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结合所学知识,查找相应资料,对所给零件或铸件原铸造工艺进行分析(工艺图设计,参数选取,砂芯设计,冒口设计,模板设计等)谈谈你的体会,及对教材、课堂教学的建议。
2.查资料,完成所指定锻件的生产过程,锻件图设计、相应的计算过程、下料、加热、锻造及热处理工艺进行分析。
3.结合汽车零件生产。
阐述埋弧焊原理、工艺特点、质量保证措施。
1.结合所学知识,查找相应资料,对所给零件或铸件原铸造工艺进行分析(工艺图设计,参数选取,砂芯设计,冒口设计,模板设计等)。
1.1 制动盘铸造要求及现状一、生产技术状况:制动盘种类繁多,特点是壁薄,盘片及中心处由砂芯形成。
不同种类制动盘,在盘径、盘片厚度及两片间隙尺寸上存在差异,盘毂的厚度和高度也各不相同。
单层盘片的制动盘结构比较简单。
铸件重量多为6-18kg。
二、技术要求:铸件外轮廓全部加工,精加工后不得有任何缩松、气孔、砂眼等铸造缺陷。
金相组织为中等片状型,石墨型,组织均匀,断面敏感性小(特别是硬度差小)。
三、力学性能: σb ≥250MPa , HB180~240 , 相当于国际 HT250 牌号。
四、有些外商对铸件的化学成分也作要求,本设计不作详细介绍。
1.2 设计内容用金属型覆砂技术克服上述局限性,解决当前所遇到的铸造问题,保证工艺出品率。
即在金属型与铸件外形间覆薄砂层,形成砂型胶。
优点是同时具备金属型和砂型铸造的特点,金属型与熔体不直接接触,冷却速度和金相组织易于控制,同时提高金属型寿命,铸件形状可较复杂。
铸件可保证致密无气孔、缩孔、缩松等缺陷,工艺出口率高。
2.1 设计任务要求名称:制动盘材料:HT220类型:成批生产本铸件属于盘状薄壁件,盘面上的风道利于空气对流,达到散热的目的。
如下图所示。
采用金属型覆砂工艺,需考虑金属型材料及芯砂材料。
2.2金属型材料选择根据以往金属型设计经验,选择常用的HT200作为金属型材料,参数如下:牌号:HT200标准:GB 9439-88特性:珠光体类型的灰铸铁。
其强度、耐磨性、耐热性均较好,减振性良好,铸造性能较优,需进行人工时效处理,其原理是把铸件重新加热到530-620℃,目的在于消除铸件内应力,减少变形、开裂的缺陷。
化学成分:碳 C :3.16~3.30硅 Si:1.79~1.93锰 Mn:0.89~1.04硫 S :0.094~0.125磷 P :0.120~0.170力学性能:抗拉强度σb (MPa):200硬度:(RH=1时)209HB试样尺寸:试棒直径:30mm金相组织:片状石墨+珠光体2.3铁型覆砂工艺介绍覆膜砂:在造型、制芯前砂粒表面上已覆盖有一层固态树脂膜的型砂、芯砂称为覆膜砂。
他是最早的一种热固性树脂砂,由德国克罗宁博士于1944年发明。
其基本工艺过程是利用射芯在加热的铁型上填上一层覆膜砂,以形成精密的型腔来生产铸件。
本设计覆膜砂厚度为5mm。
覆膜砂基本配比2.4芯砂选择造型材料性能的基本要求:1、具有一定强度,保证在合型、搬运和浇注过程中不变形、不损坏。
2、 良好的透气性。
3、 对铸件收缩的可退让性。
4、一定的耐火度和化学稳定性。
树脂自硬砂是指原砂(或再生砂)以合成树脂为粘结剂,在相应的固化剂作用下,在室温下自行硬化成形的一类芯砂,其基本特点是:1) 型砂加热无需加热烘干,更节省资源,同时可以采用木质或塑料芯盒和模板。
2) 铸件质量高,铸铁件的尺寸精度可达CT8~CT10。
铸铁件的表面粗糙度为R a =25~50μm,比粘土砂、水玻璃砂好。
3) 型砂容易紧实,易溃散,好清理,旧砂容易再生回用,因而大大减轻劳动强度,改善车间劳动环境,使单间小批量生产实现机械化。
4) 树脂价格较高,同时要求使用优质原砂,因而型砂成本比粘土砂水玻璃砂高。
5) 混砂、造型、浇注时,有刺激性的气味,应注意劳动保护。
树脂自硬砂用原砂的技术指标(%)树脂自硬砂配比再生砂的质量指标2.0 2.0 5 1.0 0.2 0.2 0.1 6)砂芯如下图:3.1 零件结构的铸造工艺性分析制动盘产品图(1)产品质量要求较高 ,不仅需要较高的精度 ,还要有足够的强度、硬度 ,尤其是上、下制动盘面不允许出现任何铸造缺陷 ,更不允许使用焊补等方法进行修复。
(2)产品表面积相对较大 ,且结构造成的铸造热节 ,容易形成缩孔、缩松缺陷。
(3)产品平面较大且较厚 ,在保证有足够的强度、硬度等性能外 ,还要防止气孔、缩松、夹渣等铸造缺陷的产生。
3.1.1铸造工艺分析覆砂金属型铸造工艺是一种新型的铸造方法, 它是在粗成形的金属型(铁型)内腔上覆上一层 5~ 8mm的覆砂层而形成铸型的一种先进铸造工艺。
该工艺克服了金属型铸造无退让性的缺点, 使冷却条件得到很好的改善; 该工艺不仅提高了铸件的成品率和工艺出品率, 对铸件的表面质量和力学性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3.1.2实际生产工艺大批量生产中的铁型覆砂铸造,其覆砂造型方法如图3所示。
覆砂造型是铁型背面的一组射砂孔,经铁型和模样合模后形成的间隙(缝隙宽度等于覆砂层厚度)射入流动性较好的型砂,再经固化,起模后即形成铁型覆砂的铸型(即覆砂铁型)。
一般铁型覆砂铸造的生产流程如图4所示。
图3 机械造型图4铁型覆砂铸造铸造生产流程图3.1.3 拟定铸造工艺从铸件凝固技术的角度看,水平造型生产盘类铸件较垂直造型更易获得致密无缺陷的优质铸件。
制动盘是一种径向尺寸大于纵向高度的均匀盘类铸件,采用水平造型分型面处于水平方向,分型面设置在刹车面处,即产品的径向处于水平位置,而铸件其他部位大部分处在下型腔,在此处设置浇注系统向型腔填充铁液,浇注完成后,铸件上部铁液温度高于下部温度,符合铸件凝固从下到上,从外到中心的凝固顺序,浇注系统能够形成对铸件最后凝固部位液体收缩的补给,有利于消除铸件的缩松缺陷,提高了铸件的致密度。
同时,采用水平造型,顺应了制动盘这种铸件径向尺寸大,纵向高度小的特点,在同样浇注温度下,易使铁液中的气体夹杂物和由浇注系统卷入型腔的气体渣子,在铸件凝固前向上漂浮到铸件的顶部,通过设计铸件顶部稍大的加工余量加工掉,减少废品的产生。
故本设计采用水平分型如下图:3.2 铸造工艺参数铸造工艺参数包括以下几点:1.查表可知,尺寸公差为CT10,铸件机械加工余量为5.0mm(2—4)2.最小铸出孔直径15~30mm(表2—5)3.起模斜度:外表面1.5%,内表面8%4.铸造圆角R5mm5.铸造收缩率1.0%6.最小铸出槽尺寸b=20mm,t=10mm3.3 浇注系统设计本设计采用顶注式浇注系统,有利于薄壁铸件的充型。
3.3.1 浇注系统计算选择封闭式浇注系统,设A1、A2、A3为直浇道、横浇道、内浇道总截面积,系统组元截面比为:A1:A2:A3=1.15:1.1:1查表得:G=mg=20×9.8=196Nμ=0.6=1.85S1t=26s查表得采用顶部注入H p =Ho,P=0则Hp=100mm综上所得:F阻=8cm2F直=8.4cm2查表得内浇道总断面积1.6cm2直浇口棒D=35mm内浇道A=14mm、B=12mm、C=6mm3.3.2 实用冒口设计铸件在凝固后期有“奥氏体+石墨”的共晶转变,析出石墨并发生体积膨胀,从而可部分或全部地抵消凝固前期所发生的体积收缩,即具备有“自补缩的能力”。
因此,在铸型刚性足够大时,逐渐可以不设冒口或采用较小的冒口进行补缩。
求铸件模数M c==0.44cmD=10mm、c=6mm、b=53mm,求得Mc由于此灰铸铁件模数小于0.75cm,适宜采用浇注系统当冒口。
故不单设冒口。
4.1 金属模样的结构设计由于采用大批量生产,选择金属模样,工具各金属模样材料的性能和应用范围,选择灰铸铁为模样的材料,牌号为HT150.下模样的结构简单,主要由几个圆形凸台形成,由于模样整体高度不打,采用实心模样。
模样最大平面边缘由芯头形成了宽25、高15.5的延伸凸台刚好可以用来固定模样。
一个模样使用4个沉头圆柱螺钉固定,螺钉穿过模样装配在模板上,对错分布,螺钉尺寸为M10;此外,使用两个定位销定位,也是穿过模样装配在模底板上,定位销尺寸d(定位销直径)为10cm。
下模样如下图设计原则是在满足铸造工艺、保证铸件质量的前提下,是模样的结构便于加工制造。
模样在模底板上的装配偏差:单面模样≤0.7mm,内浇道模尺寸偏差,有箱造型为±0.3mm,其余部分为±0.7mm。
4.2 模板和模板框设计8.模板的设计该铸件属于成批大量的生产小件,选用HT250做模板材料,采用普通单面顶箱式模板。
采用水平分型自动生产线的模板底板尺寸结构,采用的模板基本尺寸为1200mmx690mm,砂箱内框尺寸920mmx610mmx250mm。
一箱放置3件,模样对称分布在下模板上,同时直浇道相连的一段横浇道布置在下模板,其余浇注系统以及冒口等布置在上模板上,浇注系统与模底板的固定,采用六角螺钉和沉头螺钉固定。
上模板二维及三维图下模板二维及三维图由于在射砂过程中,需要一定温度,故模板上要设置管状加热元件。
采用水平分型的单面快换模板。
为了简化工艺,采用直接定位法即模板直接与砂箱定位。
如下图所示,分别为上加热模板和下加热模板,定位采用双头螺钉。
2查资料,完成所指定锻件的生产过程,锻件图设计、相应的计算过程、下料、加热、锻造及热处理工艺进行分析。
齿轮热锻件图一、任务介绍锻造的目的是使坯料成形及控制其内部组织性能达到所需的几何形状,尺寸以及品质的锻件。
锻造的基本工艺有自由锻、模锻、板料冲压等,其中自由锻和模锻是热塑性成型,而板料冲压是冷塑性成形,两者的基本原理相同。
齿轮是现代工业大量使用的零件,本文就是讨论齿轮的自由锻生产。
自由锻能进行的工序很多,可分为基本工序、辅助工序、及精整工序三大类。
它的基本工序是使金属产生一定程度的塑性变形以达到所需的形状和尺寸的工艺过程,如镦粗,拔长、冲孔、弯曲、切割、扭转及错移等工序。
二、总体设计方案1.绘制锻件图根据零件图的基本图样,结合自由锻工艺特点考虑余块、锻件余量和锻造公差等因素绘制而成。
2.计算坯料质量及尺寸 (1)坯料质量的计算根据锻件的形状和尺寸,可先计算锻件的质量,再考虑加热时的氧化损失,冲孔时冲掉的芯料以及切头的损失,可先计算锻件所用的坯料的质量,其计算公式为m 坯=m 锻+m 烧+m 头+m 芯(2)坯料尺寸确定皮料尺寸与所用第一个基本工序有关,由于齿轮是饼块类或空心类锻件,用镦粗工序锻造时,为了避免镦弯,应使坯料高度h 不超过直径D 的2.5倍,即坯料高径比h/D 不超过2.5。
为了在截料时便于操作,毛坯高度h 不仅应小于2.5D ,即高径比还应大于1.25即D h D 5.225.1≤≤圆料直径 ()dm V D 38.0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