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育异常与肿瘤或癌症发生
发育异常与肿瘤
一、发育异常
1、概念
有机体在发育过程中,经受各种外界和内部
因子的作用,这些作用可能引起机体细胞、
组织或器官发育出现异常情况即发育异常。
是巨指症神经生长异常所致,以手指或足趾体积 增大为特征的先天性畸形
连体双胞胎是一种罕见的先天畸形,在5万~10万次怀孕中只 有一例,大多数连体双胞胎在胚、胎期就死亡了,能活着分娩下 来约为20万次分娩一例。这么少的“幸存者”出生后也常因重 要器官畸形或喂养、医护不当而夭折。同一个受精卵分裂成两个 胚胎细胞时没有完全分裂开就会形成连体双胞胎,这一般发生在 怀孕的最初两周。两个胎儿具有相同的染色体核型、性别,血型 、毛发颜色、指纹等。
因此细胞基因组中产生与肿瘤发生相关的某一 原癌基因的突变,并非马上形成癌,而是继续 生长直至细胞群体中发生新的偶发突变的产生。 某些在自然选择中具有竞争优势的细胞,再经 过类似的过程,逐渐形成具有癌细胞一切特征 的恶性肿瘤。
癌基因:最终的共同通路
病毒
化学因素
辐射
发动癌基因的激活程序
激活另外的癌基因
骨癌是指骨骼系统与其他器官一样会罹患来自 任何组织成份肿瘤或来自其他器官的转移性病 变.
二、引起发育异常的原因
主要是外界因子对机体的作用 1、物理因素 2、化学因素 3、生物因素 4、环境中的雌激素
1.物理因素的致畸作用
离子辐射——X射线、放射线 非离子辐射——阳光
2.化学因素的致畸作用 尼古丁 酒精 三聚氰胺
五、致癌的机制
肿瘤的发生是基因突变逐渐累积的结果
根据DNA复制过程中的基因突变率及人的一生中 细胞分裂次数推测,在人一生中,其基因组每个基因 都可能发生10-10次的突变。如果再考虑生活环境中 的致癌因素,令人们感到惊奇的不是细胞为什么会癌 变,而是为什么癌症的发生频率会如此低。 除了细胞中抑癌基因发挥重要作用外,另一重要 原因在单一基因的突变并不能引发肿瘤,而至少在一 个细胞中发生5~6个基因突变才能赋予癌细胞所有的 特征。
癌细胞性质上的基本特征
(1)细胞生长于分裂失去控制
(2)具有浸润型和扩散性
(3)细胞间相互作用改变
(4)蛋白表达谱系或蛋白活性改变
(5)mRNA转录谱系的改变
(6)体外培养的恶性转化细胞的特征
四、癌基因的发现
癌症是由携带遗传信息的DNA的病理变化而 引起的疾病。与遗传病不同,癌症主要是体细 胞DNA突变,而不是生殖细胞DNA突变。 癌基因是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正常基因的一 种突变形式,能引起正常细胞癌变。
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1)癌基因是指一类会引起细胞癌变的基因
病毒癌基因:指反转录病毒的基因组带 有可使受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发生癌变的基 因。 细胞癌基因:指正常细胞基因组中,一旦 发生突变或被异常激活后可使细胞发生恶性 转化的基因,又称原癌基因。
(2)抑癌基因又称肿瘤抑制基因或抗癌基因,
是指能够抑制细胞癌基因活性的一类基因, 其功能是抑制细胞周期,阻止细胞数目增 多以及促使细胞死亡。 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区别:癌基因只要有 一个等位基因基因发生突变时就可以发生 癌变;而抑癌基因只要有一个等位基因是 野生型时,就可以抑制癌症的发生。
肝癌细胞
肝细胞
肺癌细胞肺泡细胞ຫໍສະໝຸດ 血癌细胞白细胞
癌细胞的形态特点
癌细胞的形态特点主要表现在细胞核上 (1)核大:可比正常大1-5倍。 (2)核大小不等:各个癌细胞核增大程度不一致,大 小相差悬殊。 (3)核畸形核膜增厚:癌细胞核出现明显的畸形,核 形态不规则,核膜出现凹陷、皱褶。 (4)核深染:由于癌细胞核染色质增多,颗粒变粗, 核深染,同时因核内染色质分布不均,核的染色深 浅不一。 (5)核质比例失常:癌细胞核增大明显,核质比例失 常。此外出现巨大核仁,异常核分裂。
3.生物因素的致畸作用 病毒:巨细胞病毒 寄生虫:弓形体 梅毒密螺线体
4、环境中的雌激素 杀虫剂(DDT) 多氯联苯胺(PCBs)
三、肿瘤
1、概念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 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 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动物体内 细胞分裂调节失控而无线增值的细胞称为肿瘤细 胞。 2 、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具有转移能力 的肿瘤称为恶性肿瘤,不具转移能力的称为良性 肿瘤。所有的恶性肿瘤总称为癌症。
癌基因最早发现于诱导肿瘤的劳氏肉瘤病毒, 它携带Src基因,该基因对病毒繁殖不是必要 的,但当病毒感染鸡体后可引起细胞发生癌变。 后来人们在鸡的正常细胞中发现一个与病毒 Src基因同源性很高的基因片段,鸡细胞中的 Src基因编码一种与细胞周期调控有关的蛋白 激酶,它虽然不具有致癌能力,但它与病毒癌 基因具有高度同源性因此将它称为原癌基因, 表明如果该基因发生突变,就有可能产生癌变。
癌症:全球的关注
谢谢
恶性转化 •避开生长调控
•侵蚀
•转移
六、癌症:全球的健康问题
在发展中国家的情况
感染:每年1600万人死于感染。 癌症占世界1/20的死亡率。 因为传染病下降,非传染病如癌症则相应的 增加 改善的生活水平 工业化
在发达国家的情况
¼ 的全部死亡率 继心血管之后第二大死亡率 正在增长的死亡原因 心血管疾病在降低 人口老龄化 烟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