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二ppt课件

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二ppt课件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课标版·生物·选修1
自 主 预 习
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二ppt课件
课 时






第1页
专题二 课题1
课题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自主预习
学习目标
目标解读
1.了解有关培养基 1.了解并掌握培养基的配制、分装方
的基础知识。
法,简述有关培养基的基础知识。
2.进行无菌技术 2.说出灭菌和消毒的概念,简述常用
二、无菌技术 1.关键:防止 外来杂菌 的入侵。 2.消毒和灭菌
三、纯化大肠杆菌的无菌操作 本实验使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进行大肠杆菌的纯化培 养,可分成 制备培养基和纯化大肠杆菌 两个阶段进行。 1.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一般步骤:计算、称 量、溶化、 灭菌 、倒平板。
2.纯化大肠杆菌 (1)平板划线法: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 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 稀释分散 到培养基的表面。 (2)稀释涂布平板法: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 梯度稀释 ,然后 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 养。
的操作。
的消毒与灭菌方法。
3.进行微生物的 3.掌握实验室灭菌方法及无菌技术。
培养。
(重、难点)
知识梳理
一、培养基 1.概念: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 的不同需求,配制 出供其 生长繁殖 的营养物质。
2.种类
液体培养基:配制成的液体状态的基质 按物理性质分加入凝固剂,如琼脂 固体培养基:配制成的固体状态的基质
(3)pH要适宜。各种微生物适宜生长的pH范围不同,如细 菌、放线菌和真菌的最适pH分别为:6.5~7.5、7.5~8.5和5.0~ 6.0。
2.营养要素 微生物的化学组成与其他生物大体相同,也是由C、H、 O、N、P、S等元素组成,其中C、H、O、N占细胞干重的 90%以上,这些元素最终来自外界环境中的各种无机化合物和 有机化合物。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等。
【思路启迪】 审题关键点:微生物的营养要素。 解题思路:
【规范解答】 对异养微生物来说,含C、H、O、N的化 合物既是碳源,又是氮源。CO2是光能自养细菌的碳源,但不 能提供能量。CO2和N2是无机物,也是微生物的碳源和氮源。 硝化细菌所利用的氮源是无机氮源,同时氨也为硝化细菌提供 用于化能合成作用的能源。
提示: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菌种时,最终 能使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 面形成单个的菌落,以达到纯化菌种的目的。
四、菌种保存 1.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可以采用临时保藏的方法。 (1)过程:首先将菌种接种到试管的固体斜面培养基上,在 合适的温度下培养,当菌落长成后,将试管放于4℃冰箱中保 藏,以后每3~6个月,都要重新将菌种从旧的培养基上转移到 新鲜的培养基上。 (2)缺点:保存时间不长,菌种容易被污染或产生变异。
无机化合物:N2、 NH3、铵盐、硝酸盐; 有机化合物:尿素、牛 肉膏、蛋白胨等
不仅是优良的
在生物体内含量
溶剂,而且可
水 很高,在低等生
外界摄入
维持生物大分
物体内含量更高
子结构的稳定
营养要素 含义
作用
主要来源
为微生物提供 细胞内的组成成
除碳、氮元素 分,生理调节物
无机盐 以外的各种重 质;某些化能自 无机化合物
要元素,包括 养菌的能源,酶
某些大量元素 的激活剂
(1)自养微生物和异养微生物类型的划分,主要依据能否以 CO2作为生长的主要或唯一碳源,而不是决定于氮源。(2)对异 养微生物来说,含C、H、O、N的有机化合物既是碳源又是氮 源。自养微生物最常用的氮源是无机氮源中的铵盐和硝酸盐。
关于微生物的营养,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种物质不可能既作碳源又作氮源 B.凡是碳源都能提供能量 C.除水以外的无机物仅提供无机盐 D.无机氮源也能提供能量
【答案】 D
凡含碳有机物均可作为微生物的能源。
下列有关培养基叙述正确的是( ) A.培养基的营养成分都是碳源、氮源、水、无机盐 B.除水以外的无机物都属于无机盐 C.用培养基培养甲型H1N1流感病毒作为科学研究 D.培养基配制过程中应调pH,适应各微生物的生长
解析:固氮微生物培养基可无氮源,有的无机物如 NH4NO3可作氮源,H1N1流感病毒必须寄生在细胞内,不能用 培养基培养。
营养要素 含义
作用
主要来源
碳源
构成生物体细胞 凡能提
的物质和一些代 供所需
谢产物,有些是 碳元素
异养生物的能源 的物质
物质
无机化合物: CO2、 NaHCO3; 有机化合物:糖 类、脂肪酸、花 生粉饼氮源
合成蛋白质、 凡能提供所需氮
核酸以及含氮 元素的物质
的代谢产物
3.营养组成: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 水、碳源 (提供 碳元素的物质)、氮源 (提供氮元素的物质)和无机盐,此外还需 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 pH 、特殊营养物质(如维生素、氨基酸和 碱基等)以及 氧气 的要求。
问题思考1:为什么各种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 有水、无机盐、碳源和氮源?
提示:微生物的化学组成与其他生物大体相同,也是主要 由C、H、O、N、P、S等大量元素和Fe、Mn、Cu、Zn、B、 Mo、Cl等微量元素组成,这些元素最终来自外界环境中的各种 有机物和无机物,可归纳为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
2.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 甘油管藏 的方 法,将培养的菌液与等体积灭菌后的甘油混合均匀,放于- 20℃的冷冻箱内保存。
要点导学
要点一 培养基的配制原则和营养要素分析
1.配制原则 (1)目的要明确(根据微生物的种类、培养目的等),如培养基 可由简单的无机物组成,生产用培养基内可加入化学成分不明 确的天然物质,而分类鉴定用培养基内必须加入已知化学成分 的物质。 (2)营养要协调。注意各种营养物质的浓度和比例。
3.纯化大肠杆菌的结果分析 (1)如果接种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颜色、形状、 大小基本一致,说明接种操作符合要求。 (2)若培养基上出现了其他菌落,则说明接种过程中无菌操 作未达到要求。 (3)未接种大肠杆菌的作为对照的培养基,在培养过程中若 长出菌落,则说明培养基灭菌不彻底,实验失败。
问题思考2:为什么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都可以纯 化大肠杆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