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改进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几点建议

改进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几点建议

改进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几点建议高中写作在整份试卷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分量(20分)。

它体现了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但也是学生普遍感觉头疼且薄弱的环节,许
多学生甚至在考试中对写作采取放弃的态度。

一、高中生在写作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
1.中式英语
学生用英语写作时常常受汉语思维影响。

把汉语中一些词汇或表达方式直接套用到英语中去,于是就产生了我们经常说的所谓“chinglish”。

显然,这是在二语习得中出现的负迁移。

这就要求高中教师在教学教程中有意识的把这种负迁移降低到最低限度。

2.语法方面的错误
有些学生已经有了比较好的立意和表达意向,而且也拥有进行
表达所需的词汇量、语法和句法知识,然而一写作文就捉襟见肘、错误百出。

原因何在?主要是由于对英语的句子结构以动词为中心,同时对各种特定的搭配掌握不牢固。

很多学生在写作时常常缺乏表达思想的语感,运用能力较差,无法确切把握在某种情境下该用什
么词、该怎么使用,因而经常有汉英词对词生硬翻译的现象。

3.只会写短句子,不会使用复合句
学生在写英语作文时,常常因为找不到合适的词语表达自己的
思想就放弃了许多有一定内容和深度的想法,因而避重就轻,反复
使用一些简单句型,结果写出的作文语言干巴巴,不连贯,内容贫乏,表意不清。

4.词汇方面
写作测试学生英语单词的再现能力,在考试中学生单词基础不扎实的问题很容易暴露出来。

有的学生反映说很多单词很熟悉,但不知为什么写作文时就是想不起来或者用错地方或者拼写不正确。

这也反映出学生记单词过程的误区。

记单词是仅仅记住如何拼写?当然不是。

从记忆到熟练运用这一能力的转换是教师在引导学生学单词时需要注意的。

二、改进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建议
1.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制约着语言的表达习惯。

思维是写作活动的基础,写作不仅是语言活动,而且是思维活动。

不同民族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特征必然会形成不同的思维模式,思维模式的差异正是造成语言差异的重要原因。

正如语言大师吕叔湘先生在《中国人学英语》(修订本)中谈道的:“我相信,对于中国学生最有用的帮助是让他认识英语和汉语的差别……让他通过比较得到更深刻的领会。

”由于学生在写作时所进行的输出大多是由母语承担的,由于受汉语文化思维惯性的影响和干扰,容易在英语表达上产生负迁移现象。

消除负迁移的关键在于掌握英语思维方式。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结合教授内容引导学生发现、比较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培养学生洞察文化差异的自觉意识,帮助学生容忍、顺应这些新差异,使其逐步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最终达到准确、规范、恰当地用英语传递语言信息的目的。

2.注重培养学生英语语法的运用能力
任何语言都有自己特有的表达方式,英语也不例外。

我们学习英语,就是要学习其特有的表达方式。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英语就是英语,汉语就是汉语。

他是告诫中国学生要分清英语和汉语的表达方式,不要把二者混同起来。

近年来,虽然高考英语测试加大了主观题的比例,但是从测试结果来分析,写作仍然是学生最薄
弱的一环。

究其原因,英语语法知识在写作表达中的运用是大部分学生的主要问题。

传统的英语教学往往只注重理论条条框框的灌输,语言信息的输入主要靠讲解语法、教学组织围绕着应试而进行,学生为了学语法而学语法,为了考试而学语法。

习得的语法信息大部分是领会式语法,其结果是,如果做纯粹的语法题,他们大部分能做对,但是在自己的实际写作中这种语法错误经常出现。

例如: 你从哪里来?where are you come from?
我父亲经常钓鱼。

my father often go to fish.
每人必须做好自己的工作。

everybody should do good self work.
另外汉语中的一些习惯搭配,比如:“虽然……但是……”;“因为……所以……”;“既然……就……”等,在句子中不能被拆散使用。

英语在词的搭配方面有其自身特点。

英文中两者只能用一个,例如用了because(因为)就不能用so(所以);用了although(尽管)就不能用but(但是);汉语中条件句一般放在主句前边,而英语则放在主句之后等。

但是中国学生在英语写作中经常出现类似的错误。

这些在高考作文中经常出现的语法错误足以说明,学生的语法概念并不清楚,最起码是在实际运用中不清楚。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注重培养学生写作中有关语言方面的应用能力。

3.注重扩大学生的表达式词汇量
语言的最基本要素之一是词汇,要表达自己的思想必须要有足够的词汇量。

众所周知,英语词汇分领会式词汇和表达式(复用式)词汇。

领会式词汇是指认识但是在讲话和写作时不常用的词汇,表达式词汇是指人们在讲话和写作时实际运用的词汇。

由于中学生的表达式词汇量小,而且其用法掌握的不牢,因而严重地制约了写作。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挖掘教材中的表达式词汇,使其尽可能多地扩大和掌握表达式词汇。

4.注重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现代语言学理论告诉我们:英语技能的提高离不开语言输入和知识积累,而阅读正是学生获得语言输入的主要途径,离开了阅读的写作只能是无源之水。

相信“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谁也不陌生。

它展示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关系问题。

“破”有两层含义:一是要达到一定的量;二是对阅读的材料要通透。

目前的阅读教学中,大部分的学生只是满足于对所阅读材料的理解而已,其阅读的终极目标就是理解,很少有学生主动、有意识地从阅读中汲取可用于写作的营养。

其结果是阅读与写作脱节,学生不能从阅读中受益而提高写作能力。

因此,英语教师应注重引导和培养学生向着:阅读—理解—欣赏—借鉴,这样一个科学阅读
的过程发展。

例如: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表达思想的方法以及遣词造句的技巧。

另外,要有意识的训练学生养成记笔记的习惯,把遇到的好的用词、表达方式、句型等记下来,时常翻看,就可以把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写作时就能自然用上。

从而达到汲取阅读中的精华来丰富自己的写作能力的目的。

5.注重训练学生多练笔,多修改
由语言的输入到语言的输出需要实践,而且是大量的写作实践。

写作实践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模仿、复述、写摘要,也可以创造性的写些段落、文章等。

另外,必须强调修改的重要性。

许多大家都认为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

由于许多学生不肯在修改上付出劳动,也有的学生错误的认为修改是老师的事。

其实,不善于自己动手修改文章,写作能力是难以提高的。

自写自改,自己动脑动手,久而久之,便能摸到写作的门道,写出像样的英语作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