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生态学期末论文高校景观结构分析
班级:地理科学11级
姓名:10110106汤静
指导老师:李玉凤
时间: 2013.6
高校景观结构分析
高校景观结构分析
---基于仙林大学城南师大和南邮景观结构对比分析 一、 引言
景观结构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景观结构包括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多样性及其空间关系。
景观结构特征不仅反映了自然界中元素和物质的分布与迁移、物种的分布与迁徙、径流与侵蚀,还反映了诸如交通、人口、文化传播等的人文过程。
本文应用ArcGIS 技术对南京市仙林大学城南京师范大学和南京邮电大学建设用地进行景观结构对比分析。
根据其功能不同对校园中的斑块进行了分类,使用基本空间单元----斑块的各度量指标定性和定量地分析两所高校在校园景观建设用地方面的异同点。
二、 区域概况
(一)
区域1: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是一所发展中的百年老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百所高校之一,江苏省属重点高校,也是最先整体搬迁至大学城的高校。
学校仙林校区位于南京市东郊,占地面积2105亩,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
与312国道、沪宁高速公路、宁杭高速公路、长江二桥连接的绕城公路以及规划中的二环路形成“井”字形路网,与城区及周边地区交通联系便捷。
极具现代感的建筑群、优美宜人的外部环境、高度智能化的图书馆和设施先进的体育场馆,为培育新时代的教师队伍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成为新校区建设的典范,并被列为国家“211工程”建设一期项目的标志性成果。
(二) 区域2
南京邮电大学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原信息产业部共建的省属重点高校。
南邮仙林校区位于南京亚东新城区文苑路9号,占地2026亩,总建筑面积为56.76万平方米。
学校设有16个学院、13个研究院(所、中心)以及研究生部、体育部等教学科研机构,风景优美,环境宜人,在校学生达二万余名,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2000余名。
学校一贯注重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成绩斐然,并且积极推进对外交流与合作。
南京邮电大学有“华夏IT 英才的摇篮”之誉。
三、数据来源及处理
根据稻歌软件截取南京师范大学和南京邮电大学的卫星地图,利用ArcGIS处理图形和数据。
把两所学校所有建筑用地根据功能分类,计算其面积、周长、圆度及多样性指数等要素对两所学校的景观结构特征进行比较分析。
在处理数据过程中(数值只取到小数点后2位),其中少许误差忽略不计。
表1 南京师范大学建设用地
表2南京邮电大学建设用地
四、结果分析
南京师范大学建设用地占地总面积405351.03平方米,而南邮占地面积244805.39平方米,差不多相当于南师大的面积一半。
通过数据作图,根据功能的不同把两所学校建设用地景观分为若干个不同的斑块。
斑块是指与周围环境在外貌或性质上不同,并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单元,由于成因不同斑块的大小形状及外部特征各异。
在校园中,这些斑块大多数是人工制造的。
南京师范大学建设用地景观类型有10种,共有斑块54个;南京邮电大学建设用地景观类型有7种,斑块有64个。
由此可以大致判断出南师大景观多样性指数比南邮大。
两所学校最多的斑块均是居住景观,其次是公共建设景观。
斑块最少的是医疗卫生景观。
南师大总面积最大的是住宿区景观,占地面积139782.89平方米,占总建设用地的34.5﹪;南邮总面积最大的是宿舍景观,占地面积104606.56平方米,占总建设用地的42.7﹪。
在两所学校景观斑块分类中“其他”是包括大学生活动中心、竹苑等其他休闲场所。
由表1和表2对比可以看出,南邮对学生休闲娱乐方面比较重视,其用地所占比例比南师大高出6﹪。
但在体育运动场所方面,南师大比南邮用地所占比例高2﹪。
在圆度分析中,对比两表中两所学校图书馆圆度相差最大。
这说明两所学校图书馆形状差异较大,南邮图书馆比南师大图书馆趋向于圆形,更适于草本植物、灌丛草地的生长,植被条件较好。
景观斑块中行政办公用地和其他用地圆度相差最小,说明形状差异不大。
在紧密度分析中,发现在南师大校园建设用地景观中医疗用地紧密度最高,在南邮校园中是图书馆最高。
两所学校所侧重建筑集中区域不同,南师大侧重于校医院以确保学生安全,而南邮侧重于浓郁的学习氛围。
由数据分析可得两所学校破碎化指数南邮比南师大高0.11.南师大建筑相对集中,而南邮比较分散。
最后,计算两所学校各自的多样性指数。
由表可得出南师大多样性指数比南邮大。
说明南师大景观种类较多且面积较大。
小结:
1.两所学校居住景观所占面积最大,各斑块集中,整体性强,奠定了校园的生活环境基础,
提高了校园的生活质量。
2.在学校里,居住用地、公共建设用地两大景观类型,整体上布局合理,各个指数相差不
大,有利于教学、生活的正常的进行,尤其是生活景观分布集中,便于进行正常的生活活动。
唯一不足的是娱乐设施的缺少,使得身心不能得到很好地放松。
南邮在娱乐用地比南师大略微合理。
3.景观类型多样化,作为构成高校校园特有的生态景观,使得校园景观结构趋于稳定。
这
点两所学校基本达标,相差不大。
五、讨论
本文针对南京师范大学和南京邮电大学两所学校进行的景观结构对比分析,在数据处理和文献阅读方面存在一些不足。
首先,在手绘地图的过程中,对于边界和内部的细节处理不是十分地细致,导致而后数据计算中出现少许偏差。
另外,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对于小数点数值只精确到2位,造成不可避免的误差。
再者,在文献阅读方面稍有欠缺,阅读相关书籍和文献较少,对于做过此类研究的课题了解太少,可能导致分析不全面。
六、参考文献:
「1」李团胜,肖笃宁-沈阳市城市景观结构分析-[J]-地理科学-2002.12.22(6)
「2」郭金菊,高晓霞-浅谈校园环境景观形态设计[J]-河北工业科技2002.19(5)
「3」张同文,楚新正-高校校园景观结构分析及校园规划的初步研究[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9.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