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网掩码快速算法及可变长掩码(VLSM)如果你希望每个子网中只有5个ip地址可以给机器用,那么你就最少需要准备给每个子网7个ip地址,因为需要加上两头的不可用的网络和广播ip,所以你需要选比7多的最近的那位,也就是8,为什么比7多的是8,不是9,10或者其它的呢?这是因为只能选择2的N次方,也就是0,2,4,8,16,32,64,128这几个数,就是说选每个子网8个ip。
好,到这一步,你就可以算掩码了,这个方法就是:最后一位掩码就是256减去你每个子网所需要的ip地址的数量,那么这个例子就是256-8=248,那么算出这个,你就可以知道那些ip是不能用的了,看:0-7,8-15,16-23,24-31依此类推,写在上面的0、7、8、15、16、23、24、31(依此类推)都是不能用的,你应该用某两个数字之间的IP,那个就是一个子网可用的IP。
再拿200台机器分成4个子网来做例子吧。
200台机器,4个子网,那么就是每个子网50台机器,设定为192.168.10.0,C类的IP,大子网掩码应为255.255.255.0,对巴,但是我们要分子网,所以按照上面的,我们用32个IP一个子网内不够,应该每个子网用64个IP(其中62位可用,足够了吧),然后用我的办法:子网掩码应该是256-64=192,那么总的子网掩码应该为:255.255.255.192。
不相信?算算:0-63,64-127,128-191,192-255,这样你就可以把四个区域分别设定到四个子网的机器上了。
(256-掩码)就是分段后每段中的ip数,再计算已知IP在哪个段就可以了。
其中段里面的IP第一个IP 是网络地址,最后一个是广播地址。
比如100.100.100.100 255.255.255.240这个ip的网络号和广播地址,以及这个段中的其它地址的计算方法如下:256-240=16,说明分成了几个段以后,每段中的IP地址数量是16个,其中第一个是网络号,最后一个是广播地址100/16=6.x说明100在16x6和16x7之间16x6=96,16x7=112说明100所在的段中第一个地址是96,最后一个是111那就是100.100.100.100 255.255.255.240这个ip所在的网段的网络地址是100.100.100.96,广播地址是100.100.100.111可用的IP是100.100.100.97到100.100.100.110如果是一个无类地址172.38.3.40/25的话25是255.255.255.128256-128=128,每段128个,分别是0-127,128-25540是属于第一段,所以网络位是172.38.3.0,广播是172.38.3.127,ip范围是172.38.3.1-172.38.3.126。
172.38.3.40/25是一个ip地址,该地址的网络地址是172.38.3.0,广播地址是172.38.3.127,该IP地址所在的段包含的地址范围是172.38.3.1-172.38.3.126,它是B类的,默认是16位的掩码,这里是25位,说明变长子网掩码,它被分为两段,172.138.3.0到172.38.3.127网络号为172.168.3.0,还有一段是172.38.3.128到172.38.3.255网络号为172.168.3.128,你的IP为172.38.3.40,属于172.38.3.0/127这一段的,所以网络号为172.168.3.0155.46.16.88/27子网掩码:255.255.255.224256-224=32所以分为这些段:0~32 33~65 66~98 99~131 132~164 165~197 198~230每段的开头是网络地址每段的结尾是广播地址附:A类0-127 0 8位24位B类128-191 10 16位16位C类192-223 110 24位8位D类224-239 1110 组播地址E类240-255 1111 保留试验使用更详细的说明:划分子网为了提高IP地址的使用效率,可将一个网络划分为子网:采用借位的方式,从主机位最高位开始借位变为新的子网位,所剩余的部分则仍为主机位。
这使得IP地址的结构分为三部分:网络位、子网位和主机位。
引入子网概念后,网络位加上子网位才能全局唯一地标识一个网络。
把所有的网络位用1来标识,主机位用0来标识,就得到了子网掩码。
如下图所示的子网掩码转换为十进制之后为:255.255.255.224子网编址使得IP地址具有一定的内部层次结构,这种层次结构便于IP地址分配和管理。
它的使用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层次结构--如何既能适应各种现实的物理网络规模,又能充分地利用IP 地址空间(即:从何处分隔子网号和主机号)。
在思科网络技术学院CCNA教学和考试当中,不少同学在进行IP地址规划时总是很头疼子网和掩码的计算。
现在给大家一个小窍门,可以顺利的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看一个CCNA考试中常见的题型:一个主机的IP地址是202.112.14.137,掩码是255.255.255.224,要求计算这个主机所在网络的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
常规办法是把这个主机地址和子网掩码都换算成二进制数,两者进行逻辑与运算后即可得到网络地址。
其实大家只要仔细想想,可以得到另一个方法:255.255.255.224的掩码所容纳的IP地址有256-224=32个(包括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那么具有这种掩码的网络地址一定是32的倍数。
而网络地址是子网IP地址的开始,广播地址是结束,可使用的主机地址在这个范围内,因此略小于137而又是32的倍数的只有128,所以得出网络地址是202.112.14.128。
而广播地址就是下一个网络的网络地址减1。
而下一个32的倍数是160,因此可以得到广播地址为202.112.14.159。
CCNA考试中,还有一种题型,要你根据每个网络的主机数量进行子网地址的规划和计算子网掩码。
这也可按上述原则进行计算。
比如一个子网有10台主机,那么对于这个子网就需要10+1+1+1=13个IP地址。
(注意加的第一个1是指这个网络连接时所需的网关地址,接着的两个1分别是指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
)13小于16(16等于2的4次方),所以主机位为4位。
而256-16=240,所以该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40。
如果一个子网有14台主机,不少同学常犯的错误是:依然分配具有16个地址空间的子网,而忘记了给网关分配地址。
这样就错误了,因为14+1+1+1=17 ,大于16,所以我们只能分配具有32个地址(32等于2的5次方)空间的子网。
这时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24。
无类的内部域路由(CIDR)子网掩码CIDR值255.0.0.0 /8255.127.0.0 /9255.192.0.0 /10255.224.0.0 /11255.240.0.0 /12255.248.0.0 /13255.252.0.0 /14255.254.0.0 /15255.255.0.0 /16255.255.128.0 /17255.255.192.0 /18255.255.224.0 /19255.255.240.0 /20255.255.248.0 /21255.255.252.0 /22255.255.254.0 /23255.255.255.0 /24255.255.255.128 /25255.255.255.192 /26255.255.255.224 /27255.255.255.240 /28255.255.255.248 /29255.255.255.252 /30C类地址的子网划分在一个C类地址中,只有八位是可以用来定义主机的。
记住,子网位必须是由左到右进行定义的,这中间,不能跳过某些位。
也就是说,C类子网掩码只能是:二进制十进制速记10000000 128 /2511000000 192 /2611100000 224 /2711110000 240 /2811111000 248 /2911111100 252 /3011111110 254 /31(无效)使用可变长掩码(Variable Length Subnet Mask,VLSM)就是指一个网络可以用不同的掩码进行配置。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把一个网络划分成多个子网更加方便。
在没有VLSM的情况下,一个网络只能使用一种子网掩码,这就限制了在给定的子网数目条件下主机的数目。
例如你被分配了一个C类地址,网络号为192.168.10.0,而你现在需要将其划分为三个子网,其中一个子网有100台主机,其余的两个子网有50台主机。
我们知道一个C类地址有254个可用地址,那么你如何选择子网掩码呢?从上表中我们发现,当我们在所有子网中都使用一个子网掩码时这一问题是无法解决的。
此时VLSM就派上了用场,我们可以在100个主机的子网使用255.255.255.128这一掩码,它可以使用192.168.10.0到192.168.10.127这128个IP地址,其中可用主机号为126个。
我们再把剩下的192.168.10.128到192.168.10.255这128个IP地址分成两个子网,子网掩码为255.255.255.192。
其中一个子网的地址从192.168.10.128到192.168.10.191,另一子网的地址从192.168.10.192到192.168.10.255。
子网掩码为255.255.255.192每个子网的可用主机地址都为62个,这样就达到了要求。
可以看出合理使用子网掩码,可以使IP地址更加便于管理和控制。
某公司有两个主要部门:市场部和技术部。
技术部又分为硬件部和软件部两个部门。
该公司申请到了一个完整的C类IP地址段:210.31.233.0,子网掩码255.255.255.0。
为了便于分级管理,该公司采用了VLSM 技术,将原主网络划分称为两级子网(未考虑全0和全1子网)。
市场部分得了一级子网中的第1个子网,即210.31.233.64,子网掩码255.255.255.192,该一级子网共有62个IP地址可供分配。
技术部将所分得的一级子网中的第2个子网210.31.233.128,子网掩码255.255.255.192又进一步划分成了两个二级子网。
其中第1个二级子网210.31.233.128,子网掩码255.255.255.224划分给技术部的下属分部-硬件部,该二级子网共有30个IP地址可供分配。
技术部的下属分部-软件部分得了第2个二级子网210.31.233.160,子网掩码255.255.255.224,该二级子网共有30个IP地址可供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