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园林鉴赏ppt课件
公众参观。 • 许多城市也陆续兴建公园,如广州的中央公园、重庆中央
公园、南京的中山陵等新园林。 • 到抗日战争前夕,在全国已经建有数百座公园。抗日战争
爆发直至1949年,各地的园林建设基本上处于停顿状态。
静宜园(香山)
南京中山陵
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 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为 中国四大名园之一,被誉为 皇家园林博物馆。颐和园是 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 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 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 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 然山水园,也是保存得最完 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 颐和园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 湖两部分组成,其中佛香阁、 长廊、石舫、苏州街、十七 孔桥、谐趣园、大戏台等都 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代表性建 筑。
什么是园林艺术?
园林艺术是园林学(或称造园学) 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研究关于园林 规划、创作的艺术体系,是美学、 艺术、绘画、文学等多学科理论的 综合运用,尤其是美学的运用。园 林形式与特征是园林设计的前提, 有了具体的布置形式,园林内部的 其他设计工作才能逐步进行。
• 一、中国园林发展经历的几个历史阶段及 其历史文化背景
(三)发展、转折期
• 中国历史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园林 属于发展、转折期。这一时期是历史上的 一个大动乱时期,是思想、文化、艺术上 有重大变化的时代。这些变化引起园林创 作的变革。西晋时已出现山水诗和游记。 到了东晋,例如在陶渊明的笔下,自然景 物的描绘已是用来抒发内心的情感和志趣 。反映在园林创作中,则追求再现山水, 有若自然。南朝地处江南,由于气候温和 ,风景优美,山水园别具一格。
萌芽期→形成期→发展、转折期→ 成熟期→高潮期→变革期→新兴期
(一)萌芽期
• 中国园林的兴建是从商殷实期开始的 ,当时商朝国势强大,经济发展也较 快。文化上,甲骨文是商代巨大的成 就,文字以象形为主。在甲骨文中就 有了园、囿、圃等字,而从园、囿、
圃的活动内容,可以看出囿最具有园
林的性质。
(二)形成期
北海公园继承了中国历代的造园传统,博采 各地造园技艺所长,兼有北方园林的宏阔气 势和江南私家园林婉约多姿的风韵,并蓄帝 王宫苑的富丽堂皇及宗教寺院的庄严肃穆, 气象万千而又浑然一体,是中国园林艺术的 瑰宝。
苏州园林
拙政园
拙政园是江南园林的代表,也是苏州园林中 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被誉为“中国园 林之母”,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六)变革期
• 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这个时期,中国园林发 生的变化是空前的,园林为公众服务的思想,把园林作为 一门科学的思想得到了发展。
• 帝国主义国家用掠夺中国人民的财富在租界建造公园,并 长期不准中国人进入。
• 清朝末年,便出现了首批中国自建的公园。 • 辛亥革命后,北京的皇家园囿和坛庙陆续开放为公园,供
唐代宫苑和游乐地
• 唐朝国力强盛,长安城宫苑壮丽。 • 大明宫北有太液池,池中蓬莱山独踞,池
周建回廊四百多间。 • 兴庆宫以龙池为中心,围有多组院落。 • 大内三苑以西苑为最优美。苑中有假山,
有湖池,渠流连环。
(五)高潮期
• 元、明、清时期,园林建设取得长足发展 ,出现了许多著名园林,如三代都建都北 京,完成了西苑三海(北海、中海、南海 )、圆明园、清漪园(今颐和园)、静宜 园(香山)、静明园(玉泉山),达到园 林建设的高潮期。
(四)成熟期
• 中国园林在隋、唐时期达到成熟,这个时 期的园林主要有:
(1)隋代山水建筑宫苑; (2)唐代宫苑和游乐地; (3)唐代自然园林式别业山居; (4)唐宋写意山水园; (5)北宋山水宫苑。
大 明 宫
辋 川 别 业 山 居
隋代山水建筑宫苑
• 隋炀帝杨广即位后,在东京洛阳大力营建 宫殿苑囿。别苑中以西苑最著名,西苑的 风格明显受到南北朝自然山水园的影响, 采取了以湖、渠水系为主体,将宫苑建筑 融于山水之中。这是中国园林从建筑宫苑 演变到山水建筑宫苑的转折点。
颐和园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万寿山、昆明湖构成其基本框架,借 景周围的山水环境,饱含中国皇家园林的恢弘富丽气势,又充满自然之趣, 高度体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准则。颐和园亭台、长廊、殿 堂、庙宇和小桥等人工景观与自然山峦和开阔的湖面相互和谐、艺术地融 为一体,整个园林艺术构思巧妙,是集中国园林建筑艺术之大成的杰作, 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著,有声有色。
二、国外园林发展概况及其造园特 点
•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秦王朝封 建帝国,开始以空前的规模兴建离宫别苑。
• 汉代,在囿的基础上发展出新的园林形式——苑 ,其中分布着宫室建筑。建章宫是其中最大、最 重要的宫城,“其北治大池,渐台高二十余丈, 名曰太液池,中有蓬莱、方丈、赢洲,壶梁象海 中神山、龟鱼之属。”这种“一池三山”的形式 ,成为后世宫苑中池山之筑的范例。
十七拱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北海公园位于北京城的中心区,主 要由北海湖和琼华岛所组成。面积 68公顷,其中水面约39公顷,陆地 为29公顷。这里原是辽、金、元、 明、清五个封建王朝的皇家"禁苑", 已有上千年历史。琼华岛临水而立, 挺拔秀丽,为全园的主体。岛上白 塔高耸,殿阁参差;岛下碧波浩淼, 游船如织。沿湖岸上,绿柳垂丝, 百花织锦,亭台楼榭,掩映其中。 整座园林充满一派诗情画意的旖旎 风光。
此地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元朝 时为大弘寺。明代御史王献臣仕途失意归隐 苏州后将其买下,聘著名画家、吴门画派的 代表人物文征明参与设计蓝图,历时16年建 成,取名“拙政园、”暗喻自己把浇园种菜 作为自己(拙者)的“政”事。园建成不久, 王献臣去世,其子在一夜豪赌中,把整个园 子输给徐氏。400多年来,拙政园屡换园主, 曾一分为三,园名各异,或为私园,或为官 府,或散为民居,直到上个世纪50年代,才 完璧合一,恢复初名“拙政园”。拙政园全 园占地78亩(52000平方米),分为东、中、 西和住宅四个部分。住宅是典型的苏州民居, 现布置为园林博物馆展厅。 拙政园,这一大观园式的古典豪华园林,以 其布局的山岛、竹坞、松岗、曲水之趣,被 胜誉为“天下园林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