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石潭记》创意课堂实录

小石潭记》创意课堂实录

时空访谈之柳宗元
——《小石潭记》创意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

2、学习文章寄情于景的写法。

3、理解作者在贬谪期间孤独悲凉的心境。

教学重点
学习文章寄情于景的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在贬谪期间孤独悲凉的心境。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主持人:大家好,我是今天“时空访谈”主持人全老师,在璀璨的文学星空中,有这么一颗耀眼的星,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倡导“古文运动”,他一生仕途不如意,屡次被贬,他是千万孤独的创始者,他就是我们今天的时空嘉宾——柳宗元,掌声有请。

柳宗元1:大家好,主持人好!我是柳宗元,我生活在唐代,在唐代是个文学家。

字子厚,世称“柳河东”。

我与韩愈先生并成为“韩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今天有幸穿越时空走进“时空访谈”的节目现场,我很激动哦!
主持人: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柳宗元先生的到来!今天柳宗元先生为我们分享的是他的《永州八记》中的一篇——《小石潭记》。

首先,让我们来感受柳先生声情并茂的朗读分享。

柳宗元2:朗读课文,注意生字:寂寥(l iáo)差(cī)互往来翕(xī)忽
主持人:听了柳先生的朗读,我们从中感受到了一种隔着时空的小郁闷,好似柳先生的朗读让我们置身于空灵幽深的小石潭边,驻足凝望。

那么柳先生是在什么样
的情况下写下的这篇传送千古的美文呢?
柳宗元3:哎,时间要追溯到公元805年,我因拥护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被皇帝贬为永州司马。

在永州,为了排解内心的苦闷,我经常不避幽远,伐
竹取道,探山访水,情不自禁地写下了《永州八记》,今天分享的是其中的第四篇,开始的名字是《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主持人:柳先生的一生真是让我们感受到了伟人的不一般啊。

下面我们请现场的观众就他们想了解的内容,向柳先生提问。

生:尊敬的柳宗元先生,我是您的小粉丝,我想知道,您是怎么发现“小石潭”
的呢?
柳宗元4:哦,是这样,那一日,我与吴武陵、龚古、柳宗玄和两个年轻人恕己、奉壹,一行五人,从小丘继续向西走,隔着竹林,我们就听见像佩环碰撞一样清脆
的水声,大家觉得有意思,就砍倒竹子向前走,就发现了这个小石潭,也是一种偶
遇吧!
生:那么,您怎么就给它取名“小石潭”?
柳宗元4:这是因为,当我们砍看到的这个小潭整个潭底都是石头,特别清澈,取其潭中石多而命名。

主持人:感谢柳先生的解释,其他观众继续……
生:亲爱的柳老师,请允许我这样称呼您,在我心中您一直是我的偶像。

我想了解的是,当您看到水中的鱼,您真的是在为了写鱼而写鱼吗?
柳宗元5:感谢你的喜爱。

是这样的,小石潭里的鱼并不多,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一条鱼的情状,说实话当时,我也很兴奋,因为这里的水太清了,写鱼其实我
当时想的也是为了突出水的清澈。

通过描写他们的静态和动态,就是想表达我对如
此清澈的水的一种惊讶之情吧!
生:柳老师,在写鱼中我看您是快乐的,是这样的吗?
柳宗元5:这个问题很深刻哦!其实,心情一直不怎么好,当突然看到美景,暂时的快乐还是有的,所以说那一刻,我是快乐的,有一种短暂的乐而忘忧吧。

主持人:其实,在我们的成长中有很多瞬间就像柳先生说的那样,一时的美景、美事确实能让我们“乐而忘忧”,那么柳先生,我有个问题想问问您,在发现小石潭的过程您是跟随着您的行踪而介绍的,可以用写作上叫做“移步换景”,写鱼应该是“定点观察”,在观察中,您还写到了溪水的源头和岸势,您是怎么描述这部分的呢?
柳宗元6:鱼看罢,蓦然抬眼,就看到了您刚才说的“溪水的源头和岸势”了,那种曲折蜿蜒,参差不齐,无法用直白的语言描述,我就想着借用比喻的方法来更加
形象地展现出来,就是这样的,主持人。

主持人:柳先生,据我们了解,您在小石潭停留的时间并不长,既然是如此美景,怎么会这样呢?
柳宗元6:景是很美,但少有人来就显得太过凄清了,短暂的喜悦并不能真正替代内心的悲伤,大家都知道满怀激情却得不到重用的这种凄苦吧。

算了,不说了,
一句话,当时那种心情下,怎一个“清”字了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