4)对比4.从诗歌情感的变化角度:抑扬(欲扬先抑)(二)分条详细叙述1.先景后情村行宋王禹偁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2、以景结情: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言尽而意犹未尽。

例如:从军行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山中王勃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3、.重章叠句指上下句或上下段用相同或相似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现手法。

在反复咏唱中,既使语言具有音乐美,又在内容上形成鲜明对比。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4、铺垫即以前面一系列非主要情节做后面主要情节的准备或高潮到来前的气氛酝酿。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练习)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①(节选)杜甫先帝天马玉花骢②,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③下,迥立阊阖④生长风。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⑤,一洗万古凡马空。

[注]①曹将军霸:即曹霸,唐代著名画家,官至左武卫将军。

②玉花骢:唐玄宗御马名。

③赤墀:宫殿前的红色台阶。

④阊阖: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

⑤斯须:一会儿。

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

5、过渡(即承上启下)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

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

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6、照应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的回应。

恰当运用这种方法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

赋得暮雨送李胄韦应物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7、开门见山,直接点题开宗明义,直接点题。

这个“目”就是诗歌的主题,运用这种方法开头,就为全文指明了“航标”。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唐杜审言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8、卒章显志诗人往往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

例一: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结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句,表达诗人要自由自在,驰骋闲放,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心志。

例二:《行路难》尾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实现理想的豁达。

(练习)阅读下面的清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渡百里湖查慎行湖面宽千顷,湖流浅半篙。

远帆如不动,原树竞相高。

岁已占秋旱,民犹望雨膏。

涸鳞①如可活,吾敢畏波涛?[注]①涸鳞:比喻处于窘困境地、亟待救援的百姓。

诗歌的尾联在谋篇布局方面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9.以小见大以局部见全体、以有限见无限,通过典型和象征,借助于人们的生活体验,达到以小见大。

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任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练习)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春居杂兴二首(其一)王禹偁[注]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州副使家。

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

【注】〔王禹偁〕宋太宗淳化二年(991),王禹偁从开封被贬官到商州,任团练副使。

此诗即作于次年春。

团练副使在宋代是一个常被用以安置贬谪官员的空衔,商州的生活条件在当时也很差。

试从“以小见大”的角度赏析本诗。

10、对比对比手法在诗歌中运用较多,因其具有层次性的特点,结构性较强。

清明黄庭坚佳节清明桃李笑, 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 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 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 满眼蓬蒿共一丘。

11、抑扬指的是在褒贬人、事、物的时候,常对要褒的先写其不足,对要贬的先写其长处,这种手法就是抑扬。

抑扬可分两种:1.欲扬先抑法;2.欲抑先扬法。

欲扬先抑欲扬先抑又叫先抑后扬,即文势先下抑后上扬,或文意先贬抑后褒扬,犹如登山,由谷底到山顶。

如南宋诗人叶绍翁《游园不值》“应怜履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诗的前两句写诗人乘兴游园,被拒之门外;后两句却写出诗人另有所得,看到了满园春色,前后感情有个落差,前面遗憾,后面高兴。

这里采用了欲扬先抑法。

2.欲抑先扬欲抑先扬又叫先扬后抑,即文势先高扬后下抑,或文意先褒扬后贬抑,好像瀑流,从高处飞泻而下。

例:“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高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王昌龄《闺怨》)开头写少妇“不知愁”,后面却写她“悔”,这是采用了什么写法?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赏析:这首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练习)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07山东卷)出关①徐兰凭山俯海古边州,旆②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注]①关,指居庸关。

②旆(pèi),旌旗。

⑴诗的前两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

(练习)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 - 9题。

(07宁夏卷)小斋即事刘一止①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②方。

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

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注】①刘一止: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进士,曾任监察御使等职,有记载说他曾因“忤秦桧”而被罢官。

②局:指棋盘。

8.诗的第二联对第一联的句意起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5分)12、扣题照应:围绕题目或主题反复照应。

如:齐己的《早梅》•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13、线索作用关河令(周邦彦)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

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

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从上、下两阕的首句看,这首词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

答案:此词以时光的转换为线索,表现了深秋萧瑟清寒中作者因人去屋空而生的凄切孤独感。

上阕写的情景发生在日渐“渐向瞑”时;下阕写作者难以入眠的情景已经退一直更深、人去、夜寂静时。

1、就诗句开头提问的术语有:内容—先景后情(先情后景)、叙事或议论开篇、比兴、统领全诗、设置悬念,制造波澜、交代背景(人、时、地、事、环境)、渲染气氛,烘托感情,奠定基调。

结构—伏笔铺垫、蓄势、引起下文、抑扬、照应题目主旨—开宗明义、开门见山形式—重章叠句、对比2、就诗句中间提问的术语有:内容—结合文本,诗句描写了什么景物结构—伏笔铺垫、蓄势、承上启下、抑扬、结构照应主旨—点明主旨形式—重章叠句、对比3、就诗句结尾提问的术语有:内容—以景结情结构—抑扬、照应开头、照应前文、对比、总结主旨—卒章显志、以小见大、总括全诗二、评价观点题昭君怨·咏荷上雨杨万里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

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

聚作水银窝,泛清波。

(1)本词题为“咏荷上雨”,为什么却从“午梦”入笔?试做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寒食①王禹偁今年寒食在商山,山里风光亦可怜。

稚子就花拈蛱蝶,人家依树系秋千。

郊原晓绿初经雨,巷陌春阴乍禁烟。

副使官闲莫惆怅,酒钱犹有撰碑钱②。

【注】①淳化二年(991),王禹偁因抗疏触怒宋太宗,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此诗作于次年。

②撰碑钱:为别人写碑文、墓志铭赚的钱。

有人认为此诗颈联写的是“草树沐新雨”和“依依墟里烟”两种境界,但相比较起来,这两句更有韵味。

你认为如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颈联写山里寒食节雨后的旖旎风光,诗人偏偏不说“草树”,而说“绿”;不说“墟里烟”,而说“乍禁烟”,既含蓄,又使形象显得更为突出。

送桂州严大夫韩愈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户多输翠羽,家自种黄甘。

远胜登仙去,飞鸾不暇骖。

1)找出诗中突出桂州物产之丰的词语。

由桂州的“黄甘”可以联想到苏轼《惠州一绝》中直抒宦游之情的哪两个句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始闻秋风刘禹锡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诗中颈联“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除对偶外,还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对表达思想感情有何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早寒有怀(孟浩然)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请就这首诗的情感基调谈谈你的看法。

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又看过,何日是归年。

(1)分析感情表达的特点。

菩萨蛮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1)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

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谢亭送别许浑劳歌一去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劳歌:送别歌的代称。

⑴作者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⑵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的情感基调不和谐,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