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音乐优质课教案《美丽的草原》
2013-10-09
音乐是一分非常有意义的一门学科,包含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音乐。
下面是小学五年级音乐优质课教案《美丽的草原》,欢迎参考!
教学目标:
1、欣赏音乐,学习用点、线和色彩画感受,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2、通过听音乐,画感受,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
二、师生问好
三、听记:(简单的旋律)
仁F2/4
1 1
2 | (32 3) | 565
3 | 2 ―丨
(2532) | (12 3) | 2161 | 5 - |
方法:A、师奏F大调音阶(上引、下行)生仔细聆听,并分析拍号。
B师旋律奏一遍,生随音乐用手指划拍(学生应规定速度)
C师重复弹,生记下各音
D师再次弹奏,生同时默唱、校正、纠错
E、将听记内容唱一唱
四、念念拍拍:
导入:刚才老师测查了同学们的听音导入:刚才老师测查了同学们的听音考考大家。
(出示小黑板)
(1)X XX | xxx| XXX XX| X - |
(2)X ?X XX | XX X | XXXX XX| X - |
B请个别生念念拍拍,(注意:XXX, XXX XXXX较难),后集体评议
C要求匀速进行节奏练习,整体的可由慢到快。
对照下面三组节奏,按老师所拍的先后次序,把序号填写在括号里:
()XXX XX | X - |
()X XX | X X X |
()XXXXXX | X - |
方法:A、请个别学生上面拍打,其余评议是否正确。
B生自由练习
C听老师打节奏,将序号填在相应的小括号中。
D按序号连起来练习
五、欣赏歌曲《天堂》。
1、播放歌曲。
2、讨论: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你从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
3、第二次播放歌曲,讨论:A、歌曲具有哪个民族特色?
B歌曲曲调由两部分第一部分优美、深情表现了对家乡的赞美,第二部分高亢、充满激情,表现了对家乡的无比热爱,这种变化是怎么表现出来的?
4、第三次播放音乐,让学生边听边用曲线画,感受音乐的起伏变化。
5、完成17页填空练习,并练习唱一唱。
六、欣赏歌曲《牧民的一天》。
方法同上。
七、小结。
歌曲美丽的夏牧场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美丽的夏牧场》培养学生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学会采用不同的形式表
现歌曲的美。
2、了解哈萨克相关的音乐文化。
教学过程:
一、了解新疆哈萨克族风情
1播放歌曲《美丽的夏牧场》
2、第二遍听赏,同时出示歌词师:我们一起看看这首歌曲的歌词,唱到了什么山,什么河,哪些景色,你觉得这是哪个地方?
3、结合这些景致,你觉得是哪个民族?
4、介绍新疆哈萨克族师:哈萨克族生活在天山脚下,以游牧为生,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民族乐器主要有冬不拉、手鼓(出示图片)
5、边听音乐边打节奏聆听音乐,说说这是哪个民族的歌曲。
听赏并说说歌曲中唱到的
景致。
学生欣赏画面学生拍打铃鼓(随意的)跟随老师的节奏打一打铃鼓。
4/40x0x0xxxx|通
过学生听一听、看一看,直切本课主题。
多媒体课件的播放视听结合,使学生产生好奇。
结合民族音乐文化(手鼓等演奏),让学生走进哈萨克族的神奇土地,使学生在了解歌曲的同时
培养了审美情趣。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新歌教学
1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歌曲《美丽的夏牧场》,请同学们一起来哼唱旋律,同时观察旋律中哪个音出现的最多。
2、师:是的,在歌曲中,以“ 6 ”音为主的旋律都给我们感觉比较优美,再加上中速
的演唱速度,让歌曲更加抒情了。
3、我们一起来唱第一段歌词,找出你认为最难唱的地方。
4、师:请大家跟着老师的琴声再把第一段歌词完整地唱一遍,你能找出你觉得最抒情
的一句吗?为什么?讲述音乐知识6、单独哼唱“啊”(第三乐句)指导声音。
7、师:同学们,这段歌词中出现了“阿肯”一词,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8、解释“阿肯”、相关音乐文化。
三、分析处理歌曲
1总结旋律结构特点,出示图谱。
(1)师:我们完整的把歌曲演唱一遍,找出歌曲中旋
律相同的乐句,你能用自己的图谱来表示吗?(2)老师出示图谱OO
2、米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歌曲。
3、二度范唱师:我们的这首歌也可以用这种形式来演唱,请听。
4、师:如果加快速度,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
5、放歌曲《玛依拉》(课件)师:我们再来欣赏一首哈萨克民歌《玛依拉》,与《美丽的夏牧场》作一下比较。
四、总结。
以上就是精品学习网为大家提供的小学五年级音乐优质课教案《美丽的草原》,小编
真诚地希望我们每一位教师能实实在在教课程,轻轻松松的学习;每一课都能陪伴同学们度
过一段幸福快乐的时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