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施工程序及施工方法6.3.1施工程序根据该工程本身的特性,开展各项工程建设。
首先,完成项目区内的防洪渠工程建设,以解除洪涝威胁,真正做到减灾增效。
其次,完成项目区内防洪渠上交叉建筑物配套工程建设,以解决附近居民日常生产、生活交通条件。
最后,完成项目区内水保、环保综合治理工程,彻底改变项目- 43 - 区防洪现状。
施工单位在正式进入施工现场前,应做好施工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实地考察建设工程现场,落实施工占地及材料堆放地点,做好三通一平工作,确定机械设备及各种建材的进场路线等,由监理单位对确实具备开工条件的施工单位签发开工令。
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
42 - 该工程渠道开挖的土石方回填后,剩余部分本着有利于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的原则就近堆放,采用种草、植树或设拦碴墙集中堆放等水土保持措施,减少水土流失。
6.2.4工程占地(1)永久占地本工程永久占地为新建防洪渠道3Km,需占用土地5亩,其中耕地2亩,非耕地3亩。
(2)临时占地本工程临时占地主要为施工临时道路、料场、弃碴场及施工生产生活用房和仓库占地,经计算,需占用土地5亩,其中耕地1.5亩,非耕地3.5亩。
以上几项统计可得,本工程共占用土地10亩,其中耕地3.5亩,非耕地6.5亩。
6.3施工程序及施工方法6.3.1施工程序根据该工程本身的特性,开展各项工程建设。
首先,完成项目区内的防洪渠工程建设,以解除洪涝威胁,真正做到减灾增效。
其次,完成项目区内防洪渠上交叉建筑物配套工程建设,以解决附近居民日常生产、生活交通条件。
最后,完成项目区内水保、环保综合治理工程,彻底改变项目- 43 - 区防洪现状。
施工单位在正式进入施工现场前,应做好施工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实地考察建设工程现场,落实施工占地及材料堆放地点,做好三通一平工作,确定机械设备及各种建材的进场路线等,由监理单位对确实具备开工条件的施工单位签发开工令。
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
6.3.2施工方法本工程为防洪渠工程建设,工程施工内容主要包括:土石方开挖、回填,浆砌石及混凝土浇筑和预制等,拟采用人力施工为主,辅以机械施工。
其主要施工方法如下:(1)土方开挖与回填渠道断面开挖施工以人工为主,施工时要严格控制渠底高程、坡度及走向等。
回填筑堤施工首先要保证土料好和就近取料的原则,为避免填筑尺寸不足,初填断面尺寸稍大于设计断面,经校核无误后,再行修整。
填筑时应保证新老土层间的紧密结合,沿中心线方向均匀平铺。
为保证设计高度,应根据不同的土质情况,预留一定数量的沉陷高,其数值为设计高的2-5%。
渠系建筑物土方开挖时要求严格掌握各部位的开挖标准和开挖高程。
当开挖至接近设计尺寸时,需预留20cm的保护层,以防止地基土扰动、风化,待砼浇筑前再将此层土挖去。
基坑的尺寸标准应严格掌握,既不能超挖增加工程量,也不能少挖降低工程标准。
土方回填时要严格控制回填土料的土质标准,土料含水量要适中,分- 44 - 层铺筑,每层厚度不超过30cm,用蛙式打夯机夯实,打夯应不少于4遍。
压实后的土料应在现场取样试验,干容重γd≥1.65 g/cm3,含水量控制在17~22%之间。
(2)石方开挖石方开挖采用人工硬打、人工撬挖及人工背运出碴,平均运距50m。
(3)砌石工程条块石、卵石由料场人工选材装车,载重汽车运输至施工地点,人工拌制砂浆,手推胶轮车运送,人工安砌。
施工采用坐浆法,砂浆配合比必须严格掌握,砌筑方法应按《水工建筑物砌石工程施工技术规范》操作,筑前先清基,石料应洗刷干净,同一层面应保持平衡升高,上下层或同一层前后的砌缝应相互错开,避免形成通缝,块卵石应大面朝外,大缝用小块石楔紧,确保浆满面平。
(3)混凝土工程施工前应根据工地骨料的种类、水泥品种、标号,按设计要求提前作好砼的配料、强度、防渗、抗冲等实验,作为混凝土浇筑时的配料依据。
混凝土所用的砂石料,必须质地坚硬、清洁、级配良好。
水泥出厂前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和化验单,对于不合格产品或有结块的水泥,应严禁使用。
混凝土施工分为预制、现浇两种方法进行施工,预制应根据工程布局和需要,采用分散或集中预制,人工绑扎钢筋。
现浇砼可采用0.4m3搅拌机设点拌制,机动翻斗车运输,胶轮车配合溜槽入仓,人工平仓,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密实,渠底砼人工捣实,收面。
浇筑完毕后应做好养护工作。
-45 - 钢筋混凝土所用的钢筋在使用前应分批作拉力冷弯试验、钢材焊接试验,并冷拉除锈、调直,按设计要求尺寸加工,砼中预埋件在浇筑前,必须详细检查其位臵、尺寸的正确性,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施工.本工程采用机械化施工,辅以人工施工。
渠道开挖、整形采用人工开挖,胶轮车运土;砼采用搅拌机拌制,组合钢模人工浇筑,振捣器捣实排水暗渠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尺寸规格为(内口尺寸)2.5米X2.5米,4 重庆交通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 米X2.5米,底板厚度为300,侧壁厚度为300,顶板厚度为300,排水渠检查井为钢筋混凝土检查井二个,检查井设置塑钢爬梯。
伸缩缝每30~40米设置一道(下设钢筋混凝土垫块),伸缩缝处设置不锈止水带,留有施工缝时按要求设置止水板,水渠侧壁和检查井侧壁设置预留管道,钢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S6,垫层C15,钢筋主要规格型号为Φ6.53、排水渠工艺流程土方开挖→验槽验线→土石方开挖→排水渠垫层→排水渠钢筋绑扎→排水渠模板安装→排水渠混凝土浇筑→模板拆除→检查井钢筋绑扎→检查井模板安装→检查井混凝土浇筑→检查井模板拆除→排水渠主体验收隐蔽→土方回填。
排水渠土石方开挖完毕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进行混凝土垫层浇筑和排水渠主体施工。
排水渠施工每道工序必须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4、土石方开挖4.1开挖坡度的确定根据地基勘探报告,基槽土方边坡为杂填土、重粉质粘土、粉质粘土、中风化砂岩。
基槽深度在3米以上,考虑到施工现场局部为回填土,按1:1放坡,同时对高边坡采取卸载。
基槽石方采用机械凿打,机械凿打到离设计地面200mm时,采用人工清底,保证设计底高程及基槽平整度。
4.2分层开挖基坑底标高不一,机械开挖采取先整片挖至平均标高,然后再挖个别较深部位。
开挖分二步开挖,并修筑10%~15%坡道,以便挖土及运输车辆进出。
基坑边角部位,机械开挖不到之处,应用人工配合清坡,将松土清至机械作业半径范围内,再用机械掏取运走。
在开挖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槽壁和边坡的状态。
及时做好边坡加固。
机械施工挖不到的土方,如:条基、柱基及边角处应配合人工随时进行挖掘,并用手推车把土方运到机械挖到的地方,以便及时挖走。
4.3修帮、清底在距槽底设计标高500㎜槽帮处,抄出水平线,钉上小木橛,然后用人工将暂留土层挖走。
同时由两端轴线(中心线)引桩拉通线(用小线或铅丝),检查距槽边尺寸,确定槽宽标准。
开挖基坑(槽)土方,在临时存土地点一定留足回填需用的好土,多余的土方应一次运走,避免二次运输。
土石方方开挖严禁超挖,在挖最后一层时预留20cm厚土石层人工随机械清挖,防止扰动地基底。
在距基坑底50cm以内时,测量放线人员应配合抄出距坑底30cm水平线;自坑边20cm 处每隔2-3m,在坑内钉水平标高控制桩,挂水平线,用尺或事先量好的30cm标准尺杆,随时检查基底标高,最后由两端轴线(中心线)引桩拉通线,检查距槽边尺寸,据此修整槽帮,最后清理槽底土方,修底铲平。
开挖完后在距基坑右边1500mm处开挖1000㎜×1500㎜排水沟,在基坑右侧(40米/段)搭设钢管脚手架爬梯,以供人员上下基坑使用。
4.4基槽验收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汇同勘察、设计、监理单位验槽,验槽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5、模板工程 5.1材料要求本工程模板采用1200×2400×18mm木胶板进行拼装,保证混凝土外观和质量,支撑采用Ф48钢管加木方(100*50),侧壁的穿墙螺栓选用以¢10(中间加遇水膨胀止水环)用蝴蝶卡加固,对拉螺栓@400,伸缩缝防水结构处加设不锈钢止水带。
5.2 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5.2.1 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5.2.2 对清水混凝土工程,应使用能达到设计效果的模板。
5.2.3无论是采用何种材料制作的模板,其接缝都应保证不漏浆。
木模板浇水湿润有利于接缝闭合而不致漏浆,但因浇水湿润后膨胀,木模板安装时的接缝不宜过于严密。
模板内部和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以避免夹渣等缺陷。
5.3模板的配置计划5.3模板的配置计划模板配置计划一览表分部工程具体各施工部位单位(㎡)雨水排水渠侧壁1500 顶板4005.4配置机具及人员要求拟用机具一览表设备名称型号数量(台)吊车25T 1 手电锯ф300㎜ 5 圆盘锯 2 手提电钻JIZC20 4 本模板工程的运输采用机械进行运输,人工现场拼装。
施工过程控制5.5顶板模板5.5.1 顶板模板采用定型木胶板(18厚),铺设在50X100方木上。
木方搁置在脚手架上,间距为200mm。
脚手架立杆横杆间距为1m,剪刀撑每4m设置两道,定型模板的规格尺寸要符合间距,或适当调整间距适应模板的尺寸。
5.5.2顶板模板安装时,先在侧壁模板的两侧板外侧弹水平线,水平线的标高应为水平板底标高减去平板模板厚度及方木高度,然后按水平均线钉上托木,托木上口与水平线相齐。
最后在方木上铺钉平板模板。
为方便拆除,只在模板端部或接头处钉牢,中间尽量少钉。
如用定型模板块则铺在方木上面即可。
5.6侧壁墙模板 5.6.1侧板采用50X100木胶板横拼, 而水渠的内侧板及顶模板则用长条板横拼以利于拆模后的搬运,横档用50×100方木间距为200mm立放,钢管用¢48钢管双管水平间距500mm一道,在双管间用¢10钢筋螺杆纵横间距为500,底板第一道间距300mm,套上“蝴蝶扣”夹紧。
在内侧设置斜撑和平撑,保证模板整体稳定性。
5.6.2墙模板安装时,根据边线先立一侧模板,临时用支撑撑住,用线锤校正模板的垂直,然后装牵杠,再用斜撑固定。
大块侧模组拼时,上下竖向拼缝互相错开,先立两端,后立中间部分。
5.6.3 待钢筋绑扎后,按同样方法安装另一侧模板及斜撑等。
5.6.4为了保证侧壁墙的厚度正确,在两侧模板之间可用小方木撑头(小方木长度等于墙厚),防水混凝土墙要加止水板(片)的撑头。
小方木要随着浇筑混凝土逐个取出。
为了防止浇筑混凝土的墙身鼓涨,可用直径10㎜的螺栓拉结两侧模板,间距500mm。
螺栓要纵横排列。
5.7质量控制 5.7.1对模板在使用过程中的保护必须落实到各木工班,安装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质量问题,及时汇报主管工程师;为了增加模板的周转使用率,主管施工员有责任监督木工班对模板的安装使用,项目材料员必须及时跟踪周转材的使用情况,严格周转材的管理,并向项目部经理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