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风格发展及特点简述
文/余翔
引言
从不同角度分,园林风格有许多种,并且随着不断的发展,园林风格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本文抛开不谈细致的园林设计类型等专业内容,只简单陈述各园林风格特点。
从园林发展体系上园林主要分为东亚(中国)体系、西亚体系和欧洲体系三大世界园林体系和现代城市园林。
每一种园林体系都经过了漫长而不断变化的过程,并影响着人们的居住文化。
东亚(中国)体系
东亚(中国)园林形成与发展主要经历了五个阶段,分别是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唐宋时期——元、明、清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园林的萌芽期,此时期“天人合一,君子比德思想”和“神仙思想”促成了园林的发展走向。
这一时期是中国园林从囿(多指用于狩猎圈养动物的地方)向集狩猎、游憩、娱乐于一体的苑的转变时期。
最著名的属史书记载的吴国的姑苏台和楚国的章华台、荆台。
秦汉时期是中国园林史上第一个造园高潮,此时期苑囿以模拟天上星宿图案为主,布局较自然,因山就水,随遇而作。
此时期的秦咸阳宫苑和西汉长安上林苑最具代表。
魏晋南北朝时期自然美的追求成为这一时期文化活动的突出特点,对中国园林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奠定了发展方向。
此阶段最大的贡献是私家园林的产生,艺术表现形式由单纯摹仿自然山水,进而概括、提炼,进行抽象化、典型化,开始在本于自然进而高于自然方面进行探索。
唐宋时期是中国写意画园林的代表时期。
此时期诗文、绘画、园林艺术形式相互渗透,中国园林开始向写意化方向发展,已经具备了风景式园林的主要特点。
代表作有唐朝皇家园林兴庆宫、九成宫。
元、明、清时期的园林主要文人、画家直接参与到了造园的活动中,形成了以写意为主的趋向和景题、匾额、对联在园林中被广泛应用的变化。
不断变化中的中国园林体系从单纯满足皇家需求讲究华丽宏放,逐步发展成为具有社会普遍性,融入了更多文学、绘画艺术方面思想指导的生活写实和风景写意性的园林风格。
园林风格上以山水风景,遵循自然环境为基本特征,强调建筑物与山水环境的有机融合。
从特点上,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取材于自然,高于自然。
园林自然的山、水、地貌为基础,有目的的加工改造,再现出一个高度概括、提炼、典型化的自然。
二、追求与自然的完美结合,力求达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即“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三、高雅的文化意境。
除了山水、建筑传达的意境外,更融入特有的书法艺术形式,通过匾额、碑刻艺术表现融入园中,达到自然与人文的巧妙结合,是其他园林体系无法比拟的。
欧洲体系
欧洲的园林体系兴起于讲究一中轴对称或规则是建筑布局为特色的园林形式,并以大理石、花岗岩等石材的堆砌雕刻、花木的整形与排列作队为主要风格的古希腊时期。
后又在古罗马时期得到了发展,使欧洲园林形势清晰的分成了宫苑园林、别墅庄园园林、中庭式庭延(柱廊)园林和公共园林等四大种类。
欧洲中世纪时期是欧洲园林的一个相对停滞期,受到教会势力影响前期的园林形势被否定甚至毁掉,取而代之的是寺院庭院和城堡庭院园林。
14~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新兴资产阶级掀起了巨大的思想文化运动,以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为名,提出了人文主义思想体系。
园林设计上也出现丰富多彩的具有欧洲各国特色的园林形式。
1、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园林
通常将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园林分为三大种类:美第奇式园林、台地园林和巴洛克式园林。
美第奇式园林一规则式布局为造园基本手法,主张园址建在可眺望佳景的山坡上,建筑与园林形成整体,达到视觉上协调一致的效果。
具有代表性的有卡雷吉奥庄园、卡法吉奥罗庄园和菲埃索罗庄园,其中以菲埃索罗庄园最为著名。
台地园林是文艺复兴中期的园林形式,具有代表性的是维特尔博城附近的兰特庄园。
特色在于全园设有四个台层,并以不同层次的水景构成全园的轴线。
巴洛克园林是文艺复兴后期的园林形式,这一风格形式在空间处理上力求将庄园与其环境融为一体,甚至将外部环境也作为内部空间的补充,以形成完整地而美观的构图。
代表有:伊索拉·贝拉庄园、加尔佐尼庄园和冈贝里亚庄园。
2、文艺复兴时期的法国园林
这一时期法国的园林主要在学习意大利的造园技术基础上结合本土特点而形成。
形式主要有城堡花园、城堡庄园和官邸花园三种类型。
代表作有谢农索城堡花园、维兰德利庄园和卢森堡花园。
之后的欧洲还出现了法国勒诺特尔式园林和英国风景式园林。
法国勒诺特尔式园林由安德烈·勒诺特尔创造于路易十四时代,标志着法国园林艺术真正古典主义园林时代的到来。
勒诺特尔式园林风格大致可以划分为宫苑园林、府邸花园和公共花园三种类型。
而英国风景式园林则是18世纪受到中国山水写意园林的影响,加之其独特的地理、气候和植被环境,出现的以风景为主的自然风景式园林形式,并成为西方园林艺术领域的一场脱胎换骨的革命。
代表类型有三种,分别是:宫苑花园、别墅庄园和府邸花园。
代表作有布伦海姆宫风景园、邱园、查兹沃斯风景园、斯陀园、霍华德花园和斯托海德花园。
欧洲园林的特点主要有五个方面:
1、建筑统帅园林。
园林中轴线矗立庞大建筑,园林整体布局以此建筑为基准确林中轴线。
2、园林整体布局呈现严格的几何形。
园路处理成笔直的通道,在交叉处设置小广场,点状分布具有几个造型的水池、喷泉。
园林树木均修剪成锥形、球形、圆柱形,草坪、花圃必须以几何图形栽植、修剪。
3、大面积草坪处理。
4、追求整体布局的对称性。
5、追求形似与写实。
欧洲人认为艺术的真谛和价值在于间自然真实的表现出来。
西亚体系
西亚体系是古代阿拉伯人在吸收两河流域和波斯园林艺术基础上创造的,以叙利亚、波斯、伊拉克为主要代表,是一种模拟伊斯兰教天国的高度人工化、几何化的园林形式。
形成过程主要分为古巴比伦园林、古波斯、中世纪的伊斯兰园林和西班牙伊斯兰园林。
现代园林体系中的屋顶花园、空中花园便是古巴比伦园林中重要的宫苑园林的特点。
而古波斯庭院中最著名的就是“天堂园”,面积较小,四周有围墙,外观显得比较封闭,其间有十字形的林荫路,构成中轴线,减员分成四区,每区载有花草,路的中心设有水池,整体类似现代的建筑围合式的中庭。
中世纪的伊斯兰园林的最大特点就是融合,吸收前两种风格的特点形成了“波斯伊斯兰式”园林类型。
代表作有柴哈尔园、伊拉姆园、法萨巴德园等。
西班牙伊斯兰园林是在公园8世纪摩尔人侵入伊比利亚半岛移植伊斯兰文化后所创造的富有东方情趣的西班牙伊斯兰式。
代表作有阿尔罕布拉宫苑、格内拉里弗别墅花园。
西亚体系的重要特点就是大量运用几何学概念,采用规则的十字形庭院布局,将园林构建能“田”字形。
发现“天堂园”形式,园内明沟暗渠交错延伸到园内各处。
此法后传入欧洲,成为欧洲园林不可缺少的形式。
现代城市园林
20世纪随着世界信息互通,文化和理念有了充分的交流,西方园林设计以先进技术和理念成为了世界园林规划设计的主导,以此为基础,结合各地特点形成了现代城市园林形式。
现代城市园林以多种科学融合、倡导维护自然生态和注重总体规划为基础,以现代艺术和建筑艺术的理念及构图原则为依托,采用自由布局和空间穿插,达到点、线、体、色彩、材料、几何形等形式单元的自由组合。
主要类型分为由传统西方园林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几何形园林、在传统东方园林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自然型园林和由自然型与几何形交叉混合而成的混合型园林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