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解决问题的策略-列举法 (2)

解决问题的策略-列举法 (2)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列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上册94-95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能通过不遗漏,不重复的列举找到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

2、通过列举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到列举策略,感受“一一列举”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并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能对信息进行分析,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有条理的一一列举,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表格。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课前游戏:抽扑克牌。

(1)提出:有三张扑克牌,分别是红桃2、3、4,抽一次,一次抽一张,可能出现哪些不同的情况?你能一一列举出来吗?(红桃2、红桃3、红桃4)
2、揭示课题。

小结:同学们,将可能出现的情况一一列举了出来(板书:一一列举) 其实,一一列举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今天我们就运用这种新的策略来解决问题。

(板书: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自主探究、教师导学。

(一)、理解题意,构思解法
1、谈话引入情境。

(出示草原牛羊成群图)提出:孩子们,你们喜欢草原吗?那里的风景优美,牛羊又肥又壮,还有很多的羊圈,可是牧民王叔叔在用栅栏围一块长方形的羊圈时,遇到了难题,想请大家帮忙解决一下,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理解题意。

(1)多媒体出示:王叔叔用22根1米长的栅栏围一个长方形的羊圈,有多少种围法?
(2)提出:根据题中的条件和问题,你能想到什么?(请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A:周长是22米
B:可以围成大小不一样的长方形。

C:长与宽的和是:11米,追问:怎么得来的?(师随生回答板书:22÷2=11(米) D:围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都是整米数。

3、填表列举,找到答案。

(1)当学生回答出以上四个答案后,若无其它回答,追问:看到“有多少种围法”,你还想到了什么?(用画图或列表整理可以知道有几种围法)
(2)追问无结果时,提出:你打算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用小棒摆、画图、列表整理)
提出:孩子们有这么多的好方法,下面请大家用你喜欢的方法找一找一共有多少种围法,并完成下表:
4、反馈填表情况。

多媒体展示两份题单:有序排列的和无序排列的。

提问:请大家帮他们检查一下,他们找完了吗?(找完了)
5、比较分析。

(1)比较。

提出:这两种方法,你更喜欢哪一种呢?(第一种)为什么呢?(不会遗漏、不会重复)怎样列举才不会不会遗漏、不会重复?(按一定顺序)
小结:对,在一一列举时,按一定的顺序(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才不会重复、不会遗漏。

(2)分析
A:分析围法,引出面积。

提出:观察上面的表格,你还发现了什么?(一共有5种围法)
追问:虽然有这么多种围法,但不管哪一种围法,最后都与这个长方形的什么有关呢?(面积)如果你是王叔叔,你会选择哪种围法呢?(长是5,宽是
4) 为什么呢? (面积最大)
B、计算面积,发现何时面积最大。

提出:到底是不是这个的面积最大呢?请大家分别算出以上几种长方形的面积。

(学生计算反馈完后,多媒体出示表格最后一栏)
提出:通过计算,我们知道了当长是5,宽是4时,长方形的面积最大,对比其他几个长方形的长和宽,你发现了什么?(周长相同的长方形,长和宽的长度越接近时,面积就越大;长与宽的长度相差越远,面积就越小。

)C:分析不重复
提出:老师发现,孩子们的表格后面部分都空着的,老师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找到这,你们就不再找了呢?(再找就重复了)
6、小结:通过刚才的分析,孩子们发现了很多有价值的规律,但最重要的是我们知道了按照一定的顺序来一一列举,这样既有序,又不会重复,也不会遗漏。

7、其实,列举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并不是一个新朋友,它早就悄悄地来到我们的身边了。

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微课展示)
三、巩固知识
提出:刚才大家一直带着敏锐的目光来发现解决问题的策略———列举法,一定有些累了吧,接下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放松放松吧!
1、抽扑克牌。

过渡语∶通过刚才与孩子们一起学习,老师发现我们班的孩子真能干,所以我想把刚才那个扑克牌游戏加大难度,再来考考你们。

介绍游戏方法:还是刚才那三张扑克牌(红桃2、3、4),抽一次,一次抽两张,可能出现哪些不同的情况呢?请用你喜欢的方式,一一列举出来。

全班交流、反馈: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你们的作品吧!(学生展示作品)提问:你是怎样列举的呢?(按一定的顺序)为什么呢?(这样才不会重复与遗漏)
2、练一练
提出:孩子们,你们觉得老师胖吗?我觉得我可真该控制一下饮食,做到合理膳食,下面呀,老师想请大家帮我搭配一下午餐(多媒体出示练一练第2题) 反馈交流,重点发现用符号代替的孩子,引导学生明白,在数学中,当文字较复杂时,可选用一些符号来代替。

A:学生用符号代替,请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教师小结:我们数学有一个特点就是简洁,当遇到较复杂的文字时,我们可能选用一定的符号来代替文字,这样会更简单、快捷。

B、学生无人用符号代替,教师演示
提出:老师这样表式可以吗?为什么?最后小结.
3、练一练第1题。

提出:老师家里有一个音乐钟,已经知道上午9:00,9:40,10:20和11:00发出铃声,你们猜猜下面哪些时刻它也会发出铃声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提出:你是怎样想的呢?
引导学生总结:先一一列举出会发声的时刻,再对照下面的时刻表,看是否有相同时刻,追问:在一一列举发声时刻时,列举到什么时候为止呢?为什么呢?
四、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知道了什么?
五、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