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与方法研究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与方法研究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与方法研究洋泾中学沈兰萍【摘要】本文通过对执教学生的写作现状的调查分析,依托过程-体裁教学理论,有机地把教学材料与书面表达结合起来,因文制宜地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实践尝试,摸索了一种有效又切合高中实际的提高书面表达能力的途径。

【关键词】写作问题; 教学策略英语写作在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相对较难,它能够体现英语学习者的英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他们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因此,培养学生的笔头交际能力是高中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

历年高考中的Translation 和Guided writing是直接检测学生写作技能的题型,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写作能力。

然而,在目前的英语教学中,写作训练相对薄弱,存在着“学生说到写作心烦,教师见到学生的习作头痛”的现象。

从历年高考来看,学生的书面表达失分相当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写作内容贫乏、用汉语思维方式造句、谋篇布局与衔接能力薄弱以及语法错误多等方面。

自95年始新教材的全面推广使用,从客观上加强了英语写作教学,广大英语教师也在进行空前的辛勤耕耘,而学生的写作水平却仍在低谷徘徊,这说明了什么?是近几年中学英语教学没有什么进步?还是大纲规定的“写作能力”要求过高?为此,笔者对目前高中学生英语书面表达能力的现状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和分析,并就怎样提高课堂写作教学的心得略陈管见。

一、写作调查与分析笔者对本校06届学生刚进入高三时进行了书面表达能力的测试调查,进行现状分析,以更清楚地了解学生书面表达能力以便进行有的放矢的写作教学。

(一)、写作实例调查完成NCE(Book V) Unit1 Common Home教学后,笔者让学生写了一篇题为”Give opinions on endangered animals”的文章。

答卷时间和评分标准类同高考,阅卷后对两个班的97篇习作文章进行了逐个的错误登记、归类,并进行了统计分析。

调查结果列表如下:错误类型97篇习作中错误总量平均每篇习作错误数量时态语态混淆72 0.74冠词介词错误85 0.87人称代词不一致34 0.35主谓不一致36 0.37拼写欠佳24 2.31词性误用45 0.46用词不当64 0.66句子结构不全56 0.58汉式英语54 0.55累赘32 0.33审题不清13 0.13根据表中所反映的情况,学生的错误可归纳如下:1、语法基础薄弱。

统计结果显示,介词冠词的出错率最高,谓语形式错误出错率其次。

如表中所示,平均每篇习作错误数量,时态语态错误0.74个,句法错误0.58个,主谓不一致0.35。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学生的语言基础差,这是阻碍学生写作能力发展的最主要的因素。

2、词汇拼写易出差错。

表中学生习作中共出现24处单词拼写错误,平均每篇习作错2.31个。

统计结果显示,学生英语词汇的熟练程度不够,有些很常用的单词,在书面表达中错误率很高,说明学生的词汇记忆还有待加强。

3、遣词造句能力低下。

表中平均每篇习作错误数量,词性误用为0.46,措词毛病达0.66,介词冠词0.87,中文式表达0.55,累赘0.33。

这说明学生对英语中一些固定搭配、惯用法和常用词等掌握不够,词性概念缺乏。

学生在写作时缺乏表达思维的词汇,产生用词不当或用词错误,严重存在汉英逐词翻译的现象。

这种语言表达手段的贫瘠和错误反映学生所掌握的常用词汇量太少。

学生写作能力为什么会如此低下呢?笔者以为,学生不熟悉英语的语言特点是导致学生写作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英语句法结构繁杂,谓语变化多,时态、语态、语气的语法概念和英语动词的不规则变化复杂,学生写作应用起来难以把握,加之英汉在动词意义上有差别,用英语写作时就很容易出错。

显然这是以汉语为母语,英语为第二语言学习的学生在谓语、动词学习应用中出现的负迁移。

介词、冠词方面出错多主要是学生没有足够的语感,人称和数方面等方面的出错,并不表示学生这方面的基础语法不懂,而是学生写时无暇顾及,写后又没有认真修改的缘故。

学生单词拼写错误多,说明学生从记忆单词到笔头运用需要一个过程,而对学生进行这个吸收、理解、记忆和反复运用的慢功夫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

(二)、写作习惯调查笔者还同时对两个班共97位学生做了学生英语书面表达习惯的问卷调查,结果如下:问题肯定回答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1.我有意识的把刚学的单词,短语和句型用于书面表达。

38 39.12.我经常模仿课文中的表达方法。

32 32.93.平时很注意自己在写作中的错误,并以此提醒自己不要重犯。

47 48.44.碰到不会表达的词,我一般不用文曲星查汉英对应的字词,而是换个途径表达。

65 67.05.在写作时,碰到以前写过的类似的文体或话题,我会去翻阅以前抄下的样文,进行模仿。

43 55.36.拿到书面表达题时,我总是先审题,把提纲和关键词列出来,而不是马上落笔写。

45 46.37.我对提高我的英语写作水平有明确目标。

35 36.08.我总是先打草稿,检查后再抄到本子或试卷上去。

38 39.19.写完后,我总是要检查有否语法或拼写错误。

46 47.410.我经常看教师批过的作文并订正错误。

31 31.9从表中可以看出,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书面表达写作习惯。

问题1、2、5选“是”的学生相对较少。

这说明学生虽然认识到写作的重要性,但是一些好的写作方面的方法却没有能够很好地为学生所采用。

例如问题2,只有1/3的学生回答能经常模仿课文中的表达方法。

就元认知策略的问题7、9、10,选“是”的学生相对较少,尤其是问题9、10,说明学生的写作习惯真的存在问题,对教师布置的写作任务只是应付而已。

这些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分析现状,研究学生产生不良写作习惯的主要根源可能是:1、教师对写作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受课时和教材编排因素的影响,绝大多数课时都被用于讲授语言点和语法等内容,写作练习常常在下课前被一带而过,或布置为课后作业,而且也很少有学生在课后认真地按要求完成。

久而久之,导致学生对写作的不重视,养成了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

2、写作批改不规范、反馈不及时。

一方面,由于批阅写作题费时较多,因此,即使学生写了,教师也难以每次都全批、全改,即使能全批、全改,许多时候教师对学生习作的批改也很不规范,有时只粗略地划出错误,对学生是否去订正并不太关注;有时只是打个钩,写个日期,没有给学生作文打分或等第。

有的教师在教学中遇到写作部分干脆就不作要求。

另一方面,由于许多学生写作只是完成任务,写的时候就不很用心,再加上教师批该完作文后向学生反馈间隔时间过长,学生的兴趣点早就过了,因此,学生不愿意看教师批过的作文并订正错误。

如此循环,师生都淡化了写作这个本该重视的题型。

(三)、非智力因素调查笔者在和中下程度学生个别面对面的交谈讨论中,发现学生的英语写作还受到心理因素的干扰。

不少学生认为英语写作难。

一方面,提高写作费时多,见效慢;另一方面,学生在写作中时常因缺少词汇和基本写作技能而感到困惑。

相当部分学生出现畏难情绪,产生信心不足的心态,常把它看成是死板的任务。

他们不积极主动地去配合老师搞好写作训练,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因此,这种消极态度严重影响了练习写作的动力。

综上所述,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只能从基础抓起,帮助学生掌握常用词汇的正确拼写和运用,基本的句子结构,时态语态的正确使用等。

当然,更关键的是创造机会让学生多写、多练、多领会,培养良好的英语写作习惯,在实践中解决难题,提高写作技能。

二、过程-体裁教学法 (the Process-genre Approach) 理论依据近年来,国外许多英语教育专家和学者们开始更多地致力于写作教学的研究,他们已经对过程-体裁教学法这一理论做出不少研究成果。

如下图所示,写作过程是一个可循环的过程,教师、学习者本人和文本均可以成为调动学生创作潜力的输入源。

首先,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归纳出某一体裁的篇章结构和语言特点,然后,学生结合写作过程的各种技巧(制定计划、写草稿、修改等)进行具体创作。

可以看出过程-体裁教学法已不是单纯的写作技巧的训练过程,而是将写作的各个要素调动在一起(语言知识、语境知识、写作目的和写作手段),揭示出写作过程不再是一个单纯的个人行为,它是一个个人与个人、个人与他人、人与文本、人与社会多方位的互动过程。

(Badger,R.& White,G.2000.A process genre approach to teaching writing)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采用过程—体裁教学模式,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的写作技巧,从语言形式上和写作程序上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另一方面,体是一种可辨认的,内部结构特征鲜明,高度约定俗成的交际事件,它使某类语篇具有大体相同的图式结构,而这种图式结构影响着语篇的内容和语言风格的选择.比如记叙文和议论文交际目的不同,那么它们各自的图式结构就决定了这两类体裁的语篇内容和语言的选择完全不同.教学中把过程和体裁有机地结合,教师指导学生归纳出某一体裁的语篇所具有的交际目的,篇章结构和语言特点,既掌握语篇的图式结构,又了解语篇的建构过程,学生结合写作过程的各种技巧进行具体创作,理解并撰写某一体裁的语篇,使写作成为多方位的互动过程.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以学生为本,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喜悦.三、对策实施(一)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众所周知,“让学生学会如何去学”成为了新课程的核心。

这一思想应当被融合到所有的教学活动中去。

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养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是写作能力提高的必要条件。

1.要积累短语词汇。

犹如土木砖石是建筑的材料一样,词汇是说话写作的必需材料。

笔者要求学生收集新教材每一个模块的重要短语和句型,每天抄写和背诵,长期积累来提高词汇量。

2.要背诵每个阅读课文中的主旨段落和较多短语句型的段落。

这样做,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记忆重要短语句型,积累话题写作的内容和培养语感。

3.要收集英语写作各种题型的格式和篇章结构,收集常用的开头和结尾的优美句型,并背诵佳句,甚至佳作。

4.要有自主学习的系列写作练习。

在专项训练的课堂里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它还需要大量的课外练习,学生应该把课堂里学到的技巧在课外加以运用实践。

5.要注意写作时间,集中精力,一气呵成。

另外,时刻提醒学生“Don’t write what you think, just write what you can.”(二)落实“双基”,夯实学生写作基础从调查情况可以看出,学生还远没达到准确运用语言的能力,不能准确应用词汇和语法结构,不能正确拼写常用词。

也就是说,学生书面表达能力低下的根本原因在于“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够落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