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质量审核指导书
1. 目的
站在用户立场上对产品进行客观审核,验证产品是否符合所有规定的要求,并利用审核信息确定产品的质量水平及其变化趋势。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内部的产品审核工作。
3. 职责
3.1 质量部负责组织制定年度产品审核方案,负责编制《产品审核评级指导书》。
3.2 审核组长负责编制每次产品审核的实施计划,按计划组织审核小组成员对有关产品进行审核、评价和报告。
3.3 各部门对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负责制定纠正措施并组织实施。
4. 工作程序
4.1 年度产品审核方案
4.1.1每年12月底由质量部经理策划下一年度的产品审核方案,策划时要考虑拟审核的过程的状态、重要性、新产品开发的计划,以及以往审核的结果。
应保证每种产品每三个月至少接受一次产品审核。
年度产品审核方案由管理者代表批准后下发。
年度产品审核方案的内容包括:
(1)审核目的;
(2)审核准则;
(3)审核范围;
(4)审核频次(时间)等。
4.1.2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应根据需要进行年度过程审核方案外的临时过程审核。
(1)入库检验发现产品质量连续下降;
(2)一月内出现两次顾客索赔及抱怨;
(3)发生重大质量事故;
(4)生产流程、工艺更改;
(5)生产地点变更;
(6)产品长期停产,当恢复生产时;
(7)关键材料供应商更换;
(8)顾客或法规新增特殊要求时;
(9)新产品批量生产时。
公司的临时产品审核由质量部经理组织实施。
4.2 审核的准备
4.2.1质量部组织编写《产品审核评级指导书》,内容包括:
(1)产品名称、型号、规格;
(2)按产品安全性、功能、结构、外观、包装等特性分组划分的质量不合格编号、不合格内容及不合格等级。
《产品审核评级指导书》应送生产副总经理批准。
每次审核时,均可使用批准后的《产品审核评级指导书》。
在产品质量有了改进时,应重新修订《产品审核评级指导书》。
4.2.2每次审核前,由质量部经理制定审核组长,并成立审核小组。
由审核组长分配审核小组成员的任务。
在分配审核任务时应注意:审核员不应是对所审核产品质量负有直接责任的人,如产品检验员;也不应是与被审核产品\领域有连带责任的人,如产品设计工程师。
4.2.3审核组长负责制定产品审核实施计划,经质量部经理审核,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在审核前5天下发给受审部门。
产品审核实施计划的内容包括:
(1)审核目的;
(2)受审核的产品;
(3)审核准则;
(4)审核组成员名单及分工情况;
(5)审核的时间和地点;
(6)抽样样本量的大小;
(7)日程安排;
(8)审核总结会议的安排;
(9)审核报告的分发范围和预订发布日期。
4.2.4受审部门收到产品审核实施计划以后,如果对审核日期和审核的主要项目有异议,可在两天之内通知审核组,经过协商可以再行安排。
4.2.5审核组长组织审核组成员编制“产品审核检查表”。
4.3 审核的实施
4.3.1检查测试条件。
对于受审产品有关的测试条件进行检查。
检查内容包括:
(1)检查测试产品的量具和仪器的校准情况;
(2)检查测试环境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3)检查测试人员的技能、资格。
4.3.2进行产品抽样。
按审核实施计划的要求进行抽样。
要在包装之后准备发运的产品中进行抽样,除非审核实施计划有特别的规定。
抽样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样品的随机性;
(2)要注意样品生产的日期,要保证样品能反映同一时期的质量状况;
(3)要做好样品的标示。
必要时,要对抽样设计到的批次加以隔离,直到审核结束。
4.3.3对抽样产品进行检查或试验。
按《产品审核评级指导书》、产品标准的要求,对样品进行检查,包括功能测试、结构检查、外观检查、包装检查。
4.3.4将测试条件检查的情况、样品检查或试验中发现的不合格,记入“产品审核记录表”中。
4.3.5对审核结果进行整理分析。
在召开审核总结会议前,审核组应对审核结果进行整理分析。
4.3.
5.1对产品审核中的不合格项作出处理。
(1)若有A类不合格,则通知质量部不允许这批产品出厂(如果产品审核是针对仓库的成品);
(2)若有B类不合格,则应视标准质量水平US是如何规定的,若标准质量水平不允许有B类不合格,则应加倍抽样重新审核,如仍有B类不合格,则不允许这批产品出厂。
4.3.
5.2对产品审核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
(1)计算质量水平U。
在质量水平波动图上打点(必要时作质量水平波动图);
(2)计算质量指数I。
通过对质量指数的分析,可以判断质量是上升了或是下降了;
(3)找出重要的、突出的质量不合格,如:B级以上的质量不合格,多次重复出现的C类不合格等;
(4)找出质量不合格出现频次高或不合格加权分值高的质量特性组;
(5)拟定准备在审核总结会议上提出的改进产品质量的建议。
4.3.6召开审核总结会议
相与被审核产品有关的部门通报审核情况,并与这些部门一起讨论、分析不合格的起因,在此基础上,确定要采取的改进措施及其责任部门。
会后,审核员根据会议的决定向有关责任部门发出“纠正和预防措施要求单”。
4.4 产品审核报告
4.4.1由审核组长编写“产品审核报告”,交质量部经理批准后,送管理者代表及相关部门。
4.4.2产品审核报告的内容包括:
(1)产品审核不合格的处理与分析;
1 对产品审核中的不合格项作出处理意见。
2 找出重要的、突出的质量不合格,如:B机以上的质量不合格,多次重复出现的C类不合格等。
3 对质量不合格出现频次高或不合格加权分值高的质量特性组进行说明。
(2)质量水平U的计算;
(3)质量水平波动图(必要时);
(4)质量指数I的计算;
(5)产品审核的结论;
(6)改进产品质量的建议。
4.4.3产品审核报告的发放范围:
(1)生产副总经理、管理者代表;
(2)质量部;
(3)受审核部门;
(4)纠正措施涉及的相关部门。
4.5 落实纠正措施
“纠正和预防措施要求单”发出以后,各部门要在规定的期限内进行整改。
审核员应对整改的情况进行跟踪验证,将验证结果记入表中并上报质量部经理。
4.6 产品审核中使用的全部记录由审核组长移交质量部按照“记录控制程序”进行保管。
4.7 产品审核的结果应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
5. 支持性文件
5.1 《产品审核评级指导书》
5.2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5.3 《记录控制程序》
6. 记录
6.1 公司年度内部质量审核方案6.2 产品审核实施计划
6.3 产品审核检查表
6.4 产品审核报告
6.5 纠正和预防措施要求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