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写作审美篇 氤氲书香篇 活页规范训练
2.写作背景 《积雨辋川庄作》: 唐代“安史之乱”后,社会急剧变化, 朝政日非,王维不再积极出仕,而是亦官亦隐。他隐居辋 川,啸咏山林,笃志奉佛。该诗就写于这一时期。 《辛夷坞》: 王维隐居辋川期间,寄情山水,吟咏自然,写 下了大量的山水诗,后编为田园组诗《辋川集》。该诗就是
面对日子,把最坏的都捱过去,剩下的也就是好的了。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写作审美篇
氤氲书香篇
活页规范训练
修身名句
1.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刘禹锡
赏读:春天里,茂盛的树林新长出的叶子,催换着老叶、
旧叶;江河中,奔腾的流水前面的退让给后起的波浪。用来 比喻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必然的趋势。 2.丹青不知老将近,富贵于我如浮云。 ——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赏读:一生沉浸在绘画艺术之中而不知老之将至,情操高 尚,不慕荣利,把功名富贵看得如天上浮云一般淡薄。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写作审美篇 氤氲书香篇 活页规范训练
3.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 赏读:一个有道德的君子讲的是团结协调,而不是勾勾搭 搭。而那种没有道德的小人,却是勾勾搭搭,不讲团结,不 顾大局的。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赏读:只是读书,不去思考,也不能实用,那学习起来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写作审美篇 氤氲书香篇 活页规范训练
说说下列诗句中加□的词的意思,并指出它对
全诗意境的构成起了什么作用。
提示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写作审美篇
氤氲书香篇
活页规范训练
喧:竹林里传出的洗衣少女们的歌声笑语。动:顺流而下的渔
舟,将亭亭玉立的荷叶披向两旁。这“竹喧”“莲动”更加写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写作审美篇 氤氲书香篇 活页规范训练
王维的送别诗善于借景抒情。请联系学过的《渭城 曲》,细细品味《送沈子福归江东》的景物描写与表达情感的 关系。 提示 诗歌写杨柳渡头送客,杨柳是渡头现成之景。唐人有折
柳送行的习俗。这里写杨柳,不是写现成之景,而是烘托送别 气氛。行客已稀,送别地的凄清,反映送别人依依不舍之情。 三、四句借春色寄寓思念的无穷无尽,将心灵中的感情比作自 然界的春色,即景寓情,情与景妙合无间,极其自然。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写作审美篇
氤氲书香篇
活页规范训练
哲思短章 把最坏的日子捱过去 梵·高在成为画家之前,曾到一个矿区当牧师。有一次他和 工人一起下井,在升降机中,他陷入巨大的恐惧。颤巍巍的
铁索轧轧作响,箱板在左右摇晃,所有的人都默不作声,听
凭这机器把他们运进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洞,这是一种进地狱 的感觉。事后,梵·高问一个神态自若的老工人:“你们是不 是习惯了,不再感到恐惧了?”这位坐了几十年升降机的老 工人答道:“不,我们永远不习惯,永远感到害怕,只不过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写作审美篇 氤氲书香篇 活页规范训练
草枯鹰眼疾 (4)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____________ , 雪尽马蹄轻 ____________ 。 (王维《观猎》)
大漠孤烟直 ,_____________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 (5)_____________ 然。 (王维《使至塞上》)
境。 2.《辛夷坞》 这首诗通过对山林中花开花落这一自然景象的描写,衬托 了山林的清幽安静,寄寓了诗人自然淡泊的情怀。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写作审美篇
氤氲书香篇
活页规范训练
3.《送沈子福归江东》 这首送别诗,通过对送行之地的景色描写,将自然的春
色与人类的情思联系起来,抒发了友人走后诗人的思念之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写作审美篇 氤氲书香篇 活页规范训练
(2)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品评 诗人巧设比喻,化虚为实。以有形可感的春色来比喻
无形的相思,将抽象的情感化为可观的春色,且境界寥廓, 这是以景寓情,借景抒情,收到了极好的表达效果。形象感
人,作品深厚蕴藉。
温馨晨读篇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写作审美篇 氤氲书香篇 活页规范训练
而诗的后半部分写猎归,收笔意远,以写景作结,非营地景 色,而是回看行猎处景,已是“千里暮云平”,这样就做到 了首尾彼此呼应,形成对比:当初是风起云涌,是出猎的紧
张;此时是风定云平,是猎归后的从容。
李白的《越中览古》诗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手法。原诗如下:
在林间偶尔发出几声啼鸣,更加映衬了春山之夜的和平宁静,
带来一种静中有动的美感。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写作审美篇 氤氲书香篇 活页规范训练
名句品评 (1)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品评 诗句中用“漠漠”和“阴阴”两个叠词,使得此联成
为名句。这两个叠词,鲜明生动地描绘了积雨后水田的景色。 “漠漠”状积雨后的水田上空朦胧寥廓极为真切,“阴阴 ” 状夏天树木在积雨后的阴浓湿润也很贴切。总之,由于用词 贴切鲜明,使得诗中景色犹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鲜明地表 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色。
此刻,刻上你的容颜。
那一颗相思的红豆啊,惹来多少花前月下的张望;劝君更
尽一杯酒,走得出阳关,却走不出你的诗情画苑„„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写作审美篇 氤氲书香篇 活页规范训练
预习作业
jì ng
róng

漠漠水田飞白鹭 ,阴阴夏木啭黄鹂。 (1)_________________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涧户寂无人 (2)_________________ ,纷纷开且落。(王维《辛夷坞》) 惟有相思似春色 ,江南江北送君归。 (3)_________________ (王维《送沈子福归江东》)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写作审美篇 氤氲书香篇 活页规范训练
《观猎》前六句表现出的紧张、激烈、迅疾,与
最后两句的淡静、平缓形成鲜明的反差,这是什么表现手法?
你还能说出相似的例子吗?
提示 对照手法。
《观猎》诗前半部分写出猎,发端突兀,先声夺人,“如高山 坠石,不知其来,令人惊绝”,展现了风起云涌的射猎场面; 同时写出了猎鹰的迅捷敏锐,骏马潇洒地扬蹄,充分体现了将 军高超的猎技和射猎动作的迅疾。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写作审美篇 氤氲书香篇 活页规范训练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开、落:指辛夷花纷纷扬扬飘落。是一种对美好春光的怜惜, 而且落向空寂幽静的涧谷,写出了极其幽静沉寂的意境。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惊”意即受惊吓。写出鸟儿因明月升起、银辉洒照而产生的 反应,对月出感到新鲜惊奇。“鸣”即鸟鸣。受到惊吓的鸟儿,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写作审美篇
氤氲书香篇
活页规范训练
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诗歌将昔时的繁盛 ( 前三句 )和今日的凄凉作了鲜明的对比:诗 歌着重渲染了昔日的繁华,末句以今日的凄凉来进行反衬;前 面所写过去的繁华与后面所写现在的冷落,对照极为强烈,充 分地表达了主旨。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写作审美篇
氤氲书香篇
活页规范训练
结构图示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写作审美篇
氤氲书香篇
活页规范训练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写作审美篇
氤氲书香篇
活页规范训练
主旨归纳
1.《积雨辋川庄作》
这首诗通过描写恬静的农家田园生活和优美的自然风光,
抒发了作者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和淡泊自然的心
在诗情抒写到将尽未尽之时,突然用景物收住,留下一个生
动的画面,或画面兼有画外音。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写作审美篇
氤氲书香篇
活页规范训练
(5)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品评
辛夷花这一形象给人带来的是迎春而发的一派生机和展
望,但这一树芳华面对的却是寂寞无人的环境。这一环境的插 入,使前后情况迥异,由秀丽转为零落。尽管画面上似乎不着 痕迹,却能让人体会到一种对时代环境的寂寞感。所谓“岁华 尽摇落,芳意竟何成”的感慨虽未直言,却能从形象中得到暗 示。
出了环境的宁静,也写出了人们生活的美好无忧。听到竹林喧 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这样写更富有诗情画 意。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飞:白鹭在广漠空 濛的平畴上,翩翩起飞,意态娴静潇洒。啭: 指快活的黄鹂在甜美地 互相唱和。白鹭飞行,黄鹂鸣啭,一则 取动态,一则取声音,更加写出环境的恬静优美,增添了意境 的诗情画意。
组诗《辋川集》中的第十八首。组诗中,作者不仅以细腻的
笔墨描绘出景物的鲜明形象,而且写出了景物的精神气质。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写作审美篇 氤氲书香篇 活页规范训练
:大约在开元二十八、二十九年 《送沈子福归江东》
(740、741),王维知南选,到襄阳。这期间,他的行踪处于江
汉一带,该诗就是诗人在长江上游送沈子福顺流而下归江东 时所写。 《观猎》 :四十岁以前的王维,思想奋发向上,积极仕 进,支持张九龄的开明政治,诗歌创作积极乐观,写下了不 少具有强烈批判性的政治诗和具有奋发向上精神的边塞诗。 《观猎》就是他前期的边塞诗。
我们学会了克制。”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写作审美篇 氤氲书香篇 活页规范训练
有些生活,你永远也不会习惯,但只要你活着,这样的
日子你还得一天一天过下去,所以你就得学会克制,学会 忍耐。你不习惯黑夜,但黑夜每天适时而来,你忍耐着, 天就亮了;你不习惯寒冷的冬季,但冬天的脚步渐渐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