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用药教育——胰岛素篇您是否有“心理胰岛素抵抗”?➢认为胰岛素治疗意味着病情加重,害怕严重并发症;➢认为胰岛素治疗意味着自我管理失败;➢害怕注射疼痛,注射不方便;➢担心低血糖;➢对胰岛素的临床益处不明确;➢存在误解,认为不需要使用胰岛素;➢担心治疗费用贵;➢担心体重增加。
胰岛素认识常见误区:误区一: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最后一招,意味着糖尿病病情加重,无药可救?●胰岛素是2型糖尿病最理想也是最安全的治疗方式;●胰岛素可以有效延缓慢性并发症的进展;如果等到其它药物都不能控制血糖时再使用胰岛素,并发症则可能已经严重损害您的健康。
●胰岛素可以避免肝肾功能损伤。
✧胰岛素治疗新观念:从原先的降糖达标即可转换为早期强化胰岛素治疗,保护胰岛功能。
传统的2型糖尿病治疗方法是首先使用口服降糖药来维持,在一定时间内起到了控制血糖的作用。
但这些药物尤其是磺脲类药物,是通过刺激残存的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来发挥作用的。
在发病初期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β细胞数量已经是正常人的一半,数年后患者体内残存胰岛β细胞最终完全衰竭,这时再使用胰岛素治疗将为时已晚。
而如果早期使用胰岛素来治疗就减轻了β细胞的负担,使其有修养生息的机会,在以后的生存期内保持残存的生理性β细胞功能,这是任何外源性人工因素无法替代的。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胰岛素不仅可以控制血糖,同时还可以扩张血管、改善循环、抗炎症反应,及早及长期使用对身体有益无害。
误区二:打胰岛素会上瘾,一旦用了胰岛素就必需终生应用?●胰岛素是人体自身胰岛β细胞分泌的唯一降血糖的物质;●注射的人胰岛素制剂与人体分泌的胰岛素结构完全一致;●外源注射胰岛素能够起到补充或替代自身胰岛素分泌不足的缺陷。
误区三:胰岛素比口服降糖药更容易引起低血糖反应?●无论是口服降糖药还是胰岛素,都有发生低血糖的风险。
低血糖是糖尿病治疗过程中的一种非常常见的状况;●糖尿病病人通过调整饮食和运动、血糖监测、适时合理调整用药剂量,低血糖是可以避免的。
误区四:打胰岛素会发胖?●体重增加是胰岛素常见副作用之一;●但是通过合理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合理的药物联合使用,可以避免或减少体重的增加。
误区五:打胰岛素会很疼?●注射胰岛素需使用专用针头,针头非常细(4-8 mm),注射几乎无痛感。
误区六:打胰岛素很难,技巧不好掌握?●现在最常使用的胰岛素笔,使用和携带均非常方便,使用方法学习也很简单。
误区七:打胰岛素了就不需要注意控制饮食了?✧控制饮食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糖尿病治疗“五驾马车”:糖尿病教育、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包括胰岛素)治疗以及血糖监测;饮食治疗是所有治疗的根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丢弃。
误区八:长期应用胰岛素会使胰岛功能萎缩?✧胰岛素不会使胰岛功能萎缩,反而可以改善自身胰岛功能:●无论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都存在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需要外源性注射胰岛素补充或替代治疗;●早期开始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显著改善自身胰岛功能,保护胰岛β细胞。
误区九:打了胰岛素,生活、工作都被打乱了?✧胰岛素治疗,生活更轻松:●胰岛素是最有效的降糖手段,血糖控制好了,并发症少了,生活反而更好了;●您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提高治疗疾病的信心。
误区十:打胰岛素会增加经济负担?●人胰岛素制剂与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类似物相比,性价比更高,根本不会显著增加经济负担。
胰岛素基本知识介绍:一、什么是胰岛素?胰岛素是人体自身胰岛β细胞分泌的唯一能降血糖的物质。
二、正常人类胰岛素是如何分泌的?糖尿病患者与正常人分泌有何差异?◆正常情况下胰岛素有规律的分泌,使体内血糖保持稳定:◆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胰岛素分泌量减少;●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胰岛素敏感性下降。
三、何时需要胰岛素治疗?●1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存在急性代谢紊乱时 (酮症酸中毒、非酮症性高血糖昏迷);●糖尿病患者进行手术或处于应激状态下(如:严重急性、慢性感染等);●糖尿病妊娠或妊娠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患者;●部分新诊断的需要胰岛素强化治疗患者。
四、胰岛素有哪些常见副作用?●低血糖反应:最为常见,多见于胰岛素剂量过大,未按时进餐,肝、肾功能不全,升血糖反应有缺陷的病人;●皮下脂肪营养不良;●胰岛素过敏;●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抗药性;●胰岛素水肿:数日内可自行吸收;●屈光不正:2~4周自愈;●体重增加:尤以老年2型糖尿病人多见。
五、胰岛素制剂有哪些?✧简单来看:短效起效快,持续短,用于三餐前打以控制餐后血糖;而中效、长并效持续时间长,用于睡前打,用于控制夜间血糖或全天血糖。
六、胰岛素治疗有哪些方案?◆补充治疗:以口服降糖药为基础,联合胰岛素治疗;常用方案:口服药+睡前一次长效或早餐前和睡前两次注射中效。
◆替代治疗:方便、依从性好、同时降低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常用方案:一天两次注射预混胰岛素(早餐前、晚餐前)。
◆强化治疗:适用于1型糖尿病、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应激状态;常用方案:每次多次(3~4次)注射胰岛素或胰岛素泵治疗,根据血糖和进食量调整胰岛素用量。
七、什么是“特充”?胰岛素除了剂型、牌子,还常出现“特充”二个字,例如“诺和灵30R(特充)”,其实是和诺和灵30R一样的,但特充配有一次性的笔,打完这300U后就扔掉了;而不是特充的就要另外再买一支诺和笔(300元/支),将这些30R装在这个笔上打,打完一支30R以后还可以继续用这支笔装。
八、胰岛素如何贮存?●尚未使用的胰岛素产品储存时的温度是2°C-8°C(冰箱冷藏室);正在使用的胰岛素产品应在室温下(不超过25或30°C)保存。
如果温度超过应放在冰箱的冷藏室内;●在冰箱中储存时应注意冰箱的实际温度,同时避免放置在冰箱后部(离冷冻层较近的位置);●冷冻过的胰岛素绝对禁止继续使用;●当您在乘坐飞机时为了避免胰岛素产品被冷冻,应随身携带,不要托运;●每次注射完毕后必须取下针头,否则可能严重影响治疗效果。
这是由于:①针头留在笔芯上,会增加胰岛素被微生物污染的可能性;②针头留在笔芯上,会影响下一次注射的准确性;③针头留在笔芯上还可因为漏液而出现药液堵塞针头。
九、胰岛素注射部位?●在皮下组织注射胰岛素;注射过深至肌肉层或注射过浅仅到表皮层,都会影响到胰岛素的吸收,从而无法稳定地控制血糖;●速效胰岛素最好注射在腹部(在肚脐两侧的一个手掌的距离内注射,越往身体两侧皮下层越薄,越容易扎至肌肉层),慢效胰岛素最好注射在大腿和/或臀部外侧(只能由前面或外侧面进行大腿注射,内侧有较多的血管和神经分布),而上臂不作为推荐的注射部位;●选择未损坏的皮肤进行注射;●注射的部位必须轮换以防皮肤损坏;●每年至少检查一次有无皮肤损伤,当存在皮肤损伤时,需要更频繁地检查注射部位并教育相关的其他注射部位、轮换注射部位、针头的一次性使用、减少胰岛素需求量的可能性。
十、胰岛素笔的注射方法:“一摇、二装、三排气、四调、五消、六注射、七停、八拔、九卸、十冷藏”✧所有胰岛素从冰箱冷藏室拿出来后都需在常温下放置30分钟后才可注射。
●一摇:轻轻滚动注射笔或来回上下颠倒注射笔十五次,使胰岛素混合均匀。
检查胰岛素是否摇匀、胰岛素剂型及有效期;●二装:取下针头纸签,用碘伏消毒胰岛素瓶口,将针头顺时针旋紧在笔芯上;●三排气:转动剂量调节栓,调整2个单位剂量,针头朝上,敲打笔芯,排气,针头有液体流出为止;●四调:转动剂量调节栓,按照医嘱调节到所需要的剂量;当预混胰岛素量小于12 IU时需更换新的胰岛素笔芯;●五消:用75%酒精或碘伏环行消毒注射部位。
注射部位为腹部脐周5公分,上臂、大腿、腿部;●六注射:儿童或消瘦的成年人45°角捏起皮肤;正常体重成年人90°角,腹部或大腿捏起皮肤;肥胖成年人90°角大腿捏起,两次注射间距2~3厘米以上,注射部位应距关节一横掌之外,避免有瘢痕或硬块部;一旦针头刺入皮肤,注射过程中不能改变针头的注射角度;●七停:注射完毕后,剂量窗口归“0”继续保持注射姿态停留10秒,使胰岛素完全进入皮下;●八拔:用干棉签按压注射部位拔出针头,如皮下无出血,可以立即拿掉棉签。
无需按压时间过长,防止棉签将皮下胰岛素吸收,影响注射效果;注射完不要按摩皮肤,以防加速胰岛素吸收;●九卸:盖上针头外套,逆时针取下针头丢入医疗垃圾;(切忌针头重复使用)●十冷藏:已开瓶的胰岛素可室温放置28天,未开封的胰岛素可在2-8°C冰箱冷藏室保存至有效期。
十一、针头重复使用会有哪些危害:●注射疼痛:会造成肉眼不易发现的针尖弯曲成钩形,导致注射部位出血、擦伤,增加注射的疼痛感;●针头折断:多次重复使用使针尖部分可能部分或全部折断在人体内而引起严重后果;●针头堵塞:使用过的针管内残留的胰岛素形成结晶造成针头堵塞,影响下一次注射;●皮下硬结:造成皮下组织的微型创伤,日积月累的微型创伤促使皮下硬结的形成;●气泡产生:温度降低时,胰岛素体积收缩使空气进入笔芯,产生气泡,导致注射剂量不准确;●胰岛素漏出:温度升高时,胰岛素体积膨胀而从笔芯泄露,浪费胰岛素并会改变胰岛素的浓度,造成注射剂量不准确。
十二、不同部位注射胰岛素吸收有什么差别?●NPH胰岛素注射在大腿或臀部时,吸收较慢。
这些部位更适合使用NPH胰岛素作为基础胰岛素;●可溶性人胰岛素在注射首选部位在腹部,吸收最快;●可溶性人胰岛素在老年人吸收非常慢,当需要快效作用时不该使用这类胰岛素;●预混胰岛素推荐早晨注射在腹部,晚上注射在大腿或臀部,如果NPH胰岛素在夜间吸收太快,要谨防夜间低血糖的发生。
✧为确保胰岛素吸收速度、吸收率的一致性,降低血糖的波动,切勿将每天注射的区域和时间混淆。
若医生推荐您每天早晨的胰岛素注射部位在腹部,那您就不应该再在早晨将胰岛素注射在腿部或其它部位,应该一直选择在早晨进行腹部注射。
十三、如何有效避免胰岛素注射疼痛?●已使用的胰岛素室温放置;●待酒精挥发后再注射;●笔芯内无气泡;●进针要快;●进针和拔针时不改变方向;●肌肉放松;●更换注射部位;●每次注射更换针头;●避免在有瘢痕或硬结的部位注射;●避免在毛发根部注射;●使用较短较细的专用针头;●缓慢注射,并确认注射器的活塞或胰岛素注射笔的按键已完全推入十四、胰岛素的携带需要注意什么?●避免阳光直射;●避免用干冰;●避免长时间震荡;●需准备备用的胰岛素;●乘飞机不能将胰岛素放在托运行李中,要随身携带;●遇夏天气温高时外出,可先将保温袋在冰箱中冷冻8小时,然后将装有胰岛素的胰岛素注射笔防入保温袋中,可持续保温6-10小时。
十五、使用胰岛素的病人外出旅行需要注意什么?●药物准备:降糖药、降压药、心血管药、感冒药、止泻药、抗生素等,需要充足,最好多准备一份,以防药物洒落、遗失等;●有条件者备血糖仪、血压计,以及尿糖、尿酮体检测试纸;●随身携带双份用量的胰岛素和针头;●随身携带75%酒精、消毒棉签;●去热带旅行带可存放胰岛素的冰袋;●胰岛素避免阳光直晒、避免长时间震荡、避免飞机托运、避免应用干冰;●随身携带一些水果糖、饼干之类的食物,以备发生低血糖时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