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钢结构厂房劳务分包工程合同

(完整版)钢结构厂房劳务分包工程合同

合同编号:钢结构厂房劳务分包工程合同工程名称: XXXXXXXXXXX项目工程地点:发包方:承包方:签定日期:工程劳务分包合同发包方(以下简称“甲方”):承包方(以下简称“乙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结合本项目的具体情况,为明确责任,协作配合,确保工程质量、进度、环保、安全、服务等事宜,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签定本合同,双方共同遵守。

第一条:工程概况1.1 工程名称:XXXXXXXXXXXXXX项目1.2 工程地点: XXXXXX1.3 承包的工程范围:建设改造厂区新建车间①、土建基础部分,②、主体钢结构框架部分(含1、厂内加工、2、现场安装),③、主体结构内外金属彩钢板现场加工安装。

1.4 承包的施工内容:①、土建基础部分(含:基础放线开挖及回填、清理坑基础、打垫层、钢筋加工制作、绑扎、支模板、浇筑混凝土、垒墙抹灰、搭建脚手架、内外墙的抹灰、砂浆地面、打混凝土构造柱柱墩、安装地脚螺栓、上下排水管、抹灰、挖雨水井、砌井、打垫层等一切设施及相关联的配套施工用工具均由施工方负责)。

②、主体钢结构框架部分(现场安装)。

(含:大型吊装机械设备、现场物资搬运、装卸、房面及墙体檩条、拉条、水平支撑、柱间支撑、隅撑、排水槽、排水管、雨棚及大门安装、栓锚链接、焊链接等一切设施及相关联的配套施工用工具)均由施工方负责。

施工应严格参照图纸、应符合现行国家钢结构施工验收规范标准)。

③、主体结构内外金属彩钢板现场加工安装(含:安装屋面彩钢板+保温岩棉+反射气泡膜+钢丝网、屋面不锈钢换气球、外墙面彩钢板+保温岩棉+内墙面彩钢板、屋面排水槽、排水管、各门窗口女儿墙边缘包边角收口、焊接表面防腐处理,甲方彩涂板到达现场后、乙方负责吊运彩涂板卷材至现场专用压型机(注:乙方自备)场所进行板材压型加工。

)一切设施及相关联的配套施工用工具)均由施工方负责。

施工应严格参照图纸、应符合现行国家钢结构施工验收规范标准)。

1.5 承包方式:劳务费为单价包干(含现场必要的机械设备、电动工具、大小型工具、消耗品等一切相关费用)。

第二条:双方代表2.1 甲方代表:联系电话:代表甲方行使各项职能。

2.2 乙方代表:联系电话:代表乙方行使各项职能,乙方代表在本工地时间不得少于80%。

并按甲方要求,参加各劳务分包协调会,乙方代表不在本工地时,特指定为现场负责人,联系电话:。

第三条:施工工期3.1 工日期为年月日,完成日期为年月日,总工期为天。

3.2 根据总工期的约定和业主要求,甲方制定的工程总进度计划及阶段性进度计划应视为本合同的补充部分,双方共同遵守。

第四条:工程质量4.1钢结构施工安装工艺及流程1)、钢结构安装工艺及质量控制程序:构件检测报告、焊接试件和混凝土试件检测报告《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01)2)、施工安装流程图:1、安装工艺流程:场地三通一平材料进场吊机进场屋面梁安装檩条支撑系杆安装涂料工程屋面安装零星构件安装装饰工程施工收尾拆除施工设备交工。

4.2、钢结构工程安装1)、吊装前准备工作:①、安装前应对基础轴线和标高,预埋板位置、预埋与混凝土紧贴性进行检查,检测和办理交接手续,其基础应符合如下要求:A基础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B基础的轴线标志和标高基准点准确、齐全。

C基础顶面预埋钢板做为梁的支承面,其支承面、预埋板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要求。

Array②、超出规定的偏差,在吊装之前应设法消除,构件制作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要求。

③、准备好所需的吊具、吊索、钢丝绳、电焊机及劳保用品,为调整构件的标高准备好各种规格的铁垫片、钢楔。

2)、焊接工艺及标准2).1 焊接工艺评定和焊工资格按照≤钢制件熔化焊工艺评定≥ (JB/T6963) ≤钢结构焊接规范≥ (AWSD1.1) 要求进行构件的焊接工艺评定,钢结构的焊接施工工艺按照合格的焊接工艺评定进行制定。

焊工资格:从事钢结构安装焊接的焊工必须具备规范所要求的焊工合格证,并且在全部合格项目范围进行施焊。

2).2 焊接工艺2).2.1. H 型框架柱安装焊接根据图纸设计要求和板厚选择合理的焊缝形式焊接过程要求:a. 焊接坡口可用火焰切割或机械方法加工;b. 焊前清除待焊处表面的水,氧化皮 , 锈 , 油污;检查焊接部位的组装和表面清理的质量如不符合要求,应修磨补焊,合格后方能施焊;c. 定位焊必须由持相应合格证的焊工施焊,所用焊接材料、焊缝质量要求与正式焊接相同,焊缝厚度不宜超过设计焊缝厚度的 2/3 ,定位焊焊缝长度宜大于 40 ㎜,间距 500-600 ㎜,并应填满弧坑,定位焊预热温度应高于正式施焊预热温度;d. 避免强行组对 , 组装后接头需经检验合格,才能施焊;e. 坡口底层焊道采用焊条手工电弧焊时宜使用不大于¢ 4 ㎜的焊条施焊,底层根部焊道最大厚度不应超过 6 ㎜;f. 厚板多层焊时,应连续施焊,每一焊道焊接完成后应及时清理焊渣及表面飞溅物,遇有中断施焊的情况 , 应采取适当的后热保温措施 , 再次焊接时 , 重新预热温度应高于初始预热温度;2).2.2. H 形钢组合钢柱安装焊接采用全焊接头 , 并根据设计要求采用全焊透和部分焊透焊缝,全焊透焊缝坡口形式应采用单 V 形坡口加垫板。

2).2.3 . H 形钢梁焊接焊接组合 H 形钢梁的安装,要求箱形截面构件翼缘板与腹板接口错开距离宜大于 500 ㎜,其上下翼缘板焊接宜采用 V 形坡口加垫板单面焊。

2).2.4 .框架柱与梁刚性连接焊,梁翼缘板与悬壁梁翼缘板应用 V 形坡口加垫板单面全焊透焊缝连接。

2).2.5 .管 --- 管连接的安装焊在δ不大于 6 ㎜时,可用 I 形坡口加垫板,单面全焊透焊缝连接,δ> 6 ㎜时,可用 V 形坡口加垫板单面全焊透焊缝连接。

2).2.6 .钢结构安装过程中, T 形接头,十字接头,角接接头焊接时严防板材层状撕裂。

2).2.7 .控制焊接变形a. 采用合理的焊接顺序控制变形,长焊缝宜采用分段退焊法或多人对称焊接法同时运用;b. 采用跳焊法避免工件局部加热集中,c. 采用反变形法控制角变形。

d. 对一般构件可用定位焊固定同时限制变形,对大型厚板构件宜用刚性固定法增加结构焊接时的刚性,对大型结构宜采取分部组装焊接,分别矫正变形后再进行总装或连接的施工方法。

2).2.8 .焊后消除应力处理工地安装焊缝宜采用锤击法消除应力,用锤击法消除中间焊层应力时,应使用圆头手锤或小型振动工具进行,不应对根部焊缝,盖面焊缝或焊缝坡口边缘的母材进行锤击。

2).2.9 .焊钉(栓钉)焊接a. 将焊钉(栓钉)一端与板件(管件)表面接触通电引弧,待接触面熔化后,给焊钉(栓钉)一定压力完成焊接。

b. 选择合理的栓焊机,合适的栓焊枪型号,规格配套使用。

焊接过程中,注意焊钉伸出长度和提升高度的变化,进行平,立,仰位置的变化焊接。

C . 现场模拟焊接栓钉,记录焊接工艺评定报告,进行焊后弯曲试验检查,以工艺评定报告书为依据指导现场施焊。

2).3 焊接检验2).3 .1. 资格认定从事钢结构无损探伤的人员必须具有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并与其工作相适应的资格证书,按照规范对需要检测的部位进行检测。

2).3 .2. 除常规捡查外,钢结构需进行抽样捡查,分工厂制作焊缝和现场安装焊缝两种抽查。

2).3 .3. 外观检验a. 所有焊缝应冷却到环境温度后进行外观检查,Ⅱ、Ⅲ类钢材的焊缝应以焊接完成 24 h 后检查结果作为验收依据。

b. 一级焊缝不得存在未焊满,根部收缩,咬边和接头不良等缺陷,一级焊缝和二级焊缝不得存在表面气孔夹渣裂纹和电弧擦伤等缺陷,焊缝余高 0--4 ㎜。

c. 二级焊缝未焊满≤ 1 ㎜,根部收缩≤ 1 ㎜,咬边≤ 0.5 ㎜,连续长度≤ 100 ㎜,裂纹、电弧擦伤、表面气孔、表面夹渣不允许。

d. 三级焊缝未焊满≤ 2 ㎜根部收缩≤ 2 ㎜,长度不限;咬边≤ 1 ㎜,长度不限,裂纹允许存在长度≤ 5 ㎜,电弧擦伤、表面气孔、表面夹渣允许存在个别数量。

焊缝余高 0-5 ㎜。

e. 当采用手工电弧焊( SMAW )进行焊钉焊接时,焊缝外观检验符合下列角焊缝要求:焊缝外形尺寸: 360 度范围内,焊缝高> 1mm ,焊缝宽> 0.5mm; 无气孔、夹渣;咬肉深度< 0.5mm ,高度允许偏差正负 2mm 。

2).3 .4. 无损检测a. 无损检测应在外观检查合格后进行。

b. 焊缝无损检测报告签发人员必须持有相应控伤方法的Ⅱ级或者Ⅱ级以上资格证书。

c. 全焊透一级焊缝应进行 100% 的检验,采用超声波( UT )探伤方法。

d. 二级焊缝应进行抽检,( UT )抽检比例不小于 20% 。

e. 三级焊缝可不进行无损检测,只需外观检查。

2).4 焊缝返修2).4.1. 焊缝表面缺陷超过相应的质量验量验收标准,应进行焊补。

2).4.2. 经无损检测确定焊缝内部存在超标缺陷时,应当分析缺陷产生原因,制定相应的返修工艺卡返修。

2).4.3. 焊缝同一部位返修次数不宜超过 2 次。

2).4.4. 依据探伤检验确定的部位将缺陷清除干净。

2).4.5. 返修焊缝隙性能和质量要求与原焊缝相同。

2).4.6. 返修焊接应填写返修施工记录及返修前后的无损检测报告,作为工程验收及存档资料。

2).5焊接管理资料2).5.1. 钢结构焊缝布置图。

2).5.2. 焊材质量证明书复印件。

2).5.3. 焊工合格证复印件。

2).5.4. 焊条烘干、保温记录。

2).5.5. 焊条发放,回收记录。

2).5.6. 构件焊缝返修记录。

2).5.7 .无损探伤报告。

2).5.8 .钢结构(钢构件焊接)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2).6焊接环境焊接环境出现下列任一情况时,需采取有效防护措施;1.风速大于 8m/s ;2.相对温度大于 90% ;3.雨、雪环境;4.环境温度低于 -20 ℃,高于 30 ℃,且相对温度超过 80% 时,不宜进行现场焊接。

3)、高强度螺栓的连接和固定①钢构件拼装前应检查清除飞边、毛刺、焊接飞溅物等,摩擦面应保持干燥、整洁,不得在雨中作业。

②高强度螺栓在大六角头上部有规格和螺栓号,安装时其规格和螺栓号要与设计图上要求相同,螺栓应能自由穿入孔内,不得强行敲打,并不得气割扩孔,穿放方向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

③从构件组装到螺栓拧紧,一般要经过一段时间,为防止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扭矩系数、标高偏差、预拉力和变异系数发生变化,高强度螺栓不得兼作安装螺栓。

④为使被连接板叠密贴,应从螺栓群中央顺序向外施拧,即从节点中刚变大的中央按顺序向下受约束的边缘施拧。

为防止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表面处理涂层发生变化影响预拉力,应在当天终拧完毕,为了减少先拧与后拧的高强度螺栓预拉力的差别,其拧紧必须分为初拧和终拧两步进行,对于大型节点,螺栓数量较多,则需要增加一道复拧工序,复拧扭矩仍等于初拧的扭矩,以保证螺栓均达到初拧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