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特色专业申报陈述

特色专业申报陈述


专业创建期间,采取商学院领导,专业主任负责制,进行具体创建和运作。
• (二)严格管理 根据国家有关文件要求,制定工作室职责、例会制度、问责制度、详细工作规划、年
度工作计划,制定和不断完善工作室有关管理规定,严格资金使用管理,做到有章可
循。 • (三)资金支持
经研究,将投入200万元作为特色专业建设完善资金。
(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餐饮服务行业, 培养具备相关职业领域文化素养, 掌握了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必备 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专业相关 领域工作的岗位能力和专业技能, 能胜任中式、西式菜肴制作、中 式西式面点制作、营养配餐岗位 的工作,具有终身发展能力的高 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三、专业建设内容
• 2. 引入第三方评价,培育社会评价中介
机构、培养高水平的评价队伍 • 3. 建立教学过程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
合的考核制度
• 4.实行教考分离 • 5.完善毕业生跟踪及“五率”考核机制
四、改革举措
(一)深化校企合作,建成并运行混合所有制的二级学院,推行现代学徒制
• 基于“整合资源,多元合作,深度融合,共 同发展”的办学理念,积极深入开展与政府、 行业、企业、学校的多元合作,形成“校企 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 的办学机制。一是通过整合企业和学校资源, 探索适合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发展机制,建 成并运行混合所有制的二级学院。二是积极 推行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
张彬:高级烹调技师 中国烹饪大师
杨清:高级面点技师 兼课教师:烹饪技能大师工作室成员 全国中餐技能创新能手
3.专业建设基础扎实 ⑵实训基地建设设施齐备
• 校内建有烹调工艺与营养实训中心1个、烹饪基 本功实训室1个、已在建中国烹饪大师工作室、 东坡菜研发中心1个,其中烹饪实训中心内设有
中式烹调工艺、西餐工艺、面点工艺、冷拼与
2. 开展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实现“教学做”一体
建立设备先进、功能完善、职业氛围 浓厚的校内和校外两种实训基地,在 “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工学结合、能 力培养”的原则下,不断探索教学方法 改革。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 通过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实训项目 (实践教学任务)与校内外企业生产实 训相对接,将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有机 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将所学的各种知 识和能力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全面提高 人才培养的教学质量。
食品雕刻工艺、等实训室10个;校外有眉州酒 店管理有限公司、纽宾凯酒店集团(武汉)有
限公司、北京正院大宅门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浙江万豪大酒店等10个稳固的校外实训基地, 基本能够满足学生教学实训和顶岗实习。
3.专业建设基础扎实 (3)教学改革开展深入
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3.专业建设基础扎实 (3)教学改革开展深入
二、专业建设理念与人才培养目标
(一)专业建设理念
• 面向武汉城市圈及长江经济带,积极参与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 模式,完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以 学生为中心,以职业岗位群需求为依据,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贯彻工匠精神的 培养,积极培养既符合餐饮业急需的又有 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了一定的成绩,但和沿海同类院校相比,还有一定的
的差距,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一、实习实训 条件不够完善,在数量上无法满足实训要求。二、 专业团队建设还需加强,教学团队不够强大,校 内专任教师在数量上不足,专业结构不够科学, 师资影响力不大;三、生产性实训基地机制建设 滞后,运转不够畅通;四、教学资源建设无法满 足教学需要。
烹调工艺与营养
特色专业申报陈述
CONTENTS
01
02
背景与基础
建设理念
目 录
03 04
05
建设内容 改革举措
实施保障
一、背景与基础
1.餐饮业正向品牌化、现代化、产业化、国际化方向迈进 2.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饮食文化“走出去” 进入了系统化、立体化、战略化发展的阶段
建 设 背 景
产业背景
机制,使整个课程体系的安排合乎社会发展,特别是满足长江经济 带建设发展对餐饮类人才的需求。方案的调整主要依据餐饮行业发 展趋势和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的调查研究,加强与餐饮企业的合作与 联系,邀企业行业专家共同研究课程计划,制定与社会发展需要相
结合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本着厚基础、宽口径、突出实践能力
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精神,在强化基础理论课程的基础上,加大培养 学生实践能力的课程在整个专业教学计划中的比例。

谢谢聆听,请专家批评指正!
一、背景与基础
2.办学规模逐渐扩大,专业发展势头良好
• 经过九年建设,专业在办学规模、师资 力量、技能竞赛、校企合作等方面取得了
一定的成绩,社会声誉较高,基础良好。
到 2017 年,学校本专业在校生人数将达 到200余人。该专业办学规模的逐渐扩大
,将有利于技能传承和受惠面积的扩大。
3.专业建设基础扎实 ⑴专业团队建设加强
(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探索混合所有制的二级学院办学模式 创新社会资本投资职业教育 的回报机制,以资本为纽带 建立全方位的校企合作机制。 本专业先后与眉州东坡酒楼、 毛家饭店共建符合公办院校 机制建设运转的二级学院, 整合学校、企业资源用于教 学。
2.பைடு நூலகம்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政策背景
相关利好餐饮业政策出台:《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 的若干意见》、《商务部关于加快发展大众餐饮的指导 意见》、《服务贸易发展“十三五”规划》
区域背景
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 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东坡美食之乡、魅力中国城以及大 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系列政策机遇将助力黄冈发展。
(三)加强实践教育体系建设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
学结合的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以“服务
于区域经济”为实训教学改革建设的主要目 标,以培养创新型、应用型、高素质技能型 人才为宗旨,以“技术+技能型”的培养规格 为准则,加快实践教学的改革。以职业道德、 职业精神和专业技能培养为核心,建立较完 整、较先进、较稳定的实践教育体系。
(二)改革教学模式,实现一体化教学
• 积极探索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实训教学的新 模式,选取烹饪教学中的一个或几个模块进 行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尝试,科学合理
的定位课程目标。积极组织人员编写一体化
教学内容,真正做到既满足理论教学又满足 实践教学的需要。加快一体化教学场所的建 设,保证一体化教学的正常实施。一体化教 学模式改革是该专业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学院将不断探索,持续改进,不断提高技能
人才培养质量。
(三)加强队伍建设,形成专业梯队
• 1. 改善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整
体素质 • 2. 加大中青年专业带头和学术 骨干的培养推荐力度 • 3.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四)多方调研,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调整机制
• 形成每年一次微调、每三年一次大调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修改
一、背景与基础
1.专业设置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于2008年开设,是我院在 大别山地区和鄂东片区,根据地方高职院校为 地方经济与产业服务的基本原则开设的特色专 业。黄冈东坡文化底蕴深厚,本专业将东坡美 食文化融于教学中,充分挖掘东坡美食文化系 列产品,让国内外的消费者在吃到可口的东坡 菜的同时,品位东坡美食文化的魅力。
以校企合作、工学结 合为切入点,创新人 才培养的体制,充分 利用企业的人才、设 备和情景资源,让企 业及企业一线技术人 员深度参与人才培养 方、教材开发和课程 建设。
(二)构建职业素养系统培养体系,改革教育教学模式
1. 依据职业素养,构建课程体系
通过人才需求调研和工作任务分 析,明确餐饮企业的工作任务和职 业能力要求,以工作任务为主线确 定课程设置,以餐饮酒店厨房工作 过程和工作情景组织课程教学,让 理论与实践相融合,推动课堂教学 方式改革。依据目前和相当长时期 内餐饮企业岗位分工,按照这些岗 位对专业技能的基本要求设计专业 实践课程体系。
• (五)加快教学资源的开发,建立教
学资料库
• (六)加强学术交流,提高科研水平 • (七)建立教学诊断与改进制度
五、项目实施保障
• (一)组织保障
烹调工艺与营养特色专业建设在申报期间,学校将成立以商学院院长为总负责、主 管副院长为具体协调、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教师具体负责创建申报工作小组。在特色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教师评价制度 • 1.突出对教师实践教学水平和质量
的评价
• 2.注重高职教师对专业建设和课程 建设的评价 • 3.推行“校、企、生”三方联合考 核评价制度
• 4.深入推进教师“七个一”工程
(五)改进人才培养质量评价
• 1. 充分认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殊性,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工作体系
推进学生中心有效教学改革,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3.专业建设基础扎实 (3)教学改革开展深入
开展杰出学徒培养,探索人才分类分层培养模式
3.专业建设基础扎实 (3)教学改革开展深入
成立烹饪技能大师工作室,非物质物文化得到传承与保护
(三)专业建设目前存在的不足
• 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虽然取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