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漏补缺学案1(草稿)
补缺目的1准确识别借代、比喻、象征、托物言志、比兴。
2有审题意识:区别意象的作用与手法的答题套路
第一环:概念识别借代、比喻、象征、托物言志、比兴25次周测试题回顾
《杂诗》之四曹植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
时俗薄朱颜①,谁为发皓齿?②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
①薄:轻视。
②发皓齿:指唱歌或说话。
9
不为世俗所重,
负而无法施展的深沉慨叹。
(2分)
查摆问题:1误答为借代为30%
2着眼局部,术语意识不强
1比喻与借代
息夫人不言赋(节选)唐·白敏中
有一人兮甚美,事二夫兮深耻。
不咄咄以怨人,常默默而伤已。
何窈窕兮若彼,而寂寞兮如此。
舌虽在而口不言,身未亡而心已死。
殆其丧主失身,去故从新。
初为息侯之妇,今为楚国之嫔。
标二八之佳丽,冠三千之等伦。
处喧哗而不乱,挺节操以自持。
翠羽常低,多值敛眉之日;瓠犀难见,少逢启齿之时。
势异丝萝,徒新婚而非偶;华如桃李,虽结子而无言。
起居有节,惟闻佩玉之声;应对无时,不吐如兰之气。
文中二段多有比喻请识别:
下列词语为什么成为借代?
一、红袖。
本指女子红色的衣袖。
“今夜还先醉,应烦红袖扶。
”
二、巾帼。
本指妇女的头巾和发饰。
“新世界,旧乾坤,巾帼英雄叫九阍。
”
三、红粉。
本指妇女化妆用的胭脂和白粉。
“冀马燕犀动地来,自埋红粉白成灰。
”
四、粉黛。
本指妇女涂在脸上的白粉和画眉用的青黑色颜料。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
五、蛾眉。
本指女子细长而弯曲的眉毛。
“荡子从军事征战,蛾眉蝉娟守空闺。
”
六、红颜。
本指妇女美丽的容颜。
“痛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
七、裙钗。
因妇女著裙插钗。
“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
”
2古代诗歌中的比喻、象征、托物言志、比兴
剖析曹植《杂诗》之四
(1)着眼整体:
托物言志(借物喻人、托物寓意)。
托物言志:就是诗人把自己的某种理想、
(2)着眼局部:
比喻,写物的特征时使用比喻往往更形象生动。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看到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像下垂的冠缨,故比作“垂緌”(古人结在领下的帽带下垂部分)。
(3)可着眼整体也可局部:象征。
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
比兴:有的诗是个别地方采用比,而有的则是整个形象都是比,就像后代的咏物诗;“兴”就是起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
有的“兴”兼有发端与比喻的双重作用,所以后来“比兴”二字常联用,专用以指诗有寄托之意。
总结:从局部与整体识别《杂诗》《在狱咏蝉》手法
第二环:问题识别意象的作用与手法的答题区别
1
56
1 枫叶荻花秋瑟瑟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归雁洛阳边
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作诗不过情景二端,意象终极多为诗歌表达情感服务,因此答意象作用多与情感结合。
练习1【越调】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小令中的意象叠加有何作用?
练习2《旅夜书怀》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漂漂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最后一句中的“沙鸥”,可谓独具匠心,请赏析其作用。
全诗意境雄浑,《瀛奎律髓汇评》引纪昀的评论说:“通首神完气足,气象万千,可当雄浑之品。
”诗人将“细草”、“孤舟”、“沙鸥”这些景象,放置于无垠的星空平野之间,使景物之间的这种对比,自然烘托出一个独立于天地之间的飘零形象,衬托出深沉凝重的孤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