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电机学院实习报告

上海电机学院实习报告

上海电机学院实习报告篇一:上海电机学院生产实习报告 (3)模具制造总第期模具热处理质量检验重庆市华骏机电制造有限公司生产技术中心重庆杨凌平摘要概述了模具热处理质量检验的内容和方法介绍了冷作模具热处理热作模具热处理模具渗氮及软氮化模具渗硼等工艺的质量检查要点重点阐述了模具热处理的硬度检查关键词模具热处理质量检验硬度测试模具材料与热处理技术模具热处理质量的检查内容和方法模具热处理质量检查内容包括模具材料检查外观检查变形检查硬度检查金相检验以及其他力学性能检验等内容模具材料检查模具材料检查属热处理生产现场检查检查材料成分与图纸标定材料牌号是否相符常采用火花鉴别辅之以点滴试验法若发现异常应进一步进行化学成份分析或作光谱分析以确定其真实成份火花鉴别模具材料时应注意磨削部位不影响模块外观光洁度精度及使用为原则点滴试验比较成熟可靠的有四种合金元素点滴试验的测试面必须打磨光并清除油污保持清洁若工作环境温度较低如寒冷的冬季则试件试剂吸水纸等均应加温或延长反应时间模具热处理后的外观检查一般热处理工件均用肉眼或低倍放大镜观察表面有无裂纹烧伤碰伤麻点腐蚀锈斑等重要工件检查裂纹可用磁力渗透超声等探伤方法对表面允许喷砂的工件可浸油后喷砂直接观察变形检查模孔槽尺寸使用千分尺卡尺内径千分表等检查以比较淬火前后的相关尺寸确定其变形量对于小型精密模具用工具显微镜或投影仪进行检查薄板类工件用塞尺在平板上检查其翘曲量长杆类芯杆类工件如冲头顶杆定位轴导柱复位杆等用顶尖或型铁支持两端使用百分表测量其振摆量细小杆件可用塞尺在平板上测量弯曲量硬度检查所有热处理工件均应根据图纸要求或工艺规定进行硬度检查一般正火退火调质零件的硬度检查用布氏试验机检查淬火工件用洛氏硬度法检查表面硬化工件硬化层硬度的测试则用维氏硬度或显微硬度法检查大型工件硬度测试则可用锤击式布氏肖氏或里氏硬度测试法检查金相检查在以下情况下进行金相抽检或检验工艺规定必须进行金相检验时当对某批或某工件的内在组织提出怀疑时当变更工艺后由试生产转入正式生产前其他力学性能检测凡设计要求热处理后必须保证其某一力学性能指标如冲击韧度断裂韧度等的工件应先选取与模块牌号相同的材料做成标准试样并与模块进行相同的热处理后送检冷作模具热处理质量检验外观检验模具表面不得有磕碰划伤烧毁及严重的氧化脱碳麻点腐蚀及锈蚀现象表面不得有各种裂纹必要时用磁力渗透等模具制造 !""#$%&$’探伤手段检查# 淬火回火后模具必须清洗干净孔槽不得有各种盐溃油腻等附着物( 火焰淬火模具表面应无烧熔氧化裂纹等缺陷!$! 变形检查) 凸凹模具零件热处理后变形量不得超过规定磨量的 ! * #! 模具热处理后允许变形范围及中心孔距允许变形范围可参考表 )表 ) 模具允许变形量!+# 硬度检查) 模具毛坯退火后硬度要求碳素工具钢 ),"- !"./0 低合金工具钢 !".-!()/0 中高合金工具钢!).-!11/0! 凸凹模零件淬火后应 )""2进行硬度检查批量大者应 ("3硬度检查’"3用锉刀检查# 冲裁类冷冲模具在离刃口 144 以内硬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不得有软点冷镦冷挤拉伸及压弯类模具主要受力工作面及 5 处硬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 碳素工具钢小凸模尾部固定部分应控制在#"-("/56 其余部分淬硬必须达到设计要求1 火焰表面淬火的大型模具工作面硬度应不低于规定值上限一般不允许有回火带及低硬度区可用里氏硬度仪对大型火焰淬火模面进行硬度分布差异测定结构及形状复杂者允许有 !"44 低硬度区但硬度值不低于 )"/56!$( 金相组织检验) 模具毛坯退火后其金相组织要求如表 !表 ! 模具毛坯退火组织要求 !# 期总第碳素工具钢退火后的珠光体组织按 70)!8,9..第一级别图 ! 评定网状碳化物按 70)!8,9.. 第二级别图 ! 评定合金工具钢退火后的珠光体组织按 70)!889..第二级别图 # 评定轴承钢退火后的珠光体组织为 !:1 级按 ;089’,第六级别图 ( 评定网状碳化物应 # 级按 ;089’, 第六级别图 ( 评定高速工具钢和 6 物不均匀度可根据锻件标准图片企业标准或上海工具厂标准评定! 淬火后马氏体等级按 =0!("’9.8 工具钢热处理金相检验标准第十第九级别图评定要求碳素工具钢 #级高碳合金工具钢 !级中合金工具钢 (级# 热作模具热处理质量检验热作模具热处理后质量检验包括硬度变形外观检查等#+) 外观检查模具表面不应有肉眼可见的裂纹尤其是工作面不应有明显磕碰伤痕#+! 变形检查模面变形是指模面的平面度用平尺观测模面平面度并用塞尺测量锤锻模及压力机模面允许变形量如表 # 表 (表 # 锤锻模模面允许变形量表 ( 压力机模具允许变形量压铸模平面允许变形量 "+)144模块长度 1"" >1"":’"" ’""变形量 44 "$1:"$’ "$’:"$, )$":)$!"模具类型小型中型大型特大型变形量 44 "$!1 "$#" "$1" "$1"钢号珠光体等级网状碳化物等级带状碳化物等级碳素工具钢 (:’ # 9低合金工具钢 !:( ! (高合金工具钢 ):# ! #工件单位名义尺寸44允许变形量 44碳素工具钢低合金工具钢高合金工具钢1" 9"$"1 ?"+"# @"+"!1"-)!" 9"+)" @"+""’A"+"!9"+"()!)-!"" 9"+)1A"+"19"+)1A"+"#9"+"’!)"-#"" 9"+"!A"+"’9"+)1A"+"(9"+",模具各种孔中心距变形率 3 @"+)" @"+"’ @"+"(模具制造 !""#$%&$’总第 !# 期 #$# 硬度检验首先将检验部位磨光或抛光一般用布氏或洛氏硬度计检查根据情况亦可用肖氏或里氏硬度检查模面硬度的检验部位应在型腔附近的平面上当采用里氏硬度检查时可测试型腔的内表面硬度( 渗氮氮化及氮碳共渗软氮化模具的质量检查($) 外观检查氮化或软氮化模具表面应为均匀一致的颜色无花斑无锈迹无碰伤($! 变形检查工件弯曲翘曲扭曲变形圆度及胀缩均应符合技术要求($# 硬度检查使用小负荷维氏硬度或显微硬度检测同炉试样的渗层硬度小模块可直接上机测试其硬度符合表*要求($( 渗层组织检查渗氮扩散层中氮化物形状以符合氮化物形状级别图五级标准中的 )+# 级为合格按 ,-))#*(./0 钢铁零件渗氮层深度和金相组织检验标准评定表 * 模具气体软氮化渗层深度及硬度渗氮层组织不应有网状氮化物和鱼骨状氮化物允许有少量脉状组织渗氮后一般不再进行磨削加工其化合物厚度一般应不大于 "$"#11($* 抗蚀性检验抗蚀渗氮用于腐蚀性较强的塑料成型模具应做抗蚀性检验抗蚀渗氮的工件应检验化合物层厚度及抗蚀性能渗层厚度测量按 2-!/(0./" 钢铁零件渗氮层金相检验标准执行对于合金结构和工具钢在试样腐蚀后可使用 )"" 倍显微镜测量其渗层深度对于渗层深度难以显示的材料可采用显微硬度梯度法确定抗蚀性能检验可将工件或试样浸入’3+)"4 质量比的硫酸铜水溶液中保持 )+!156 检验表面有无铜的沉积如无沉积则为合格也可将工件或试样浸入每升溶有 )"7 赤血盐和 )"7 氯化钠的蒸馏水中 )8!156 表面若无蓝色印迹即为合格检验后须立即用水清洗 * 渗硼模具质量检验渗硼件质量检验遵循 2-(!)*./’硼砂熔盐渗硼标准中第 * 条规定执行本文补充另一种浸蚀剂的配方及操作要点苦味酸 *7 %9:;!*7 ;!:)""7 制备好的试样保存在不锈钢封闭容器内浸蚀温度为 #*+("?- 着成浅蓝色 >?!- 着成黄色当浸蚀时间缩短时 >?- 呈棕色 >?!- 呈浅黄色若需同时显示渗硼层组织与基体显微组织时经三钾试剂浸蚀后或经苦味酸试剂浸蚀后再用 #4 质量比硝酸酒精溶液腐蚀即可显示基体组织浸蚀操作时试样在浸蚀前后的水洗及酒精冲洗工作一定要严格操作试样的腐蚀往往不是一次就能成功而需反复抛光浸蚀有时达数次方可取得满意效果’模具的硬度检验硬度检验是模具热处理最通用的检验方法这不仅因为硬度检查具有直观方便经济实用等特点更重要的是因为模具设计对热处理除了变形量要求外往往仅限于硬度指标除此之外硬度与强度还有一定的对应换算关系而强度测试却比硬度测试复杂得多例如有的标准件螺栓 ("@A )!$0 级热处理就是根据其硬度与强度的对应关系在热处理后测试其硬度而很少测试其强度’$) 硬度及测试方法概述硬度是固体材料抵抗弹塑性变形或破坏的能力它不是一个单纯的物理或力学量它是代表着弹塑性塑性形变强化率强度和韧度等一系列不同物理量组合起来的一种综合性能指标从理论上讲用不同测试方法所得的硬度之间并无简单准确的相互关系作为模具材料预处理状态表面硬度;B"$)化合物层深1扩散层深11(* 调 **" )"8!" "$#"8"$*"("@A 调’*" C8)* "$)*8"$!"@A)!D&B 二次硬化 */8’!;E@ /*" ’8)" "$"*8"$)*#/@AD&FG 调质 !’8#!;E@ 0"" )"8)* "$)"8"$!" #@A!H/B 篇二:上海电机学院多轴实训报告上海电机学院机械学院数控加工工艺设计训练学生姓名:朱唯奕学号: 0910********专业班级:BJ1005时间:指导教师:XX年月目录1 车削类零件工艺设计 ................................................ ................................................... .. 21.1零件图样及其工艺分析 ................................................ .. (2)1.1.1零件图样分析 ................................................ ................................................... . (2)1.1.2 零件图样工艺分 (2)1.2工艺方案设计 ................................................ ................................................... (3)1.2.1确定生产类型 ................................................ ................................................... . (3)1.2.2 拟定工艺路线 ................................................ ................................................... (3)1.2.3设计数控车床加工工序 ................................................ (4)1.2.4编制数控技术文档 ................................................ .. (4)1.3小结 ................................................ (5)2 铣削类零件工艺设计 ................................................ ................................................... .. 62.1零件图样及其工艺分析 ................................................ .. (6)2.1.1零件图样分析 ................................................ ................................................... . (6)2.1.2 零件图样工艺分析 ................................................ . (6)2.2工艺方案设计 ................................................ ................................................... (7)2.2.1确定生产类................................................... . (7)2.2.2 拟定工艺路线 ................................................ ................................................... (7)2.2.3设计数控铣床加工工序 ................................................ (7)2.2.4编制数控技术文档 ................................................ .. (8)2.3小结 ................................................ ................................................... . (8)3 心得体会 ................................................ ................................................... ............................. 94 参考文献 ................................................ (9)1 车削类零件工艺设计1.1零件图样及其工艺分析1.1.1零件图样分析(1)零件图完整正确,视图正确清楚,尺寸、表面粗糙度及有关技术要求齐全明确,个别尺寸公差不明确,缺少行为公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