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插管
会厌挡,看不见: 会厌挡,看不见:
• • • • • • • 原因: 原因: 1)喉镜没到会厌谷的根部。 )喉镜没到会厌谷的根部。 2)会厌肥大或喉头过高 ) 处理: 处理: 1)继续把镜片向里推进。 )继续把镜片向里推进。 2)可让助手帮忙压一下喉结即可。 )可让助手帮忙压一下喉结即可。 3)只看到杓间切迹可把导管前端上弯,放 )只看到杓间切迹可把导管前端上弯, 到切迹上方慢慢进入。 到切迹上方慢慢进入。
AM
AL
AP
准备
一:患者评估
• • • • • 头颈的活动度 165º~90° ° 甲颏距下颏距离) 3~4cm 张口度 4~5cm 咽喉 气管
二:基本器械用具准备
• 包括
• 面罩、 面罩、 • 喉镜、 喉镜、 • 喷雾器、 喷雾器、 插管钳、 插管钳、 口咽通气管、 口咽通气管、 气管内导管 口塞、 口塞、 管芯、 管芯、 鼻咽通气管
声门
• 在平静呼吸时,声门裂的膜间部呈前窄后 在平静呼吸时, 宽的三角形 • 深呼吸时,杓状软骨外转,声门裂开大呈 深呼吸时,杓状软骨外转, 菱形
上呼吸道三轴线
• 1. 自口腔或鼻腔至气管之间存在三条解剖轴线,彼此相交 自口腔或鼻腔至气管之间存在三条解剖轴线, 成角( 成角(图35-3)。 )。 • (1)口轴线 自口腔(或鼻腔 至咽后壁的连线。 或鼻腔)至咽后壁的连线 )口轴线(AM):自口腔 或鼻腔 至咽后壁的连线。
检查导管气囊,并润滑导管 检查管芯与导管的 检查导管气囊,并润滑导管.检查管芯与导管的 匹配性。 匹配性。 低压容量套囊达到既不漏气,又不影响气管黏 低压容量套囊达到既不漏气, 膜血流
方法
• 1.仰卧,头垫高10cm,右手推前额使头部在寰 仰卧, 枕关节处极度后伸。 枕关节处极度后伸。 • 2.右手拇、示、中指拨开上、下唇启开口腔。 右手拇、 右手拇 中指拨开上、下唇启开口腔。 • 3.左手持喉镜沿右口角置入口腔,左推舌体,使 左手持喉镜沿右口角置入口腔,左推舌体, 左手持喉镜沿右口角置入口腔 喉镜移至正中位。可看见悬雍垂。 喉镜移至正中位。可看见悬雍垂。 • 4.喉镜片沿舌背弧度抵达舌根与会厌交界处,上 喉镜片沿舌背弧度抵达舌根与会厌交界处, 喉镜片沿舌背弧度抵达舌根与会厌交界处 提喉镜,撬起会厌,显露声门。 提喉镜,撬起会厌,显露声门。
④套囊充气恰好封闭导管与气管 壁间隙为度, 壁间隙为度,勿盲目注射大量空气 而造成气管壁缺血坏死。 而造成气管壁缺血坏死。
⑤放置好体位后应试行气管内吸引,并 放置好体位后应试行气管内吸引, 检查导管是否通畅。 检查导管是否通畅。 ⑥留置时间一般不宜超过72h,72h后病 留置时间一般不宜超过72h,72h后病 72h 情不见改善,可考虑气管切开术。 情不见改善,可考虑气管切开术。 放气1 ⑦导管留置期间每 2-3 h 放气1次。
气管插管分类
• 经鼻气管插管(nasotracheal intubation,NTI) 经鼻气管插管( , )
• 经口气管插管(orotacheal intubition,OTI) 经口气管插管( , )
• 快速气管插管(rapid sequence intubition,RSI) 快速气管插管( , ) 给予肌肉松弛剂和镇静麻醉药物,以便迅速施行 给予肌肉松弛剂和镇静麻醉药物,以便迅速施行OTI。 。
AM
AL
AP
会
厌
• 会厌 • 舌会厌皱襞
•声门 声门
杓间切迹
切记: 切记:
• 勿用上切牙为杠杆支点,将镜柄向 勿用上切牙为杠杆支点, 上切牙为杠杆支点 后压。 后压。 • 应沿镜柄纵轴上提喉镜。 应沿镜柄纵轴上提喉镜。 纵轴上提喉镜
5.右手以握笔式手势持气管导管,插过 右手以握笔式手势持气管导管, 声门, 声门,进入气管
做到
•勿慌、轻柔; 勿慌、轻柔; 勿慌 •迅速、看清。 迅速、 迅速 看清。
谢
谢
并发症
• 损 伤:牙齿松动或脱落、粘膜出血等。 牙齿松动或脱落、粘膜出血等。 • 神经反射:呛咳、喉痉挛、支气管痉挛、 神经反射:呛咳、喉痉挛、支气管痉挛、 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甚至心搏骤停。 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甚至心搏骤停。 • 颅内压增高 •炎 症:插管后引起喉炎、喉水肿、声带 插管后引起喉炎、喉水肿、 麻痹、呼吸道炎症等。 麻痹、呼吸道炎症等。 • 误入食管
禁忌证
(1)喉头水肿; 喉头水肿; (2)气道急性炎症(包括开放性肺结核); 气道急性炎症(包括开放性肺结核); (3)喉头粘膜下血肿; 喉头粘膜下血肿; (4)颈椎骨折; 颈椎骨折; 出血性素质或出血性紫癜疾病; (5) 出血性素质或出血性紫癜疾病; (6)胸主动脉瘤。 胸主动脉瘤。
气道的应用解剖生理
力的方向
• 6.放牙垫,退喉镜。 放牙垫,退喉镜。 • 7. 确定位置后 , 妥善固定导管与牙垫 。 确定位置后, 妥善固定导管与牙垫。 • 8.注套囊空气(3-5m1). 注套囊空气(3 (3-
注意事项
①操作轻柔。 操作轻柔。 ②选择导管的大小以能容易通过声门裂 为好,太粗或暴力插入时易致喉、 为好,太粗或暴力插入时易致喉、气 管损伤,太细则不利于呼吸交换。 管损伤,太细则不利于呼吸交换。 ③导管尖端通过声门后再深入5~6cm, 导管尖端通过声门后再深入5 6cm, 使套囊全部越过声门, 使套囊全部越过声门,但不要误入一 侧支气管或食道。(双肺听诊鉴别) 侧支气管或食道。(双肺听诊鉴别) 。(双肺听诊鉴别
• (2)咽轴线 从咽后壁至喉头的连线。 )咽轴线(AP):从咽后壁至喉头的连线。 • (3)喉轴线(AL):从喉头至气管上段的连线。 )喉轴线 从喉头至气管上段的连线。
• AM与AP互成直角,AP与AL呈锐角。为气管内插管达到 与 互成直角 互成直角, 与 呈锐角 呈锐角。 显露声门的目的,必须先使这三条轴线重叠成一条线, 显露声门的目的,必须先使这三条轴线重叠成一条线,一 般在采取头后仰位, 般在采取头后仰位,并借助喉镜的力量可做到三条轴线重 叠的要求。头后仰位时,可使经咽、经喉二轴线重叠, 叠的要求。头后仰位时,可使经咽、经喉二轴线重叠,有 利于经鼻腔插管;如果将病人的头部尽量后仰, 利于经鼻腔插管;如果将病人的头部尽量后仰,可使三轴 线完全重叠,便于经口腔插管 线完全重叠,
步骤
• • • • • • • 1)物品准备 ) 2)患者评估 ) ①有无必要气管插管 ②导管选择 ③插管难易 张口度、甲颏距离、 张口度、甲颏距离、颈部活动度 3)插管 )
拔管标准
• 最小的 最小的FiO2(<40%)氧合丰富 ( ) • 自主呼吸,潮气量正常(3~5ml/kg)加适当的 自主呼吸,潮气量正常( ) PSV可以抵抗呼吸阻力 可以抵抗呼吸阻力 • 正常呼吸频率(<20次/分) 正常呼吸频率( 次分 • 自主咳嗽反射 • 完整吞咽反射 • 适当的意识水平(如睁眼、注视、执行简单指令) 适当的意识水平(如睁眼、注视、执行简单指令)
吸引设备。 吸引设备。
• 必备简易呼吸器或呼吸机 必备简易呼吸器或呼吸机。 简易呼吸器或呼吸机
喉镜
成人一般选3~4号镜片 号镜片 成人一般选
小儿一般选用1~2号 号 小儿一般选用
气管导管
• 对气管导管的长度和口径的选择,应根据插管途 对气管导管的长度和口径的选择, 病人的年龄、 径、病人的年龄、性别和身材等因素进行 • 成年 • ①男子可较同年龄的女子大 号;②发音低沉者可 男子可较同年龄的女子大1号 较发音尖细者大1号 较发音尖细者大 号;③经鼻导管口径需比经口导 管小1~2号,成人一般用 管小 号 成人一般用ID7.5~8.5; ; • 对小儿 岁以上 可利用公式推算出参考值: 对小儿(1岁以上 可利用公式推算出参考值: 岁以上)可利用公式推算出参考值 • 导管内径 =年龄 岁)/4+4.5 导管内径ID=年龄(岁 + • 导管长度 导管长度(cm)=年龄 岁)/2+12 =年龄(岁 +
适应证
(1)呼吸衰竭或骤停(低氧血症或高碳酸血 呼吸衰竭或骤停( 症)。 (2)颅内压增高(GCS≤8)。 颅内压增高(GCS≤8)。 (3)躁动的患者(需用大剂量镇静剂、麻醉剂 躁动的患者(需用大剂量镇静剂、 或肌肉松弛剂,便于进行抢救操作)。 或肌肉松弛剂,便于进行抢救操作)。 (4)需要全身麻醉下手术患者
急救气管插管
麻醉科: 麻醉科:王晓磊
气管插管的概念
将合适的导管插入气管内的操作。它是建立人工 将合适的导管插入气管内的操作。 通气道的可靠途径 其作用 • 保持上呼吸道通畅,保证了氧供充分 保持上呼吸道通畅, • 防止呕吐物或返流物误吸 • 不造成胃涨,减少胃返流 不造成胃涨, • 可直接吸引气管分泌物 • 便于雾化药物的使用(气管内给药) 便于雾化药物的使用(气管内给药)
•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也称气道)和肺两部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也称气道) 分组成。 分组成。呼吸道又可分为上呼吸道与下呼 吸道。 吸道。 • 口、鼻、咽、喉部称为“上呼吸道”; 喉部称为“上呼吸道” • 气管、支气管及其肺内分支支气管称为 气管、 “下呼吸道”。 下呼吸道” • 其中口鼻咽部也是呼吸系统与消化系统的 共同通道。 共同通道。
软腭
会厌 声门 声带 气管 食管
舌会厌皱襞 会厌 会厌结节 声襞 前庭襞 杓状会厌襞 楔状结节 小角结节 杓间切迹
声门裂
咽腔
• 舌根后部正中有一矢状位粘膜皱襞连至会 称为“舌会厌正中襞” 厌,称为“舌会厌正中襞”,该襞的两侧 凹陷处称“会厌谷” 该谷是使用弯型喉 凹陷处称“会厌谷”。该谷是使用弯型喉 镜片显露声门时的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