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测量学考试总结

测量学考试总结

第一章一、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大小以及测定地面点或空间点相对位置的一门科学 任务:测绘、测设和科学研究(1)利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地面点的有关数据,按一定的方法将地表形态及其信息绘制成图,这项工作称做地形图测绘,简称测图;(2)利用测量仪器和工具,将在图纸上设计好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这项工作称做测设或施工放样;(3)为研究农林业资源分布、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壳的升降、地震预测预报、海岸线的变迁、北极光等科学研究提供资料和方法。

最高点:珠峰8844.43m最低点:马里亚纳海沟低于海水面11022m二、设想有一个静止的海水面,向陆地内部不断延伸并且包围整个地球从而形成一个封闭的海水面。

取其一时间段的平均海水面作为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参考标准,它所包围整个地球的形体称做大地体,其表面称做大地水准面(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铅垂线:重力的作用线称为铅垂线。

铅垂线是测量工作的基准线。

三、测量中独立平面直角坐标与数学中平面直角坐标系相比 不同点:1、 x ,y 轴互异。

2、 坐标象限不同。

3、表示直线方向的方位角 定义不同。

相同点: 数学计算公式相同。

四、6º带自首子午线开始,按6º的经差自西向东分成60个带。

3º带自1.5 º开始,按3º的经差自西向东分成120个带。

我国领土从13~23带。

我国领土从24~45带。

6度投影带:中央子午线经度为 ︒︒-=360N L3度投影带:中央子午线经度为(补考)我国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的表示(1)为了避免横坐标出现负值,故规定将坐标纵轴向西平移500km 。

即将自然值的横坐标Y 加上500000米;(2)为了根据横坐标能确定该点位于哪一个六度带内,再在新的横坐标Y 之前标以带号。

五、地面点的高程绝对高程(海拔):指某点沿铅垂线方向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用H表示。

相对高程:某点距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高差:地面上两点间的高程之差。

地形:地物和地貌统称为地形。

测量的基本问题是测定地面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 测量工作的主要目的是确定点的坐标和高程。

✧ 待定点的坐标和高程一般不是直接测定的。

测量基本工作:✧ 高差测量(h ) ✧ 角度测量(β、α)距离测量(S 、D )确定点位的三要素:✧ 高差 ✧ 角度 ✧ 距离外业工作:测定和测设。

内业工作:观测数据处理和绘图✧ 在测量布局上,应遵循“从整体到局部”的原则; ✧ 在测量精度上,应遵循“由高级到低级”的原则; ✧ 在测量程序上,应遵循“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

n L ︒=3'0第二章距离是指两点间的水平长度,即地面上两点沿铅垂线方向投影在水平面上的直线距离。

如果测量结果是两点间的倾斜距离,通常需要换算成水平距离。

当丈量的距离较长具超过一个整尺长或地形起伏较大时,需要在待测直线上标定分段点,使相邻点间的距离不超过一个尺段,并且使终点、各分段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这项工作称做直线定线。

一般量距用目估法定线,当精度要求较高时,也可用经纬仪定线。

确定地面上一条直线与标准方向的角度关系的测量工作,称为直线定向标准方向的种类测量工作采用的标准方向有真子午线、磁子午线和坐标纵轴方向 (三北方向)。

任一直线都有正、反两个方向。

直线前进方向的方位角叫做正方位角,其相反方向的方位角叫做反方位角。

由于同一直线上各点的标准方向都与X轴平行,因此同一条直线上各点的坐标方位角相等。

正、反坐标方位角相差180˚,即:α12= α21±180˚第三章表普通水准测量手簿测点后视前视高差高程备注12A 1.725+0.73820.032已知1 1.7620.987+0.51920.674 1.243-0.3273 1.428 1.001+0.447B0.98121.409S 5.589 4.212校核计算S a-S b=+1.377S h= +1.377+1.377水准路线的种类:闭合、附和、支水准路线点号距离(km )高差高程备注观测值改正数改正后高差BM 10.48+1.377+0.004+1.38120.032已知121.4130.62+1.102+0.005+1.107222.5200.34-0.348+0.003-0.345322.1750.43-1.073+0.003-1.070BM 221.1051.87+1.058+0.015+1.073∑表水准测量高差误差配赋表符合路线的校核点号距离(KM)高差高程备注观测值改正数改正后高差1 1.1-1.999-0.012-2.01130.000已知227.9890.75-1.420-0.008-1.428326.5611.20+1.825-0.013+1.812428.3730.95+1.638-0.011+1.627130.0004.0+0.044-0.044+0.000∑表水准测量高差误差配赋表闭合路线的校核第四章 第五章测量误差及分类测量误差=观测值-真值观测条件:1. 测量仪器2. 观测者3. 外界环境分类: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重点)。

偶然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作一系列观测,若误差出现的符号和数值大小均不一致,从表面上看无任何规律性,但就大量误差的整体而言具有统计规律,这种误差称为偶然误差。

例如用刻至1mm的钢尺量距,最多能估读0.1毫米。

且每次估读又不能绝对正确,也不会绝对相等,其差异纯属偶然性。

偶然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不可能通过测量的方法加以消除,但具有统计规律性,可应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加以处理。

系统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一系列观测,若误差的出现在数值大小和符号上均相同,或按一定的规律变化,或者为某一个常数,这种误差称为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具有积累性,但又有一定的规律,因而可设法加以消除或减弱。

计算改正数,采用一定的观测方法,将系统误差限制在允许范围内。

偶然误差的特性:界限性:在一定的观测条件下,偶然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的限值。

聚中性:绝对值较小的误差出现的频率大,绝对值较大的误差出现的频率小。

对称性:绝对值相等的正、负误差具有大致相等的出现频率。

抵偿性:当观测次数无限增大时,偶然误差的理论平均值趋近于零,容许误差D容 = 3m衡量精度标准:中误差、容许误差、相对误差§5-4观测值的算术平均值及其中误差观测值的算术平均值(最或是值、最可靠值)对某未知量进行了n次观测,得n个观测值 1, 2,···, n,当观测次数无限多时,观测值的算术平均值就是该量的真值;当观测次数有限时,观测值的算术平均值最接近真值。

所以,算术平均值是最或是值.第六章控制测量:在测区内选择密度小,分布合理且具有控制意义的控制点,用精密仪器和精确的方法测出其位置。

碎部测量:以控制点为测站测绘周围的地形,直至测完整个测区。

图根控制直接以测图为目的而建立的控制网,称为图根控制网,其控制点称图根点。

图根控制网也应与上述各种控制网连接,形成统一系统。

个别地区连接有困难时,也可建立独立图根控制网。

由于图根控制专为测图而做,所以图跟点的密度和精度要满足测图要求。

下表是对平坦地区图根点密度的规定。

对山区或特困地区,图根点的密度,可适当增大。

图根控制点密度测图比例尺 1:500 1:1 000 1:2 000 1:5 000图根点个数/km2 150 50 15 5每幅图图根点个数 9 ~ 10 12 15 20360 ∑β=360°00′36″426.801432111107654321yχΔYΔχ坐标坐标增量边长(m)坐标方位角°′″改正后的角度°′″观测角°′ ″点号102 48 09-9-9-9-993 57 4584 23 2778 51 15102 48 0078 51 0684 23 1893 57 3638 15 00115 27 00216 35 54312 12 3638 15 00112.0187.58137.7189.50+87.96500.00250.37+69.34+3+2+4+2-1-10-1+79.08-82.10-66.29-37.64-110.56+60.13200.00139.85200.00287.99569.33648.41566.30500.00(1)填表(3)计算改正后角度及推方位角(2)f v 及b b (7)计算各点坐标x y f f K 、、0.11x f =-0.03y f =+220.114xyf ffm=+=+0.11-0.03ΔχΔY 87.9969.33-37.6279.08-110.52-82.1160.15-66.300089计算值改正后2(5)计算(6)计算K == =∑D0.114426.801370036"40"60"480"f f n b b =+=???容===yxxi yif f v D v DD D --==邋∑D∑DΔY (4)ΔX 3、5相同,其余不同 第七章1、相当于图上0.1 mm 的实地水平距离,称为比例尺的精度。

2、使用比例尺的意义:1).按量距精度选用测图比例尺设在图上需要表示出0.5m 的地面长度,此时应选用不小于0.1/500=1/5000的测图比例尺。

2).根据比例尺确定量距精度设测图比例尺为l/5000,实地量距精度需到0.1mm×5000=0.5m,过高的精度在图上将无法表示出来。

3、地形图上用来表示房子、道路、河流、水井等固定物体的符号称为地物符号。

地物符号又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比例符号。

(反映地物的位置、形状、大小)(二)非比例符号。

(位置)(三)半比例符号。

(长度、位置)4、地图上用来表示地面高低起伏、倾斜缓急的自然形态的符号称为地貌符号。

地貌在地形图中通常用等高线表示5、等高线的种类: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1/2)、助曲线(1/4)等高线的特征:等高性、闭合性、非交性、正交性、密陡疏缓性第八章1、地形图的基本内容可分为数学要素、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要素和注记整饰要素三部分。

8.4是重点第九章1、放样是施工测量最基本的工作。

它是根据施工的需要,将图纸上设计好的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按设计要求以一定的精度测设到实地上,以便进行施工,也称为测设。

2、施工测量的主要特点:与测图工作程序相反;测图:地面到图纸测设:图纸到地面测量的基本工作:测角、量边、测高差3、计算题必考第十章3S:GPS、GIS、RS。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