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加工行业成本核算探讨

机械加工行业成本核算探讨

机械加工行业成本核算探讨
一、机械加工成本特点
1、产品成本可比性差。

由于机械加工多按定单组织生产,产品由价值几千万元的到几千元的小加工件,产品间工艺要求不同,导致产品间可比性差。

2、成本构成复杂。

使用的加工材料种类多,规模不大的机械加工厂主要材料也要有几十种,各种零配件有上千种;产品工序多、生产周期长,也是造成成本复杂的另外一个原因。

3、成本总额波动幅度大,结构变化快。

成本总额波动幅度大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与行业生产经营特点有关,材料在开工初期集中投入;二是各月产量不均衡,根据客户合同情况组织生产;三是产品之间的因材料及加工工艺要求不同也导致了成本构成不同。

这导致:一是成本可比性差,二是资金收支不均衡。

4、生产流程长,成本滞后,效益反映慢。

由于产品工期长,从合同签订到产品产成、结算,一般要经过2到10个月时间,有些大型项目甚至要一年以上。

这不仅导致存货资金占用居高不下,也使产品的成本效益反映滞后。

所以,成本的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尤显重要。

5、成本结构特点。

该小型机械加工企业,主要材料成本占56%;固定成本占25%;其他成本占19%。

从成本构成分析可以看出:
①提高单项成本核算的准确性的重点在于:一是提高原料成本核算准确度,二是提高固定成本分配依据的准确性;三是提高动力及其他成本与产品的直接对应程度;②成本控制的重点在于:一是原料成本控制;二是提高运营效率。

二、成本核算方法简述
1、成本核算对象:不同材质的毛坯、以项目编号组织生产的机械制品。

2、成本核算方法:采用品种法和订单法相结合的成本核算方法。

其中,毛坯采用品种法,分不同种类核算吨产品成本,机械制品采用订单法核算每件(批)产品成本。

3、成本核算流程:根据用户所需求的产品品种、规格和数量,以项目编号分批组织生产,计算产品生产成本。

4、间接成本在各产品间的分配方法:毛坯的间接成本是按照产品重量分摊;加工成本是按照工时在产品成本间分摊。

三、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1、原料成本归集不准确,集中体现在废钢铁及钢材等主要原材料上。

为方便核算,废钢铁及钢材库不留库存,即领用多少全部计入成本,以领代耗,但事实上因生产组织上的需要,存在原料库存,这部分库存在领用时并没有确定产品项目,往往随意计入几个大的产品成本中,造成成本核算不准确。

解决方案:调整废钢铁库存管理,以实际消耗为计数基础,明确原料消耗。

2、毛坯在核算上采用品种法,影响了核算准确性。

毛坯属半成品,产品成本中大部分原料成本及动力成本首先在毛坯成本中归集,毛坯成本核算的准确程度对产品成本准确性影响很大。

原核算模式下:毛坯单位成本=铸造车间发生所有的成本/(∑各种材质毛坯产量*系数),成本中包括原材料、辅材料、标准件、动力消耗及制造费用。

这种核算方法比较粗,主要体现在:大件产品与小件产品的吨产品成本是一样的;标准件一般都是专用的,按产品吨位分摊到各产品显然是不合理的;动力费用也与其他费用一并按吨位分摊,也是不准确的;按品种法考核毛坯件出入库存在差异,该部分成本会失去预算控制。

解决方案:完善原始记录,分别统计产品产出量、原材料用量、标准件使用情况、炉报、浇铸台帐等资料,将这些基础资料用于产品单项成本核算,其他用电、人工、折旧等费用按吨成本的形式在各产品间分摊,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产品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3、产品成本核算中大量采用了按系数分摊的方法。

如:毛坯成本中不同材质有不同系数,加工成本中不同机器有不同系数,费用按系数在不同产品中分摊。

固定费用按一定系数在产品成本分摊是成本核算中常用的分配间接成本的方法,并且按系数分摊的方法能区别不同材质和机器设备计入费用是比较合理的,但原分摊系数在使用上存在两点问题:一是系数长期没有更新,部分系数已偏离实际过大;二是分摊范围过大,毛坯
成本中动力费用、外购配件、外委件按系数分摊影响了成本的准确性。

解决方案:①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对成本核算中的分配系数进行调整。

今后,在一定期间要对分配系数的合理性进行校验,如有不符合生产实际的情况,及时调整。

②对电炉用电由原来的按系数在产品成本中分摊改为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核算,其他用电属于间接成本,仍然采用系数分配的方法。

外购配件、外委件直接计入毛坯成本。

4、在产品由车间直接上报,缺少监督检查机制。

原在产品的核算是会计根据月底各车间上报的在产品明细表编制记帐凭证,将在产品从生产成本科目转入在产品科目,次月初做相反方向科目冲回。

因为产品生产周期长,在产品金额比较大,在产品成本的确认对产品成本和当期利润有较大影响。

但在确认程序上,在产品明细表是由车间编制直接报财务,没有专业科室的确认,缺少监督检查机制,容易出现误差。

解决方案:发挥专业部门的专业优势,由专业部门把关,在产品明细表经生产部门审核确认后交财务,编制记帐凭证。

5、成本滞后。

在成本核算中存在产品已经结算完成,但相关的费用还没有入帐的问题。

这些滞后费用入帐时,发现对应的产品已经结算完成,只好计入其他产品的成本,造成产品成本不准确,易出现问题的是:产品安装费用、外委加工件及标准件等。

解决方案:加强外委产品组件、标准件及安装费用结算的及时性,并且在产品结算时核对产品的成本项目,发现未入帐成本及时入帐,把好结算的最后一关。

6、基层管理人员对成本管理的认识不足。

基层管理人员侧重于生产的组织,对成本管理意识不强。

解决方案:每月组织召开经济活动分析会,从不同角度对生产经营情况进行分析,加强管理人员对成本费用控制的重视,达到生产活动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目的。

在目前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影响下,行业竞争更加激烈。

客观的讲,小型的机械加工厂对产品价格可控能力很低,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效益的下滑,企业唯有采取更有效的降本增效措施,降低成本,细化管理,严格控制各项费用支出,取得成本竞争优势,才是立足于市场的关键所在。

【文章摘要】
机械加工行业普遍存在产品比较多,工艺流程长,成本构成复杂的特点,在此仅以某小型机械加工企业核算方式为基础加以研究。

【关键词】
机械加工;成本核算
于丽娜中国铝业山东分公司255052
【参考文献】
1、马跃,原龙飞,刘晓冰;基于MES/MRPⅡ生产成本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3年11期2、孙树栋,邓为民,谢规良;基于成本控制的车间生产管理系统[J];中国机械工程;2001年03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