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测量学知识点汇总

现代测量学知识点汇总

工程测量学一、名词解释(10×2=20分)1、工程测量学:是研究工程建设和自然资源开发在规划设计、工程施工和运营管理各阶段中进行测量工作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的科学。

【工程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空间(包括地面、地下、水下、空中)具体几何实体的测量描绘和抽象几何实体的测设实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2、赤道:赤道面与椭球面相截所得的曲线称之为赤道。

【通过椭球中心且与椭球旋转轴正交的平面与椭球表面的交线称为赤道。

】3、赤道面:通过椭球中心且与椭球旋转轴正交的平面称为赤道面。

4、水准面:处于静止状态的水面,其表面处处与铅垂线正交,这样由重力等位面形成的封闭曲面称为水准面。

5、大地水准面:用平均海水面代替海水静止时的水面,即平均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6、子午线:子午面与大地椭球面的交线称为子午线。

7、子午线收敛角:通过地面某点的真子午线北方向与其坐标北方向之间的夹角。

8、子午面:通过地球(或椭球)旋转轴的平面称为子午面。

9、大地纬度:通过地面某点法线与赤道面的交角,称为大地纬度。

10、大地经度:通过地面某点的子午面与起始子午面的夹角。

11、大地坐标:用大地经度L与大地纬度B表示地面点的坐标称为大地坐标。

12、地物:位于地面上的所有物体,统称为地物,地物分自然地物和人工地物。

13、地貌:它是地面高低起伏,凹凸不平的自然形态。

14、高程:地面点沿铅垂线方向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称为该点的高程。

15、海拔: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绝对高程。

16、绝对高程:地面点沿铅垂线方向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称为绝对高程。

17、相对高程:地面点沿铅垂线方向到任意水准面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程。

18、高差:地面上两点高程的差值,或两点铅垂线方向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之差,称为高差。

19、等高距:相邻两条基本等高线之间的高差。

20、等高线:等高线是指由地面上高程相同的相邻点所连接而成的闭合曲线。

21、首曲线:按地形图的基本等高距测绘的等高线称首曲线,又称基本等高线。

22、间曲线:为了显示首曲线表示不出的地貌特征,按1/2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称间曲线,又称为半距等高线,图上用虚线描绘。

23、计曲线:为读图时量算高程方便起见,每隔四根首曲线加粗描绘一根等高线,称为计曲线,又称加粗等高线。

24、等高线平距: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等高线平距。

25、天顶距:视线与测站点天顶方向之间的夹角称为天顶距。

26、竖直角:测站点至目标点的视线与同一竖直面内的水平线之间的夹角称为竖直角。

27、水平角:空间相交两直线之间的夹角在水平面上投影叫水平角。

【地面上一点至任意两个目标的方向线垂直投影到水平面上所成的角称为水平角。

】28、高度角:目标方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竖直夹角。

29、方位角:自基本方向线的北端起顺时针量至某直线的角度称为该直线的方位角。

30、坐标方位角:以坐标北方向作为基本方向线,顺时针方向到某一方向线的水平角度,称之为坐标方位角。

31、水准点:只用水准测量测其高程而不测量其平面坐标的测量控制点叫水准点。

32、导线:将相邻控制点用直线连接而构成的折线,称为导线。

33、闭合导线:从一个已知点出发,经过一系列导线点后又回到该已知点上,这种导线形式叫闭合导线。

34、附合导线:由一个已知点出发,经过一系列导线点最后附合到另外一个已知点上。

35、支水准路线:从一个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开始,沿一条路线进行水准测量,最后既不回到原水准点上,也没有附合到另一已知水准点上。

这样的水准路线叫支水准路线。

36、闭合水准路线:从一个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开始,沿一条路线进行水准测量,最后又连测到该水准点上。

这样的水准路线叫闭合水准路线。

37、附合水准路线:从一个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开始,沿一条路线进行水准测量,最后连测到另一个已知水准点上。

这样的水准路线叫附合水准路线。

38、系统误差:在误差的大小和符号上具有一定规律性的误差,叫系统误差。

39、偶然误差:在误差的大小和符号上没有一定规律性的误差,叫偶然误差。

40、视准轴:物镜光心与十字丝中心的连线称为视准轴。

41、视差:当望远镜瞄准目标后,眼睛在目镜处上下左右作少量的移动,发现十字丝和目标有着相对的运动,这种现象叫视差。

【视差就是当望远镜的目镜、物镜对光不够准确时,目标的影像不在十字丝平面上,以致不能看清目标或目标有偏移。

】42、物镜对光:转动物镜的调焦螺旋,改变十字丝与物镜的距离,使目标的影像能清晰地落在十字丝平面上,这一操作称为物镜对光。

43、坐标正算:由已知点坐标,已知边长和该边坐标方位角求未知点坐标,称为坐标正算。

【根据直线的起点坐标、直线的水平距离及其方位角,计算直线的终点坐标,称为坐标正算。

】44、比例尺:图上任一线段的长度d与地面上相应线段的实际水平距离D之比称为图的比例尺。

【图上某直线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段实际的水平长度之比称为图的比例尺。

】45、比例尺精度:图上0.1mm长度所代表的地面上的水平距离称之为比例尺精度。

46、直线定线:当两点的间距超过整个尺长时,需在两点的方向上添加若干个过渡点,这种工作就叫直线定线。

47、直线定向:确定一条直线与基本方向线之间的关系称为直线定向。

48、正镜:当观测者面对望远镜目镜时,竖盘在望远镜的左侧,称之为正镜或盘左。

49、倒镜:当观测者面对望远镜目镜时,竖盘在望远镜的右侧,称之为倒镜或盘右。

50、侧方交会:在一个已知点和一个未知点上设站,观测两个水平角,根据观测角和两个已知点坐标,求出未知点的坐标。

51、前方交会:在两个已知点上设站,观测两个水平角,根据观测角和两个已知点坐标,求出未知点的坐标。

52、后方交会:在未知点上设站,观测至少三个已知点,从而根据观测的水平角和已知点坐标计算出未知点的坐标。

这种交会测量叫后方交会。

【只在待定点P上设站,向至少三个已知点A、B、C进行观测,测得两个水平角,然后根据所测的水平角和三个已知点坐标计算出P点的坐标。

】53、测边交会:观测待定点至两个已知点间的距离,然后根据已知点坐标及观测边长,求出待定点的坐标的方法称为测边交会。

54、钢尺的尺长改正数:钢尺的名义长度与实际长度的差值。

55、水准尺零点差:由于使用、磨损等原因,水准标尺的底面与其分划零点不完全一致,其差值称为标尺零点差。

56、沉降观测:就是定期的对建筑物上设置的沉降观测点进行水准测量,测得其与水准基点之间的高差变化值,分析这些变化值的变化规律,从而确定建筑物的下沉量及下沉规律。

57、龙门桩:在建筑物四角和中间隔墙的两端基槽之外1~2m处,竖直钉设的木桩,称为龙门桩。

58、施工放样:又称测设,是指把图上设计的建(构)筑物位置在实地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59、建筑基线:施工场地范围不大时,可在场地上布置一条或几条基准线,作为施工场地的控制,这种基准线称为建筑基线。

60、图根点:是指直接用于测图的控制点。

61、地形图:凡是在图上按照一定的比例尺既表示地物的平面位置,又表示出地面高低起伏形态的正形投影图,都可称为地形图。

62、鞍部:鞍部就是相邻两山头之间呈马鞍形的低凹部位。

63、地性线:地貌的基本特征线(如分水线、合水线)称之为地性线。

64、合水线:山谷谷底最低点的连线称为山谷线。

65、分水线:山的凸棱由山顶延伸至山脚者叫山脊,山脊最高的棱线叫分水线。

66、示坡线:在等高线上标有指示坡度下降方向的小短线称为示坡线。

二、填空题(20×1=20分)1、我国以大地水准面为高程起算面,水准原点设在青岛观象山,目前所使用的大地坐标原点位于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我国现在采用的高程系是1956年黄海高程系或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2、我国目前主要采用 1954年北京坐标系或 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坐标系统,采用的高程系统为 1956年黄海高程系或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3、通常所说的“三北方向”是指真北方向、磁北方向和坐标北方向。

4、地球椭球的形状和大小,是由它的长半轴a 、短半轴b 和扁率α三个参数决定的。

5、地球上的某点的大地经度、大地纬度称为该点的地理坐标。

6、确定地面点的空间位置,就是确定该点的平面坐标或地理坐标,以及该点高程。

7、经度分为东经和西经,其值的范围从 0°到 180°。

8、纬度分为南纬和北纬,其值的范围从 0 到 90 。

9、地面上同一点的磁北线方向与真子午线方向之间的夹角称为磁偏角;坐标纵线方向与真子午线方向之间的夹角称为子午线收敛角。

10、当真子午线位于坐标纵线以西时,子午线收敛角为正号,当磁子午线偏于真子午线以西时,磁偏角为负号。

11、测量上采用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是以每个投影带中央子午线的投影为x轴,以赤道的投影为y轴构成的。

12、在普通的地形测量中,通常使用大地水准面和铅垂线作为测绘工作的基准面和基准线。

13、地面上某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地面上某点到任意水准面的铅垂距离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14、水准仪的使用通常分为安置、粗平、瞄准、精平、和读数几个步骤。

15、进行四等水准测量时,规范要求前后视距差为应小于 3M ,前后视距差累计应小于 10M ,黑红面读数差应小于 3mm ,黑红面所测高差之差应小于 5mm 。

16、经纬仪的主要轴线有仪器的旋转轴(竖轴)、望远镜的旋转轴(横轴)、望远镜视准轴和照准部水准管轴。

17、经纬仪安置包括对中和整平两个主要步骤。

18、经纬仪对中有垂球对中和光学对中两种方法。

19、水平角观测方法有测回法和方向观测法。

20、经纬仪竖直角有两种表示形式,它们分别是高度角和天顶距。

21、视距测量时,视距乘常数通常取值为 100 。

22、地面上某点的绝对高程是该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地面上某点的相对高程是该点到任意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23、测量地面点高程的基本方法是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

24、自基本方向线的北端起顺时针量至某直线的角度称为该直线的方位角。

25、根据直线的起点坐标、直线的水平距离及其方位角,计算直线的终点坐标,称为坐标正算;根据直线的起点和终点坐标计算直线的边长和方位角,称之为坐标反算。

26、钢卷尺按零点位置的不同,分为刻线尺和端点尺两种。

27、用钢尺沿平坦地面量得的距离需进行温度和尺长两项改正。

28、使用钢尺沿倾斜地面所量的距离需加尺长改正、温度改正和倾斜改正三项改正。

29、望远镜分为外调焦望远镜和内调焦望远镜两种。

30、望远镜的视准轴是指物镜中心和十字丝中心的连线。

31、望远镜的正确使用包括目镜对光、物镜对光和瞄准三个步骤。

32、物镜对光的目的是为了看清目标,目镜对光的目的是为了看清十字丝33、在普通的地形测量中,通常使用大地水准面和铅垂线作为测绘工作的基准面和基准线。

34、测设的基本工作包括水平距离测设、水平角测设和高程测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