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汽车的外部性
一、拥挤税的收益与成本
1、个人利好 降低了时间成本 降低了收入税
2、收益与成本
收益:社会总出行成本将下降。 成本:出行者损失了在公路上行驶所获得
的收益。
图10-3 拥挤的外部性与拥挤税
美元 7.87
7.21
出 6.71
行 成
6.10
本
5.21
4.33 4.00
h
j u e
税
s
i
美
元
税
s
i
美
元
t
=2.10
社会行车成本= 边际出行成本
从拥挤税获 得的净收益
个人出行成本= 平均出行成本
需求或边际收益
1200
1400 1500 1600
机动车数量
由于个人支付的是平均成本,而其给社会带来 的边际成本由大家承担了,所以会造成道路的 过度拥挤;
社会最佳的拥挤水平在需求曲线与社会成本相 交的点决定的流量,即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的流量;
三、均衡与交通流量的最优规模
1、最优交通量
Z 社会边际收益=社会出行成本
2、均衡交通量
Z 边际收益=私人出行成本
3、均衡交通量与最优交通量的比较
均衡交通量大于最优交通量。
图10-3 拥挤的外部性与拥挤税
美元 7.87
7.21
出 6.71
行 成
6.10
本
5.21
4.33 4.00
h
uj e
把其中一或两条车道设为HOT车道,即2或3人 同乘的车可以用,若只有一人的车要使用就 要付费;
这些收费或税的办法改变了人们的行为,鼓 励了合伙用车,使用公共交通,改变出行时 间(非高峰期出行),改变出行路线(选择 不拥挤路段),合并行程等;
这些行为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交通拥 堵,减少了空气污染,减少了能源消耗,提 高了城市的效率;但城市中交通拥挤还是不 可能完全消除;
空气污染是汽车带来的另一种外部性,而且正在 成为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治理污染的基本思路与拥堵一样,就是将外部性 内部化;
有几种可以采取的措施,一是根据每辆车的排气 量征收污染税,既可以促使人们减少驾车里程, 也可以鼓励人们买小排量的车;
缺点是必须对每辆车安装监控装置,并按期检查 和收税;
t
=2.10
社会行车成本= 边际出行成本
从拥挤税获 得的净收益
个人出行成本= 平均出行成本
需求或边际收益
1200Biblioteka 1400 1500 1600
机动车数量
具体分析一下拥堵税对继续驾车出行者和放弃驾 车者福利的影响;
继续驾车者要付出一个拥堵税,成本上升;但道 路拥挤程度下降,出行时间成本减少;
政府征收了拥堵税之后,可以减少其它的税收, 从而使所有人都受益;
一定程度的拥挤可以提高道路的使用效率,因 为在夜间道路的闲置度很高;但拥挤不应该超 过最佳点;
道路过度拥挤的原因是因为个人只承担平均 成本,忽略了自己给别人造成的成本;
治理道路拥挤的基本思路就是让个人承担边 际成本,随着成本的上升,需求就会下降;
最后道路中的流量会稳定在边际成本等于边 际收益的地方;
第3篇 城市交通
第10章 汽车的外部性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拥挤税,掌握道 路容量决策。
重点难点
拥挤的外部性 拥挤税的替代方案
2、不同的出行模式
小汽车
Z 独自驾驶 Z 合伙驾驶
公共交通 步行 在家里工作 其他
1、汽车的外部性
拥挤 空气污染 交通事故
放弃驾车者损失了一个消费者剩余,但也不用支 付拥堵税,还可以有税收减少的收益;
二、拥挤税与城市增长
征收拥挤税的城市人口增长; 不征收拥挤税的城市人口下降。
拥堵税的征收还会对城市增长产生影响,征收拥 堵税的城市外部性减少,效率上升,从而使其居 民的效用水平上升;
不征收拥堵税的城市效用水平相对下降,使得人 口从效用水平低的城市流向效用水平高的城市;
最后均衡时两个城市的效用水平相等,且都较以 前为高,只是征税拥堵税的城市人口规模增加了 ,而另一个城市规模减小;
第三节 拥挤税的实践
一、出行的高峰期与非高峰期
1、拥挤税的数量 拥挤税要等于私人出行成本与社会出行成
本的差额,并且这个差额会随着时间和空 间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2、交通高峰期
通勤交通流量大都集中在
第一节 拥挤的外部性
当道路中行驶的汽车数量超过了道路的设计容量 时,车速就要减慢;
这时就可以说道路开始出现拥挤,随着车辆的继 续增加,拥挤会更严重;
拥挤到一定程度,在路口或特殊情况下就会出现 车流的停滞,即堵塞;
拥堵带来了驾车者时间成本的上升;也使得汽车 的油耗增加;
1、拥挤的代价
Z 早晨的高峰 Z 傍晚的高峰期
虽然人们很忙,但出行速度很慢
拥堵税应该等于个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之差,但这 个差值是随时间和空间而变化的;
城市的交通流量一般可以分为“高峰期”和“非 高峰期”;
“高峰期”为上下班的时间,大量的通勤者集中 出行,造成道路拥堵;
所以拥堵税要分时段来征收,一般非高峰期不征 税,只对高峰期征税;
二是对每辆新车一次性征收污染税,根据汽 车的型号,对其使用周期内可能的排气量进 行预测,进而计算应缴的税;
这种办法管理成本低,还可鼓励人们购买小 排量的车,但对于减少购车之后的出行里程 起不到作用;
治理拥堵的最有效办法是征收拥堵税,从而使外 部效应内部化;
拥堵税的征收额是最佳流量处的边际成本与平均 成本之差;
拥堵税使得出行成本上升,那些边际收益低的出 行者就会放弃开车;
从而总流量减少,拥挤程度下降,直到最佳拥挤 水平;
第二节 拥挤税
拥挤税可以确保出行决策制定者面临全部 的社会出行成本,此时各类型的道路才会 被有效利用。
其结果是使人们减少出行,尤其是减少长距 离的出行,但对解决局部性的交通拥堵没有 效果;
另一个替代方案是对使用公共交通给予补贴 ,使其等于开车出行的低估价格,可以使一 部分人转而使用公交;
但其不会影响人的出行时间或出行路线;而 且如果驾车者对价格不太敏感的话,就很难 有较大的效果;
用人单位对职工的停车补贴也是加剧交通拥 堵的一个原因,取消了停车补贴会使一部分 人转而使用其它交通工具,或合驾;
每个驾车者的边际收益是不同的,当成本超 过了其边际收益时,他就不驾车了;
• 为了分析交通拥堵外部性的成因,假设下面一 种简单的情况;
假设某个城市满足下列条件:
Z 有一条从郊区通向中心城市的两车道的公路(10英 里);
Z 行驶的货币成本为20美分/英里 Z 时间成本:行驶时间的机会成本为10美分/分钟;
随着驶入道路的车辆增加,拥挤程度上升, 车速将进一步下降;
私人行车成本:个体通勤者引起的行程成本= 行驶的货币成本+时间成本
行车时间=12.0+0.001×(行车量-400)+ 0.000015 × (行车量-400)2
交通拥挤的外部性:边际驾驶者导致交通减慢 ,行驶时间增加,使得其他行驶者花更多的时 间在路上。交通拥挤的外部性随交通流量的增 加而增加。如果有600辆车上路使所有车辆的行 驶时间各多了0.007分钟,共多了599 ×0.007 = 4.2分钟(表中C每增加一辆车上路导致出行时 间的增加量)
时间损失 燃料损失
一、城市交通需求
需求曲线也是边际收益曲线
美元 7.87
7.21
出 6.71
行 成
6.10
本 5.21
4.33 4.00
图10-3 拥挤的外部性与拥挤税
h
uj e
税
s
i
美
元
t
=2.10
社会行车成本= 边际出行成本
从拥挤税获 得的净收益
个人出行成本= 平均出行成本
需求或边际收益
就是交通拥挤的外部性的货币价值。假定行驶 时间的机会成本为每分钟10美分,当道路流量 为600辆车时,第600位行车者来说,其行车的 外部成本=总行程增加的时间4.2分钟×10美分 /分钟=42美分。
社会行车成本:
社会行车成本=私人行车成本+外部行车成本=边 际行车成本(每增加一个行车者所增加的行车总 成本)
通行总成本=行驶的货币成本+时间成本(10 英里)总成本=2美元+3 or 2美元(用30分钟 3美元,用20分钟2美元)=5or4美元
当道路的车流量小于400时,不存在拥挤问题 ,所有的车都可以达到设计的最高时速;
如设计时速为50英里/小时,走完这段路的时 间是12分钟;
当第401辆车驶入后,拥挤开始出现,为了保 证安全,车速下降;
1990-2001年,出行距离在增加,出行速度在降 低,因而出行时间在延长
汽车是外部性很强的一种交通工具,它带 来的主要外部性有三种;
交通拥堵、空气污染和交通事故;每一种 情况都会给其他人造成福利的损失;
城市经济学的五大原理之一告诉我们“外 部性导致低效率”;
本章就要分析汽车的使用导致外部性的原 理和治理方法;
1200
1400 1500 1600
机动车数量
均衡点可用i表示:当驾驶员自己支付出行成本时,交通流量是1600辆汽车。最 优的规模可用点e表示,该点的边际收益(用需求曲线表示)等于边际成本(为 进行交际而支付的出行成本),交通流量是1400辆汽车。征收拥挤税获得的净 收益可用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
二、出行的个人和社会成本
1、个人出行成本
Z 每个人的出行成本,也就是所有人的平均出行成本。
2、社会出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