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税法增值税总结.xls

税法增值税总结.xls


(一)一般销售方式下的 销售额
(二)特殊销售方式下的
第五节 一般计税方法应纳税额的
销售额
计算(全面掌握)
(三)按差额确定销售额
(四)视同销售货物和发 生应税行为的销售额确定
(五)含税销售额的换算
第六节 简易征税方法应纳税额的 应纳税额的计算 计算(客观题)
应纳税额=(不含 税)销售额×征收 率
(一)征税范围
1.一般计税方法 2.简易计税方法 3.扣缴计税方法 1.受托加工应征消费税的消费品所代收代缴的消费税; 2.同时符合三项条件代为收取的政府性基金或者行政事业性收费; 3.以委托方名义开具发票代委托方收取的款项; 4.销售货物的同时代办保险等而向购买方收取的保险费,以及向购买方收 取的代购买方缴纳的车辆购置税、车辆牌照费;
4.关于罚没物品征免增值税问题
5.对增值税纳税人收取的会员费收入不征收增值税 6.航空运输企业已售票但未提供航空运输服务取得的逾期票证收入,按照 航空运输服务征收增值税; 7.纳税人取得中央财政补贴,不属于增值税应税收入,不征收增值税 8.融资性售后回租业务中,承租方出售资产的行为不属于增值税的征税范 围,不征收增值税 9.创新药的税收政策 10.单用途卡和多用途卡的税务处理 1.视同销售货物或视同发生应税行为 2.混合销售行为 3.兼营行为 1.年应税销售额 2.“营改增” 3.认定时间规定 1.一般纳税人销售或进口货物,除适用13%低税率外,适用17%税率; 2.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17%; 3.有形动产租赁服务:17%。 1.生活必需品类 2.文化用品类 3.农业生产资料类 4.(初级)农产品 5.其他
1.销售额:差额纳税的,为抵减前的销售额 2.销项税额:差额纳税的,为抵减后的销项税额 1.总机构应当汇总计算总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应纳增值税税额,抵减分支机 构已预缴和补缴的增值税后,在总机构所在地解缴入库; 2.总机构汇总的销售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为总分支机构的合计数; 3.分支机构应预缴增值税=应征增值税销售额×预征率 4.每年的第一个纳税申报期结束后,对上一年度总分机构汇总纳税情况进 行清算 1.专用发票的联次 2.开具 3.领购 4.开具范围 5.发生退货或开票有误的处理
增值税专用发票
章 增值税法
1.销售或进口货物 2.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 3.销售应税服务 应税服务 4.销售无形资产 5.销售不动产 1.应税行为发生在境内 2.应税行为是经营活动 3.应税行为是为他人提供 4.应税行为是有偿的 1.货物期货(包括商品期货和贵金属期货) 2.供电企业的税务处理 3.销售二手车的税务处理
6.专用发票不得抵扣进项税额的规定 7.管理
(四)扣减增值税规定
(五)财政部、国家税务 总局规定的其他部分征免
税项目
(六)增值税起征点的规

(七)其他有关减免税规 定
(一)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二)办法
注意的事项
(五)“营改增”汇总纳 税管理办法
第十一节 增值税发票的使用及管 理(熟悉了解)
增值税专用发票
第十一节 增值税发票的使用及管 理(熟悉了解)
1.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产品; 2.避孕药品和用具; 3.古旧图书:向社会收购的古书和旧书; 4.直接用于科学研究、科学试验和教学的进口仪器、设备; 5.外国政府、国际组织无偿援助的进口物资和设备; 6.由残疾人的组织直接进口供残疾人专用的物品; 7.销售的自己使用过的物品。自己使用过的物品,是指其他个人自己使用 过的物品。
第七节 进口环节增值税的征 收(海关代征)
(二)纳税人
适用税率 应纳税额的计算
进口货物增值税 的管理
(一)政策类型
(二)适用增值税退 (免)税政策的范围
适用增值税退 (免)税政策的范 围
(三)增值税退(免)税 办法
第八节 出口货物、劳务和跨 境应税行为增值税的退(免)
(四)增值税出口退税率
税和征税
第八节 出口货物、劳务和跨 境应税行为增值税的退(免)
1.出口免税并退税 2.出口免税但不退税 3.出口不免税也不退税
1.出口企业出口货物 2.视同出口货物 3.出口企业对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 4.融资租赁货物 1.免抵退税办法 2.免退税办法 1.除另有规定外,出口货物的退税率为其适用税率 2.退税率的特殊规定
3.适用不同退税率的货物、劳务及跨境应税行为,应分开报关、核算并申 报退(免)税;未分开报关、核算或划分不清的,从低适用退税 1.出口委托加工修理修配货物 2.其他情形 3.出口进项税额未计算抵扣的已使用过的设备 4.免税品经营企业销售的货物 1.免抵退税的含义 2.一般贸易方式的出口退税 3.进料加工方式的出口退税 4.零税率应税行为 1.外贸企业出口委托加工修理修配货物以外的货物、应税服务 2.外贸企业出口委托加工修理修配货物
5.航空运输企业的销售额,不包括代收的机场建设费和代售其他航空运输 企业客票而代收转付的价款; 1.折扣折让方式 2.以旧换新 3.还本销售 4.以物易物 5.包装物押金 6.直销的税务处理 7.贷款服务的销售额 8.直接收费金融服务的销售额 1.一些购进项目无法抵扣进项税额,会造成纳税人税收负担增加; 2.差额计税 1.按纳税人最近时期销售同类货物或应税行为的平均价格确定 2.按其他纳税人最近时期销售同类货物或应税行为的平均价格确定 3.组成计税价格 1.发票——普通发票销售额含税; 2.行业——零售行业销售额含税; 3.业务——价外费用含税。
第二章 增值税法
5个方面
(一)一般规定
4个条件
第一节 征税范围与纳税义务人
特殊项目
(二)特殊规定
特殊行为
第二节 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 人的资格登记及管理
划分标准
(一)基本税率17%
第三节 税率与征收率
(二)13%的低税率
第四节 增值税的计税方法
(三)11%税率
(四)6%税率
(一)一般销售方式下的 销售额
(四)增值税出口退税率
税和征税
生产企业
(五)增值税退(免)税
的计税依据
外贸企业
(六)增值税免抵退税的 计算——生产企业适用
(七)增值税免退税的计 算——外贸企业
(八)融资租赁出口货物 退税的计算
(一)免税项目
第九节 税收优惠 第十节 征收管理
(二)“营改增”规定的
税收优惠政策
免征增值税项目
(三)增值税即征即退
1.销售额——不含增值税税额、含价外费用的销售额; (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2.销售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和旧货=含税销售额÷(1+3%)×2%,可以放 弃减税 1.申报进入我国海关境内的货物,均应缴纳增值税 2.了解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增值税税收政策 进口货物的收货人或办理报关手续的单位和个人 与第三节的税率相同 1.确定关税完税价格 2.缴纳关税 3.如属于消费税征税范围,计算缴纳消费税 4.缴纳增值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