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京景色特点

南京景色特点

春·南京国际梅花节梅花,是南京市花。

探梅、赏梅是南京的民俗,自六朝至今不衰。

而今,南京的珍珠泉、傅家边、古林公园等处均有梅观,尤以梅花山为最佳。

每年的2月底至3月中旬,南京都要举办国际梅花节,参加梅花山主会场活动的多达40万人次。

夏·江心洲葡萄节江心洲,南京城西南部长江中的一个岛,风光旖旎,景色优美。

每逢7月至8月,岛内千亩葡萄园硕果累累,游人登洲观大江风貌,享天然氧吧,尽情体验采摘葡萄的野趣。

秋·南京雨花石艺术节雨花石,南京标志物之一。

金秋九月,都要在雨花台风景区举办“天降雨花”表演、雨花石精品展、研讨会、采石游等系列活动。

雨花石产地的六合县同时开展分会场活动。

冬·迎新年听钟声活动迎新年听钟声活动通常在栖霞寺钟楼举行。

由寺院法师念经祈祷和平,祝愿民安,再由主持于宾客代表共同撞响铜钟108次,全场洋溢着祥和喜庆的气氛。

灵谷桂花节
位于中山陵园风景区的灵谷桂园,是一个占地1700亩、种植桂树近2万株的全国最大的桂花专类园。

每年九月丹桂飘香时,繁盛的花事,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到灵谷寺品秋赏桂。

高淳螃蟹节每年9月30日至10月6日,“到高淳,品螃蟹,看大佛,逛老街”已成为南京人的习俗。

在高淳老街、游子山、迎湖桃源三大景区还将举办戏曲、马灯、武术、龙舟表演和万人品螃蟹、篝火晚会等活动,令中外游人流连忘返。

浦口生态旅游节
素有十里温泉、百里老山、千里银杏美誉的浦口生态旅游节,是集欣赏、参与、游玩为一体的旅游节庆活动。

人们通过泼水节、民俗文化节、登山烧烤节等系列活动,充分感受“山、水、绿色、空气”的自然生态美景。

钟山景区
钟山,古称金陵山,紫金山共有三座东西并列的山峰。

屹立在城东郊,是宁镇山脉中支的主峰。

东西长7千米,南北最宽处4千米,周围绵延10余千米。

巍巍钟山,青松翠柏汇成浩瀚林海,其间掩映着两百多处名胜古迹。

钟山风景区是我国著名风景名胜区,主要景区有:中山陵景区、明孝陵景区、梅花山、灵谷寺景区、紫金山天文台、中山植物园、北极阁气象台、鸡鸣寺等,还包括玄武湖、环湖的富贵山、九华山、小红山和城墙、城堡,这里集中了28处市以上的文物保护单位。

秦淮风光带
夫子庙秦淮河风景区地处南京城南,秦淮河东起东水关淮清桥秦淮水亭,越过文德桥,直到中华门城堡延伸直西水关的内秦淮河地带。

一千八百年以来,这里始终是南京最繁华的地方之一,美称"十里珠帘"。

风景区以夫子庙为中心,具有明清风格、是庙市街景合一的文化、旅游、商业、服务等多功旅游胜地。

秦淮河是长江的一条支流,全长约110公里,是南京地区的主要河道古名----淮水,本名“龙藏浦”。

相传秦始皇东巡时,望金陵上空紫气升腾,以为王气,于是凿方山,断长垅为渎,入于江,后人误认为此水是秦时所开,所以称为“秦淮”。

秦淮河是南京古老文明的摇篮。

远在石器时代,流域内就有人类活动。

从东水关至西水关的沿河两岸,东吴以来一直是繁华的商业区的居民地。

六朝时成为名门望族聚居之地,商贾云集,文人荟萃,儒学鼎盛。

隋唐以后,渐趋衰落,却引来无数文人骚客来此凭吊,咏叹“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到了宋代逐渐复苏为江南文教中心。

明清两代,是十里秦淮的鼎盛时期。

金粉楼台,鳞次栉比;画舫凌波,浆声灯影构成一幅如梦如幻的美景奇观。

千百年来,秦淮河哺育着古城南京,“锦锈十里春风来,千门万户临河开”,夫子庙附近的河房是绮窗丝幛,十里珠帘,灯船之盛,甲于天下。

夫子庙秦淮风味小吃是我国四大小吃群之一。

夫子庙地区茶楼饭店,街边小吃,满目皆是,形成独具秦淮传统特色的饮食集中地。

经过多年的努力,夫子庙地区有七家点心庙制作的,因其工艺精细,造型美观、选料考究、风味独特而著称,经专家鉴定南京
秦淮区风味小吃研究会于1987年9月正式命名这八套秦淮风味名点小吃为“秦淮八绝”:
“一绝”为魁光阁的五香茶叶蛋、五香豆、雨花茶;
“二绝”为永和园的开洋干丝、蟹壳黄烧饼;
“三绝”为奇芳阁的麻油干丝、鸭油酥烧饼;
“四绝”为六凤居的豆腐涝、葱油饼;
“五绝”为奇芳阁的什锦菜包、鸡丝面;
“六绝”为蒋有记的牛肉汤、牛肉锅贴;
“七绝”为瞻园面馆的薄皮包饺、红汤爆鱼面;
“八绝”为莲湖甜食店的桂花夹心小元宵、五色糕团。

秦淮风光最著名的是盛行于明代的灯船。

河上的船,不论大小,都一律悬挂着彩灯,凡游秦淮河的人,必乘灯船为快。

朱自清在他那篇著名的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对此就有很好的叙述。

经过修复的秦淮河风光带,以夫子庙为中心,秦淮河为纽带,包括瞻园、夫子庙古建筑群、白鹭洲、中华门城堡,以及从桃叶渡至镇淮桥一带的秦淮水上游船和沿河景观,可谓集古迹、园林、画舫、市街、河房厅和民俗民风于一体的旅游线,极富情趣和魅力。

南郊景区
雨花台风景名胜区位于南京中华门外1公里处,面积为153.7公顷,绿地覆盖率达90%以上。

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区、全国风景名胜区先进集体、全国保护旅游消费者权益示范单位,并通过ISO9001/14001认证。

年游客量达200万人次以上。

雨花台,三国东吴时称石子岗、玛瑙岗、聚宝山;南朝时,佛教盛行,传说高僧云光法师在此设坛讲经,因说法虔诚所至,感动上苍,落花如雨,始得名。

明、清两代,景区内的"雨花说法"和"木末风高"分别被列为"金陵十八景"和"金陵四十八景"之一,为江南著名风景游览胜地。

雨花台风景名胜区由名胜古迹区、烈士陵园区、雨花石文化区、雨花茶文化区、游乐活动区和生态密林区六大功能区组成。

近年来,新、复建了雨花阁、二忠祠、木末亭、乾隆御碑亭、方孝孺墓、辛亥革命人马冢、甘露井、曦园、怡苑、梅岗等20余处名胜古迹和楼台亭阁馆。

如今,这里有气势雄伟全国规模最大的烈士纪念建筑群,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郁郁葱葱的山林,四季应时的花草,以及驰名中外的雨花石和闻名遐尔的雨花茶等,已成为集教育、旅游、休闲、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风景名胜区,雨花台风景名胜区热忱欢迎国内外宾客前来观光游览!
大江风貌区
南京长江第二大桥位于现南京长江大桥下游11公里处,全长21.337公里,由
南、北汊大桥和南岸、八卦洲及北岸引线组成。

其中:南汊大桥为钢箱梁斜拉桥,桥长2938米,主跨为628米,该跨径目前居同类桥型中“国内第一,世界第三”;北汊大桥为钢筋混凝土预应力连续箱梁桥,桥长2172米,主跨为3×165米,该跨径在国内亦居领先。

全线还设有4座互通立交、4座特大桥、6座大桥。

设计标准: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设计荷载:汽——超20,挂——120;路基宽33.5米,桥面宽32米(不含斜拉索锚固区)。

全线设有监控、通讯、收费、照明、动静态称重等系统,并设有南汊主桥景观照明,南、北汊桥公园和八卦洲服务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