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设计原理》(上)试题
一、 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
的括号内)
1.对已处于适筋与超筋界限状态(b ξξ=)的钢筋混凝土单筋矩形截面梁,下列哪种改变将使其成为超筋梁
【
】
A 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B 加大混凝土截面尺寸
C 增加纵向受拉钢筋
D 增大荷载弯矩
2.T 形截面梁抗弯强度计算中,计算公式明显不同于矩形截面的情况是 【
】
A 第一类T 形截面
B 倒T 形截面(翼缘受拉,梁肋受压)
C 第二类T 形截面
D 中性轴位于翼缘与梁肋交界处的T 形截面
3.适筋双筋梁正截面强度破坏时,可能达不到其强度的是
【
】
A 纵向受拉钢筋
B 纵向受压钢筋
C 受拉区混凝土
D 受压区混凝土
4.双筋梁一般计算公式适用条件中,'2s a x ≥是为了保证 【 】
A 纵向受压钢筋达到其设计强度
B 非超筋
C 非少筋
D 适筋
5.混凝土的徐变将影响普通钢筋混凝土梁的
【
】
A 正截面承载力
B 斜截面抗剪承载力
C 斜截面抗弯承载力
D 梁的挠度
6.极限状态法正截面抗弯强度计算所依据的应力阶段是 【 】
A 弹性阶段I
B 受拉区混凝土即将开裂阶段I a
C 带裂工作阶段II
D 破坏阶段III 7.部分预应力是指这样的情况,即预应力度λ为 【 】
A 0=λ
B 1=λ
C 10<<λ
D 1>λ
8.所谓“消压”弯矩是指 【 】
A 该弯矩所产生的应力与预应力在混凝土全截面消压(相互抵消)
B 该弯矩所产生的应力与预应力在外荷载弯矩作用下的受压区边缘消压(相互抵消)
C 该弯矩所产生的应力与预应力在外荷载弯矩作用下的受拉区边缘消压(相互抵消)
D 该弯矩所产生的应力与预应力在中性轴(中和轴)消压(相互抵消)
9.减少摩擦引起的预应力损失的措施∙
∙
有没 【
】
A 二级升温
B 两端同时张拉
C 涂润滑油
D 采用超张拉
10.后张法分批张拉预应力钢筋时,因混凝土弹性压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最大的是 【 】
A 第一批张拉的预应力钢筋
B 第二批张拉的预应力钢筋
C 倒数第一批张拉的预应力钢筋
D 倒数第二批张拉的预应力钢筋
二、判断改错题(题意正确者,打ˇ即可;题意错误者,先打×,然后将错误处改正确,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当纵向受拉钢筋弯起时,保证斜截面受弯承载力的构造措施是:钢筋伸过其正截面中的理
论断点至少05.0h 。
2.对称配筋的大偏心受压构件,在'2s a x ≥的情况下(即构件破坏时,纵向受压钢筋能屈服),纵向钢筋不影响构件抵抗纵向力的能力u N 。
4.剪跨比λ越大,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抗剪能力越强。
5.减少温差引起的预应力损失的措施是采用超张拉。
三、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为什么旋筋柱中因采用螺旋箍筋提高的承载能力不能过大?
2. 如何防止发生超筋破坏?
3. 影响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承载力的因素有哪些?
4.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为什么通常采用曲线配筋?
5. 减少摩擦引起的预应力损失的措施有哪些?
1. 已知某承受均布荷载的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简支梁,混凝土截面尺寸为b ×h=200mm ×400mm ,mm a s 40=,安全等级为二级,环境类别为一类,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箍筋采用HPB235级,双肢ф8@200。
承受荷载剪力设计值V=150kN 。
要求:验算该梁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
【已知:2
2/6.9,/1.1mm N f mm N f c t ==,0.1=c β,2
/210mm N f yv =,
2
16.1003.502mm nA A sv sv =⨯==,
,m in 0.24
t sv yv
f f ρ=,
max 0
0.25c c V f bh β=】
2. 已知某承受均布荷载的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简支梁,净跨度为m l n 56.3=,均布荷载设计值(包括自重)q=100kN/m,混凝土截面尺寸为b ×h=200mm ×500mm ,mm a s 35=,安全等级为二级,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箍筋采用HRB335级(双肢ф8箍筋)。
要求:设计箍筋间距。
【已知:22/9.11,/27.1mm N f mm N f c t ==,0.1=c β,2
/300mm N f yv =
2
16.1003.502mm nA A sv sv =⨯==,
,m in 0.24
t sv yv
f f ρ=,
max 0
0.25c c V f bh 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