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21高职高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一、自然科学文阅读
2021高职高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一、自然科学文阅读
2.凭借文中的重要信息,准确地概括全文。 通过第一遍阅读,对原文有了初步的印象,产生了一定的感 性认识。这时要趁热打铁,及时概括一下原文用了哪些具体材 料,这些材料证明了什么观点,这个观点是怎样证明出来的。争 取在第二遍乃至第三遍的阅读中实现控制原文的目标,千万不 能急于求成,草率了事。
3.找到题干在原文中的位置,大体确定作答范围。 论述类文章阅读试题的答案一般与题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 系,有的甚至就在题干的附近,及时找到题干所在的位置,就等 于答对了该题的一半。
(1)文章中有关词语的理解。
(2)文章中有关重要句子意思的理解。
(3)筛选并整合文中的重要信息。
(4)分析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
一、词语意思的理解 对词语意思的理解,实际上也是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有
的试题旨在考查对词语内涵的理解。这是理解原文的基础,也是读 懂文章的关键。有的题目是考查词语的指代义,也是要求确切把握 词语的内涵。 二、句子意思的理解
三是阅读材料人文性、实用性会更强。自然科学类文章逐 渐带有很强的人文性,可读性很强,语文味更浓,如2016年的 《抗生素滥用是所有人的事》,可读性增强,更贴近生活。
【考纲解读】
根据2020年《广东省高职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可知, 现代文阅读材料选自课外,其中考查的内容包括以下八部分: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3)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4)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5)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6)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7)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 (8)鉴赏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4.缩小范围,仔细取舍,选出答案。 实践证明,正确的作答范围一旦确定,一般都能比较正确地 选出答案;作答范围确定不当,失分也就理所当然。确定好作答 范围之后,要找出该范围中最能体现答案的骨干词句或核心信 息,对照题干要求,仔细取舍,科学连缀,直至选出准确的答案。
【典例精析】
【例题1】 (2019年广东高职高考题)阅读下面的现代文, 完成9~11题。
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要求理解文中的重要句子,一般有结构复杂 的长句、信息容量大且词汇较专业的句子,以及对理解文章内容起 关键作用的句子。
自然科学类的文章,有时为了精确而周密地表达意思,往往在中 心语前加上限制语、修饰语,有时把几个相关联的事物放在一起,进 行比较及分析,以说清事理,或得出结论。
理解信息容量大的句子,可运用语法分析和语言知识来理解,更 为重要的是要联系文中的信息点仔细作比较,要善于把一堆意思分 解开来逐点理解。
11.下列对原文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狗如何单独通过嗅觉来感知人类情绪并作出反馈,科学
家通过实验轻松找到其机制。 B.不仅狗能通过多种感官感受到人类的情绪,人类也能感
受到狗传达的多种信息。 C.对人与狗之间双向关系的了解,能帮助人更准确地感受
到狗向人传递的信号。 D.狗对人类的“情感联系”,建立在人与狗的长期相处以
身体,右半球控制左侧身体。 B.海德堡人的牙齿化石的磨损情况,显示了60万年前史前
人类已偏好使用右手。 C.除了偏手性现象,人类中的大多数还有大脑左半球处理
大部分语言信息的偏向性。 D.从“语言人假说”可推断,人类右手偏向性的出现早于
左脑专司语言处理职能倾向的出现。
【答案】D 【试题分析】从倒数第2段可以得知:“语言人假说”认为,“右手 性偏好可能只是左半球大脑语言处理能力进化的‘副产品’”,“倾 向于右侧的偏向性则在稍后随着语言的进化而产生”,说明右手偏向 性不是“早于”左脑专司语言处理职能倾向的出现。
一般自然科学类文章的思路和结构是这样的:
第一段:大多介绍说明对象,提出主要观点;
第二段:大多按时间顺序说明实验、研究过程,以及遇到的 问题;
第三段:大多解释科学原理;
第四段:大多展望未来前景,或说明科学将给人们带来哪些 好处,或说明我们将面临哪些问题。
所以我们做此类文章的时候应该要掌握以下的技巧:
1.认真品读原文,标记重要信息(文字的或符号的)。 重要的文字信息主要指具有特殊指代含义的代词、内涵丰 富的词语、中心句、过渡句、感叹句,指示语、概括语、情态 语、主旨语等。这些词语或句子往往对于揭示中心思想、表达 作者观点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整体阅读中不失时机地标记 它们,抓住它们,就等于抓住了做题的主动权。
A.鱼类能对水中恶劣的环境作出反应,有简单的行为技能。 B.鱼类的大脑和哺乳动物的大脑在杏仁核和海马体的进
化起源上是相同的。 C.有些鱼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有些鱼类会对有毒刺激物
作出反应。 D.有些鱼类在压力环境下出现了“应激性体温过高”现
象。
【答案】 A 【试题分析】 从第2段可以得知:“那些认为鱼类没有此(情感 和意识)能力的科学家指出”,“鱼类……只有简单的行为技 能”,“根据这一观点,鱼类对恶劣环境的反应只是一种条件反射”。 说明A项说法是持反对意见的科学家的观点。
9.根据文意,下列选项不支持科学家布拉西尼的理论推测的
一项是
()
A.猿类动物在采取直立姿态时,会出现偏向一边肢体的倾
向性。
B.黑猩猩在直立时,左撇子与右撇子出现的概率是相等的。
C.研究发现,200多万年前古人制作的石器和工具没有显
示右手偏向性。
D.150万年前古老人类分支能人和直立人制作的石器证明
了早期人类惯用右手。
文中的关键语句,指的是对一段文字或全篇理解起关键作用的句 子。它常常与结构复杂的长句、词汇较专业的句子相交叉。
三、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的信息 文中的信息是通过语言来传送的,辨别语言信息,要读懂语
句本身的意思(对题目的语义和各选项的语义应先作正确领会)。 在此基础上,或许要抽象概括,或许要排除干扰信息。筛选文中 的重要信息,先要找相关信息群(与题目指令有关的语句),再思 考信息间的联系以及它们与题目的关系,然后才能提取有效信 息。 四、分析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
二是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兼顾。阅读的材料每年只考 一种样式,要么是自然科学类,要么是社会科学类。实际情况表 明,自然科学类阅读比社会科学类阅读要容易,得分率也要高一 些。两者交替命题,但这个“交替”并不是绝对的你一年我一年, 有时自然科学类会连考两年,社会科学类也会连续考。所以,每 年的复习,自然科学类与社会科学类都要有所兼顾。这样做实际 是进一步明确了考试阅读的方向:以获取信息为目的的阅读,将 通过有关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阅读考查来实现,考查抽 象思维能力,重点在理解和综合分析能力。
11.关于多数人是右撇子的原因,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 是()
A.从科学研究的角度看,多数人是右撇子的原因与大脑对 身体的控制有关。
B.普通人认为右手使用方便造成了右撇子,但实际上左撇 子也有独特的优势。
C.确定人类右手偏向性出现时间的证据,也解释了多数人 是右撇子的原因。
D.把语言进化和右手偏向性联系起来进行研究,可能会找 到多数人是右撇子的原因。
D.实验表明,狗在感知人类的情绪方面,嗅觉作用不亚于 视觉、听觉作用。
【答案】D 【试题分析】A项来自第3段,B项来自第2段对实验目的的说明,C项 来自第5段。D项对嗅觉与视觉、听觉的比较,原文并没有出现(第6段 中只是说到“嗅觉作用被严重低估”)。
10.根据文意,下列支持狗能“通过视觉向人类传递信号”这 一观点的一项是 ( )
分析与归纳要恰当,前提就是对文章的整体理解要正确无误。 要求在读懂全文的基础上对有关的内容作出正确的分析与评价, 即能够正确说明对象的特征,或者能够通俗易懂地概述研究对 象的成因、科研成果的奥秘及价值。
【知识梳理】
自然科学类文章的主要内容多为介绍新科技、新发现、新 认识,主体文字若干段落从不同角度具体介绍这个“新”:背 景、构造、原理、特点、现状、发展、评价(优点、缺陷)及其 研究应用前景的文章。
【答案】C 【试题分析】从倒数第2段可以得知:“这些证据只是告诉我们人 类偏向于使用右手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并没有告诉我们原因”。
【例题3】 (2017年广东高职高考题)阅读下面的现代 文,完成9~11题。
全文见书本204页~205页
9.下列说法中,不能支持“鱼类很有可能拥有意识情感”这 一观点的一项是 ( )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第一章 科学类作品阅读
一、自然科学文阅读
【考情分析】
年份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题目及考点
分值
《鼓楼》3道选择题,理解、筛选整合、分析 9分
《胶东半岛上的特色民居——海草房》3道选 择题,理解、筛选整合、分析
9分
《抗生素滥用是所有人的事》3道选择题,理 解、筛选整合、分析
10.关于索尼亚研究团队的斑马鱼实验,下列说法不符合文 意的一项是 ( )
A.斑马鱼实验测试鱼类在压力环境下是否因为情绪的变 化而产生体温的变化。
B.实验通过把斑马鱼困在鱼缸中央极小的渔网中来触发 斑马鱼的压力情绪。
全文见书本200页
9.关于意大利的研究人员对狗做的实验,下列理解不符合文 意的一项是 ( )
A.实验需要的“情绪气味”来自志愿者在不同情绪下的 汗液样本。
B.实验通过宠物狗感受不同情绪气味后的反应,来判断狗 能否“嗅”出人的情绪。
C.宠物狗在房间里闻到不同气味后,对主人和陌生人都作 出了不同的反应。
命题趋势: 一是考查要求不会变。《考试大纲》对现代文阅读的要求是 能够对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进行“理 解(B)、分析综合(C)、鉴赏评价(E)”,三层八项要求。其中科 技文侧重考查前四项: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3)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4)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思路。 概括起来,科学类作品的考查侧重于两点:一是理解与分辨, 二是筛选与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