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招聘最全题库(试题及答案)36章之第5章学校的教育制度

教师招聘最全题库(试题及答案)36章之第5章学校的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试题1一、选择题1、教育制度的主体是(A)A.学校教育制度B.教育体制C.社会教育制度D.业余教育制度2、普通中小学的双重任务是(C)A.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 B.发展体力智力,培养思想品德C.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新生,为社会输送劳动、后备力量D.培养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3、学制中各级各类学校分段的主要依据是(B )A.文化传统B.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C.人口状况D.社会制度4、学校的出现意味着人类(D)A.文字的产生B.阶级的出现C.生产力的发展D.正规教育制度的产生5、教育制度在废止之前要求个体必须无条件地遵守,这说明教育制度具有一定的(B)A.客观性B.强制性C.价值性D.教育性6、反应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C )A.教育制度B.学校教育制度C.教育体制D.学校领导制度7、我国现代学校产生于(C)A.17世纪末B.18世纪末C.19世纪末D.20世纪末8、《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于(D)年。

A.1985年B.1993年C.1999年D.2001年9、制度化教育出现的标志是(B)A.人类教育的产生B.古代学校的出现C.近代学校系统的形成D.终身教育的实现10、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但需要高级科学技术专家,而且迫切需要大量素质良好的中、初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工和其他城乡劳动者,所以必须大力发展(C)A.高等教育B.中等教育C.职业技术教育D.初等教育11、1981年,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D)A.六三制B.双轨制C.分支型D.五四制12、教育制度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从多种角度进行划分。

下面从教育阶段角度划分的一种教育制度是(A)A.高等教育制度B.特殊教育制度C.奖惩作息制度D.封建社会的教育制度13、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教育制度就不同,这说明教育制度具有(C)A.客观性B.强制性C.历史性D.教育性14、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地制定或废止教育制度,必须依循一定的规律,这说明教育制度具有一定的(A )A.客观性B.强制性C.价值性D.教育性15、由专门的教育人员、机构及其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形态是(A)A. 制度教育B. 非制度化的教育C. 家庭教育D. 社会教育16、我国建国后推行新学制的时间是(C)A.1949年10月 B.1950年10月 C.1951年10月 D.1958年9月二、辨析通常我们所说的教育制度实际上所指称的就是学校教育制度(1)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系统及其管理规则的总称。

它是一个历史性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发展也经历了不同的形态。

(2)在现代教育制度形成的过程中,最先形成和完善起来的是学校教育系统。

因而最初的教育制度就是学校制度。

所以把学校教育制度简称为学制。

但是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除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还在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之外,幼儿教育机构,校外儿童教育机构,校外儿童教育机构和成人教育机构也得到了很大发展,于是形成了以学校教育机构系统为主体的包括上述其他教育机构系统在内的更为完善的教育机构系统。

这已远远超出了学校教育制度的范围。

所以现在人们所讲的教育制度已不限于学校教育制度了。

(3)而我们现在所说的学校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学校机构与组织系统及其运行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并区别于非学校的教育机构与组织系统及它们的运行规则,区别于社会教育系统及其运行规则等。

所以说说教育制度实际上所指称的是学校教育制度已经不适当了。

三、简答题简述学制确立的依据。

任何一个时期的学制的确立及存在状态都不是主观的随意的,而是都有其客观依据,主要体现在:(1)学制的确立,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2)学制的确立受社会制度的制约,反映一个国家教育政策的要求(3)学制的确立必须考虑到人口状况。

人口的状况包括人口的数量、分布、质量等。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事业的投资、教育事业的规模、教育发展规划的制定、教育结构的调整等,同人口问题都是分不开的。

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改革等都必须考虑到人口的状况。

(4)学制的确立,还要依据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

确定入学年龄、修业年限、各级各类学校的分段,都要考虑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切和他们智力、体力等的发展水平。

(5)学制的确立,要吸取原有学制中有用的部分,参照外国学制的经验。

每个国家的学制都有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既不能脱离本国学制发展的历史沿革,又不能忽视吸取其他国家改革学制的有益经验。

在同一社会制度下,由于各国生产发展的水平、文化科学发展的状况不同,学制的历史沿革不一样,其学制亦有不同。

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在学制上也常用相同的形式。

四、论述题论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你能从中得到什么经验,这对我国当前学制改革有哪些重要启示?(1) 1951年的学制变革1951年中共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在对原有学制进行批判的基础上,规定了我国的新学制。

1951年的学制的组织系统,分为幼儿教育(幼儿园)、初等教育(包括小学、青年和成人初等学校)、中等教育(包括中学、工农速成中学、业余中学、中等专业学校)、高等教育(包括大学、专门学院和研究部)和各级政治学校、政治训练班等。

此外,还有各级各类补习学校、函授学校及聋哑、盲人等特殊学校。

(2) 1958年的学制改革在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开始了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为了使学校教育制度适应这一需要,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58年9月发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随后,许多地区开展了学制改革的试验。

(3)改革开放以来的学制变革1985年5月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进行学制改革,其内容是加强基础教育.有步骤的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改革高等教育招生与分配制度.扩大高等教育办学自主权.对学校实行分级管理。

1993年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进行改革,其内容是“两基”“两全”“两重”。

确立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四种类型.改变办学的体制.改革高校的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和完善投资体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制度。

1999年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行学制改革,其主要内容是调整现有教育体系结构,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规模,拓宽人才成长的道路,减缓升学压力。

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到2010年,我国同龄人口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要从现在的9%提高到15%左右。

要在确保“两基”的前提下,积极发展包括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在内的高中阶段教育。

2001年又颁布了《国务院关于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深化学制改革。

从中可以看出:(1)现代学制的建立不仅要考虑到社会生产关系性质,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到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2)学制改革要科学化、理性化,从客观实际出发,遵循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

对当前学制改革的启示体现在:(1)学制的确立不是随意的,主观的,而是有其确立的客观依据,如果脱离这些客观依据,对其视而不见就会使学制陷入混乱,我国的学制改革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建立在现实基础之上。

(2)学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的,我们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深化我国的学制改革;(3)学制具有继承性,而不是对原有学制的完全否定。

我国的学制改革应注意学制之间的前后衔接关系。

教育制度试题2一、选择题1.教育制度即(A)。

A.国民教育制度 B.学校教育制度 C.学制 D.义务教育制度2.学校教育制度简称( C )A.国民教育制度 B.教育制度 C.学制 D.义务教育制度3.现代学制中,双轨学制以(A)为典型。

A.欧洲国家 B.美国 C.前苏联 D.中国4.现代学制中,单轨学制最早产生于(B )。

A.欧洲国家B.美国C.前苏联D.中国5.现代学制中,分支型学制以( C )为代表。

A.欧洲国家 B.美国 C.前苏联 D.中国6.我国第一个以法令形式在全国颁布并推行的现代学制是1904年公布的( A )。

A.癸卯学制 B.壬寅学制 C.壬戌学制 D.六三三学制7.我国第一个以法令形式在全国颁布并推行的现代学制“癸卯学制”,以(B)的学制为蓝本,并保留了封建科举制度的残余。

A.美国 B.日本 C.欧洲 D.俄国8.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第二个学制是“壬戌学制”,它以(A)的学制为蓝本,虽然几经修改,但变动不大,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

A.美国 B.日本 C.欧洲 D.俄国.9.( C )奠定了我国新学制的基础。

A.癸卯学制B.壬戌学制C.1951年学制D.1958年的学制改革.10.在我国,进行六岁入学的试验起于( D )。

A.癸卯学制 B.壬戌学制 C.1951年学制 D.1958年的学制改革11.(B)开始提出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A.《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B.《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C.《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D.《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2.规定“学校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的教育法规性文件是( B )。

A.《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B.《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C.《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D.《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3.有步骤地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是(B)的核心内容。

A.《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B.《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C.《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D.《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4.( A )改革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教育制度内部权力与资源的重新调整和优化配置,来提高教育的效益以及教育适应变革的能力。

A.《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B.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C.《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D.《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5.确定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四种类型的教育结构的文件是( C )。

A.《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B.《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C.《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D.《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6.新中国成立以后,废除旧学制,推行新学制是在(C)年。

A.1949B. 1950C. 1951D.1953二、填空题1. 现代学制发展的趋势将是通过高中综合化走向单轨学制.2.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1902年的“壬寅学制” (未实行)3. 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现代学制是1904年的“癸卯学制”4. 1922年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学制为蓝本,颁布了“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