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会与父母谈心,听从父母的正确教导

学会与父母谈心,听从父母的正确教导

学会与父母谈心,听从父母的正确教导
训导目标
使学生懂得多与父母谈心,交流思想,有利于自己进步。

教育学生听从父母的正确教导,接受父母的批评教育。

对父母教导不妥当的地方学会分辨,并给予善意的提醒。

训导途径与方法
利用晨会、班会时间组织学生学习讨论制《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的有关内容,懂得多与父母谈心,交流思想,有利于自己的进步,也是我们与父母之间互相增进了解、沟通情感、消除“代沟”的好方法。

学生查找资料,搜集古今中外父母善于教子和子女接受教导成长的故事,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读故事的感受。

回忆父母对自己进行的一次印象深刻的批评教育,检查自己是否接受批评,改正错误。

以此为内容,与父母谈心,交流思想,请父母在“家校联系卡”上签上意见,交班主任检查评价。

训导活动(晨会)
主题:正确对待父母的批评教育
1.导语:同学们,我们小学生要学会与父母谈心,交流思想,听从父母的正确教导,特别要正确对待父母的批评教育,你知道为什么要求我们这样做吗?(学生简要回答。


2.学生讨论:为什么要正确对待父母的批评教育?
3.故事明理:故事一,孟轲是战国时期邹国人。

他幼年丧父,家贫如洗,全靠母亲织布维持生活。

孟母很贤惠,也很善于教育、诱导孩子。

她为了选择一个对儿子成长有益的环境,曾三次搬家。

这就是“孟母三迁”的故事。

相传孟轲开始读书时比较贪玩,不肯用功,孟母很难过。

有一次,孟母正在织布,听见孟轲才读了一会儿书又不读了,就把他叫到跟前,当面把没织完的布割断了,说:“儿啊,你这样不专心读书,就像我把没织完的布割断了一样,是永远也不能成功的啊!”慈母的话给了孟轲很大的震动。

从此他发愤学习,后来终于成为大思想家。

世称孟子。

故事二:岳飞是南宋时的抗金名将。

他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里,小时候要上山砍柴,帮家里干活。

由于没钱上学,全靠母亲教会识字。

他读书用功,从小就立下远大志向。

长大后又随同乡人学得一身好武艺,且熟读了很多兵书。

金兵入侵时,岳飞应征入伍,决心抗敌救国。

出发前,岳母为了坚定儿子抗敌救国的决心,在岳飞背上用针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字,并教导说:“不要挂念家里,要永远为国效忠,誓杀金兵!”岳飞牢记母亲的教诲,英勇奋战,杀得金兵闻风丧胆,立下累累战功,成了名扬千古的抗金英雄。

4.教师启发:孟轲听从慈母的教导,发愤学习,成为伟大的思想家;岳飞牢记母亲的教诲,英勇奋战,成了名扬千古的抗金英雄。

如果孟哥与岳飞不听从母亲的教导,怎会有如此的成就呢?
听从父母的正确教导,我们还应虚心接受父母的批评教育。

5.学生发言:谈自己接受父母批评教育印象最深的一件事。

6.学生讨论,典型发言:面对父母的批评教育,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与父母交谈、交流?
对于父母的批评教育,我们首先要认识到这是父母对我们的关心和爱护。

因此,只要父母说得有道理,批评得对,我们都应虚心接受。

接受父母的批评教育,我们可以说,“我错了,下次一定改”,或“您放心,我保证今后再不犯类似的错误”,不要扭扭捏捏,不愿承认,更不要为自己辩解开脱,拒不认错。

接受父母批评不能停留在语言上,应该用行动来证实。

口是心非或是“虚心接受,坚决不改”都是错误的。

如果知道自己做错了后,能主动向家人承认,并认真作自我批评,那就更好了。

7.你发现父母教导有不妥当的地方吗?你是怎样对待的?我们应该怎样对待?
8.你有哪些不顺心的事,或心理话要对父母说?
学生讨论,简要回答。

9.结束语:同学们,多与父母谈心,交流思想,听从父母的正确教导,对我们的成长太重要了。

希望同学们努力做到!
训导实践
把今天的晨会内容向父母汇报,与父母交流思想。

评价反馈(自评为主)
参考资料
交流思想
小朋友与父辈、祖辈出生及成长年代环境都有区别,因此人生观念、思想感情、个性特点等都有所区别,我们要不断地和他们进行沟通、交流,达成理解,促进家庭和睦。

长辈人生阅历丰富,对事物的看法有其成熟的一方面。

因此,我们通过和他们交流可以学到许多知识,这样,使我们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中可以少走弯路。

同时,和长辈的交流也是我们互相增进了解、沟通感情、消除“代沟”的好方法。

尤其是对祖辈,与他们的交流,还能排除他们心中的孤独、寂寞,使他们感受到人间亲情的温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