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施工图审查的内涵一.施工图审查的定义是什么? (1)二.施工图审查的性质是什么? (1)三.施工图审查的实施范围有哪些? (1)四.施工图审查的内容有哪些? (1)五.施工图审查在建设管理中处于什么角色? (1)六.施工图审查在建设工作中有什么作用? (2)施工图审查的法律依据七.施工图审查最初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3)八.施工图审查最初的管理办法是什么? (3)九.施工图审查的现行管理办法是什么? (3)十.施工图审查的新旧管理办法有什么主要的不同? (3)施工图审查工作的主体十一.施工图审查工作的主体有哪些? (7)十二.施工图审查机构的性质是什么? (7)十三.一类施工图审查机构的成立条件是什么? (7)十四.二类施工图审查机构的成立条件是什么? (8)十五.施工图审查机构有无数量限制? (9)十六.施工图审查机构承接业务范围有什么规定? (9)十七.在施工图审查中施工图审查机构有什么权利义务? (9)十八.在施工图审查中建设单位有什么权利义务? (10)十九.在施工图审查中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有什么权利义务? (11)施工图审查的程序二十.**市的施工图审查有什么相关工作? (12)二十一.**市的施工图审查及其相关工作是什么程序?.................. ............................12 二十二.建设单位在委托施工图审查时应提交什么资料?..14二十三.施工图审查有什么时限要求? (14)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施工图审查的影响二十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从何时开始对施工图审查产生实质性影响? (15)二十五.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施工图审查有什么影响? (15)二十六.施工图审查改变管理方式后,施工图审查的管理模式有哪几种? (16)境外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情况简介二十七.英国和德国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17)二十八.美国建设工程的质量管理 (17)**市施工图审查工作二十九.**市的审查机构有哪些? (18)三十.**市的施工图审查有什么特点? (19)附录:1.《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十一条 (20)2.《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34号) (20)3.**市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审查自律公约 (27)4.关于进一步加强施工图设计审查管理的通知(青建办字[2005]21号) (28)5.关于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的通知(青建发[2005]175号) (35)6.**市施工图设计审查机构的资质情况和联系方式 (39)7.**市施工图设计审查行政管理部门的联系方式 (39)施工图审查的内涵一.施工图审查的定义是什么?国家实施施工图设计文件(含勘察文件,以下简称施工图)审查制度。
施工图审查,是指建设主管部门认定的施工图审查机构(以下简称审查机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施工图涉及公共利益、公众安全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内容进行的审查。
二.施工图审查的性质是什么?国家实施施工图审查制度,施工图审查是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基本建设程序之一,施工图未经审查合格的,不得使用。
按规定应当进行审查的施工图,未经审查合格的,建设主管部门不得颁发施工许可证。
三.施工图审查的实施范围有哪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必须进行施工图审查。
四.施工图审查的内容有哪些?审查机构应当对施工图审查下列内容:(一)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二)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的安全性;(三)勘察设计企业和注册执业人员以及相关人员是否按规定在施工图上加盖相应的图章和签字;(四)其他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必须审查的内容。
五.施工图审查在建设管理中处于什么角色?施工图审查是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基本建设程序之一,施工图未经审查合格的,不得使用。
按规定应当进行审查的施工图,未经审查合格的,建设主管部门不得颁发施工许可证。
可以说,施工图审查是工程勘察、设计管理的一种日常有效手段,审查制度的实施是勘察设计质量监管方式的重大突破。
六.施工图审查在建设工作中有什么作用?施工图审查可以将勘察设计文件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在工程施工之前发现并及时纠正;同时,这一监管方式相比以往的质量检查其覆盖面更广,科学性和系统性也更强;从2000年国家全面开展这项工作以来几年的实践证明,通过施工图审查有效地避免了安全隐患和质量事故的发生,成效十分显著。
根据对2003年全国审查情况的统计,共审查了110402项总计8.65亿平方米的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共发现违反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48983条次,13717个安全隐患。
审查工作的开展,也使得勘察设计单位和勘察设计人员贯彻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自觉性逐步提高,约束了建设单位一些不规范的市场行为;同时,不少地区充分发挥审查工作的作用,将审查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分类汇总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也极大地提高了当地的勘察设计技术水平。
结合施工图审查工作,**市还将勘察设计市场管理、资质管理、注册管理等行政管理工作日常化。
施工图审查及其相关工作,对维护工程勘察设计市场秩序、提高勘察设计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起到了保护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目的。
施工图审查的法律依据七.施工图审查最初的法律依据是什么?施工图审查最初的法律依据是2000年1月30日颁布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279号令)第十一条,其中规定,“建设单位应当将施工图设计文件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审查。
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制定。
施工图设计文件未经审查批准的,不得使用”。
八.施工图审查最初的管理办法是什么?施工图审查最初的管理办法是建设部在2000年2月23日下发的《关于印发<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暂行办法>的通知》(建设[2000]41号),共二十八条。
其中规定了施工图审查的定义、审查内容、条件、程序、审查机构的成立条件、审查人员的条件和审查机构的权利义务等内容。
施工图审查由此在全国全面展开。
九.施工图审查的现行管理办法是什么?施工图审查的现行管理办法是建设部在2004年8月23日颁发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34号),共二十七条。
其中明确规定了施工图审查的定义、性质、审查内容、条件、程序、审查机构的成立条件、审查人员的条件和审查机构的权利义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权利义务、罚则等内容。
十.施工图审查的新旧管理办法有什么主要的不同?新的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34号)充分考虑了政策的连续性,也兼顾了全国各地的原有做法,新旧管理办法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一)实施主体的转变审查制度的一个主要转变就是转变审查管理方式,将《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规定的由建设主管部门对施工图实施审查并对审查合格的施工图进行批准的做法,改变为由建设主管部门认定的审查机构进行审查,审查后不需要再经过建设主管部门的批准,审查机构出具的审查合格书可直接作为施工许可的依据。
(二)关于审查工作的性质和审查机构的定位施工图审查是为保证公共利益和公众安全,是对施工图是否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国家法律、法规进行的审查,是政府监管勘察设计质量的重要手段,具有强制性,建设部令第134号明确“审查机构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独立法人”。
(三)关于审查机构的认定建设部令第134号规定,施工图是由建设主管部门认定的审查机构进行审查,这里规定审查机构要经过认定而不是资质审批,认定不属于行政许可事项。
既然审查是政府监管勘察设计质量的一种强制性手段,政府就有权力对从事审查活动机构的条件进行查验,机构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同时,机构数量过多,恶性竞争会严重影响审查质量,影响政府监管的形象,因此有必要对认定的审查机构数量进行适当的控制,这不同于资质审批的概念。
其次,审查机构不再设级别,而是分为一类和二类,一类、二类审查机构承接任务的范围和原来的甲级、乙级是一样的。
再者,建设部这次彻底下放了机构认定的权限。
所有的审查机构无论一类还是二类,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主管部门认定。
(四)关于审查业务委托建设部令第134号规定,“建设单位可以自主选择审查机构”,这一委托方式的规定,可以避免垄断,促进审查机构服务质量的提高,也尊重了建设单位的权益。
审查是对建设单位的服务,但同时也体现了政府的监管特点,是政府的强制性行为。
因此,建设部令第134号要求审查机构必须坚持公正、严谨、科学的负责态度,对建设单位和审查机构的违法违规行为也都做了相应的处罚规定。
(五)关于审查责任建设部令第134号明确规定,审查责任由审查机构承担,建设主管部门只负责监督和管理的责任。
审查责任与勘察设计责任是并行不悖的,审查机构受建设单位委托从事政府规定的强制性审查活动,勘察设计企业受建设单位委托承担建设单位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审查工作是对勘察设计的监督而非勘察设计的一部分,审查机构为其审查工作的质量承担责任,勘察设计企业为其勘察设计的质量负责,勘察设计企业和个人对其勘察设计质量承担的终身责任不会因为有了审查而改变。
(六)关于审查内容新办法对审查内容进行了删减,规定了以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安全性为主要审查内容,这既保证了公共利益和公众安全审查原则的有效贯彻,又使得具体的审查易于操作。
另外,“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际上就是指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这一解释在建设部《关于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中有过明确的说明。
(七)政府管理理念的转变新办法体现了施工图审查制度由质量把关型向质量监管型转变的理念。
建设主管部门不再承担具体的审查事务,而是通过审查机构的审查对建设单位、勘察设计企业、注册执业人员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监督,建设主管部门履行对审查机构和审查人员的监督检查职责。
部令对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履行的对审查机构的监督检查内容进行了明确规定,进一步强化了对审查机构和审查人员的监管。
同时,建设主管部门也通过施工图审查工作加强对工程建设各方主体质量行为的监管,办法规定了审查机构对审查不合格的施工图,在退建设单位修改的同时,应当将审查中发现的建设单位、勘察设计企业和人员违反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问题,报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建设主管部门将根据审查机构的报告依法进行处罚。
(八)其他除了以上这些变化,根据管理的需要,新办法还规定了审查的回避制度、不良记录报送、审查人员的培训制度等新内容,也明确了具体审查中的复查、重新审查、审查合格书、审查时限、审查机构的内部管理等要求,对审查机构和审查人员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也做了具体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