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班级经营及教室管理分享

班级经营及教室管理分享

班級經營 心得報告
報告者:吳明瑛
1
教育乃點點滴滴, 持續不斷的工作, 它需要真愛、耐心、 更需要方法
2
班級經營的意義
專家學者的詮釋
3
理論溫習~班級經營的定義01
Good將「班級經營」定義為 「處理或指導班級活動所特別 涉及到的問題,如紀律、民主 方式、補充和參考資料的使用 與保管、教室的物理特色、 一般班務處理及學生社會關係。」 (李園會,民83)。
*南投縣國姓鄉南港國小九十五學年度班級經營計畫一年甲班謝惠卿老師設計 22
班級經營理念實例-2





平等對待:以民主原則引導,尊重每個孩子的自主權與人格;人人平 等,藉由團體互動學習自愛自重及群體生活所須的約束原則。 班級常規:維持良好班級秩序可以促進學習效率,增進社會化,培養民 主精神,滿足心理需求及使教學活動能順利進行。 品學陶冶:落實道德規範,培養獨立自主能力,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及避 免養及責任感:成敷衍被動的學習態度。在民主自由的環境中,建立責 任感,學習對自己行為和份內工作負責,不但可以使孩子的相關能力得 以滋長,而且有助於其信心和勇氣的培養。更進一步的擁有自制自愛、 友善和氣及負責熱誠的處事能力。 雙向溝通:給予學童機會表達自我,多了解每個學童的個別差異,以良 性溝通方式與誠懇善意的態度輔導,增進師生關係和諧,進而達成教學 相長和健全人格的目的。 讚美獎勵:即時給予適當的獎勵和讚美,肯定孩童的優良行為和表現, 正面的鼓勵帶給孩子自信心及產生榮譽感,也能對其他同學產生見賢思 齊的效應。 家長支援:家長的支持與協助對學校、班級及教師幫助很大,班級活動 和學習活動的準備、過程及成效追蹤有家長們的配合、支援與信賴,將 俾使學童能得更佳助益。 小組活動:建立歸屬感、向心力及重視團體的榮譽,同時激發學習興趣 和動機。
16
班級經營具體措施
2.親師生的互動:成立『班親會』, 集合家長的力量增進孩子的學習。 (1)建立個人學習檔案,記錄與 了解孩子的學習狀況。 (2)不定期介紹親子教育書籍或 文章,與家長分享教育的訊息。 (3)配合節日及教學,舉辦相關 活動。 (4)定期舉辦親師生的聯誼會。
17
班級經營具體措施
3.教學環境的布置:規劃完善的學習 空間,營造舒適的成長環境。 (1)配合各科的教學內容。 (2)指導蒐集及剪貼資料。 (3)利用作品展示,鼓勵孩子互相 學習。 (4)設置語文角、科學角、遊戲 角、益智角。 (5)依教學需求調整位置。
李祖壽教授亦強調:「班級管理係安排 教學環境(包括物質的和精神的),以 使學生能有效的利用其學習時間,在教 師的指導與期望之下,從事其應有的及 可能的學習。」(李園會,民83)。 吳清山教授(民80)認為「班級經營」, 簡單而言,就是有效的處理班級中所發生 的事情,以達成教學目標。
6
理論溫習~班級經營的定義05
詹森和班尼 (L.V johnson and U.A bany) 認為「班級經營」 是「建立和維持 班級團體達成教育目標的歷程」 (引自朱文雄 民78)
7
理論溫習~班級經營的定義06
方炳林教授認為教室管理就是教室 處理,是教師或教師和學生共同適 當地處理教室中人、事、物等因 素,使教室成為最適合學習的環 境,以易於達成教學目標的活動 (李園會,民83)。
18
班級經營具體措施
4.班級圖書的經營:建立班級良好 的讀書風氣。 (1)鼓勵孩子捐書與人分享。 (2)善用學校的圖書館。 (3)每週固定時間分享讀書 心得。
19
班級經營具體措施
5.建立榮譽制度:鼓勵個人 榮譽,爭取分組榮譽,維護 班級榮譽。 (1)表現良好的學生,給與 獎勵一張。 (2)除了獎卡,並適時給予 多樣化的鼓勵。
11
班級經營 ~ 實施原則01
根據張鐸嚴等(民 91 )『班級 經營』,提出以下七大原則:
1.班級經營集科學、藝術及哲學 精神於一身 2.班級經營的用心「宜早不宜晚」 3.班級經營光憑愛心、耐心是不夠 的
12
班級經營~實施原則02
根據張鐸嚴等(民 91 )『班級經營』, 提出以下七大原則:
4.班級經營要善用時間 5.班級經營要重視看不到的力量 6.班級經營要有巧思與創意 7.要竭智殫慮不輕言放棄
20
班級經營具體措施
6.營造班級氣氛:愉悅和諧的環境, 孩子樂意到校學習。 (1)帶一張最喜歡的個人照,放在 桌墊下。 (2)送生日卡。 (3)在「心情小站」分享自己的 心情。
21
班級經營具體措施
7.家長的配合:親師共同努力增進孩子的 學習。 (1)各項作業確實督促訂正和簽名。 (2)訓練孩子自己整理書包。 (3)通知單務必親自過目。 (4)保持密切聯繫,了解孩子的狀況。 (5)適當控制孩子的金錢使用 (6)注意兒童視力保健。 (7)關心孩子的想法,與孩子共同討論。
9
理論總結~班級經營的定義08
班級經營在要項上包括﹕
1、經濟有效的處理班級事物 2、安排或改善教室學習環境 3、規畫與運用班級時間。 4、激發班級和諧合作氣氛。 5、維持班級秩序,以有利於 教學與實習。
10
理論總結~班級經營的定義09
6、改正或矯治學生不良及偏差行為。 7、有效的施教。 8、激發良好的師生或學生相互間的 良好互動。 9、學生偶發事件的有效處理。 10、適宜的常規訓練,協助學生正常 社會化。 11、配合學校教務、訓導、總務、輔導及其 教育措施,使學生獲益,並成長與開 發。(黃德祥,民84;Slavin,1991) Nhomakorabea13
教師工作從心開始
班級經營理念
14
班級經營理念實例-1
1、創造愉悅、安全的學習環境,營造 和諧的氣氛。 2、加強師生的互動關係。 3、加強親師的聯繫,維持密切的溝通 與合作。 4、主動了解孩子的需要,滿足孩子的 學習慾望。 5、發掘孩子的特殊才能,提供自我學 習的機會,發揮個人的特色。
8
理論溫習~班級經營的定義07
黃德祥教授(民84)指出班級經營是教 師或教學者於班級情境中,以有效的策 略,對學生施以適宜的處置、指示、指 導、處理、協助、監督、控制或管理, 藉此激發學生有效學習、表現良好的行 為、提高學業成就與開發學生潛能,達 成教育目標的一種教育措施。班級經營 的目的亦即在於利用較少的資源,獲得 最大的教育效果。

*南投縣國姓鄉南港國小九十五學年度班級經營計畫一年甲班謝惠卿老師設計
15
班級經營具體措施
1、常規的建立:制定共同遵守的公約, 融入團體生活。 (1)班規與獎懲規則的訂定。 (2)早上準時到校。 (3)儘量在家吃早餐,在學校不吃零食。 (4)睡前整理書包,檢查聯絡簿及文具。 (5)和諧相處,保持心情愉快。 (6)注意走廊樓梯的行走安全。 (7)遵守秩序,不爭先恐後。 (8)常說「請」、「謝謝」、「對不起」, 做一個有禮貌的小孩。 (9)誠實不說謊。 (10)上課能舉手發言。
4
理論溫習~班級經營的定義02
Emmer(1980)則將班級經營視為教師 一連串的行為和活動,主要在培養學生 班級活動的參與感與合作性,其範圍 包括了安排物理環境、建立和維持班級 秩序、督導學生進步情形、處理學生 偏差行為、培養學生工作責任感及引導 學生學習。
5
理論溫習~班級經營的定義 03.0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