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

——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及趋势调研报告之一(观念篇)王莹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技术系黄献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黄俊鹏北京启迪德润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声明:本文已投稿,暂不提供转载版权声明]摘要:本文首先阐明了绿色建筑的内涵,而后结合专家调研的结论分析了影响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以及各个群体对绿色建筑认知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我国绿色建筑在观念层面上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关键字:绿色建筑现状与趋势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评估全生命周期Abstract: This paper expound s the connotation of green building first, then in conbination with the result of experts survey, analyzes the advantaged and disadvantaged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green building developement in China, the commonality & varying to green building’s concept of different groups. Finnaly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rends of China green building movement.Keywords: green building, current situation and trends,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green building assessment, life cycle包括绿色建筑运动在内的,全球可持续发展运动首先代表着的是一种观念的革新,如何理解绿色建筑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将不仅影响人们对于这一命题的态度,更直接关系到在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将建立什么制度、应用并发展怎样的技术,并最终影响整个运动的发展进程。

调查并了解当前业内专家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正是试图通过专家的视角,从更高的层面,对当前中国社会对绿色建筑概念的认知程度进行分析和总结,从而为建立对绿色建筑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的判断奠定基础。

1 绿色建筑的内涵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稿)的定义,“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国际上对于“绿色建筑”(以及其它相似概念)的定义经历了一个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从早期更侧重于建筑的环保性与节能性,到逐步认识舒适与健康的价值,并最终发展成为一个包含自然、社会、文化、经济等诸多考量的综合概念。

通过我们在绿色建筑领域的工程实践,以及本次调研过程中不同领域的专家对绿色建筑的不同看法,我们认为在考察绿色建筑的内涵时,还需要兼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发展绿色建筑必须立足于现代人的生活水平、审美要求和道德、伦理价值观;(2)发展绿色建筑必须立足于现有的资源状况和现代的技术体系,用现代的技术来解决现代人面临的问题,满足现代生活产生的需求;(3) 发展绿色建筑必须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出发,综合的考虑绿色建筑的价值,即充分考虑建筑在使用过程中运行费用的降低,甚至对人体健康、社会可持续发展影响,做出全面、客观评估。

图1 中国在世界绿色建筑发展进程中的定位在本次访谈调研中,中国的专家们对这一概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归纳起来这些不同的认识大致可以分为目标说和过程说两类。

持“目标说”观点的专家,将“绿色建筑”看作是一个完美的理想目标,现在也许不能达到,但是我们实践努力的方向。

“目标说”为我们总结了“绿色建筑”的基本原则:保护建筑物的环境、建筑物能够有效地使用水、能源、材料和其它资源、重视室内空气质量、尊重地方文化传统、追求建筑造价与使用运行管理费用经济的整体合理,既不能单纯强调低建造成本,使建筑付出高昂的使用代价,也不应为一个过高的目标付出不切实际的初投资。

“过程说”以一种发展的眼光动态地定义绿色建筑。

对某个具体的建筑个体而言,“绿色建筑”是一个伴随在建筑全生命周期每个阶段的持续概念,对于特定区域的绿色建筑而言,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绿色建筑又受到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自然资源等条件的约束,而呈现出不同的要求和面貌。

对于绿色建筑的不同理解来自着眼点的不同,如果说,“目标说”是从一个静态的视角为我们描绘了绿色建筑的不同方面的话,“过程说”则从动态的方面为我们指出了绿色建筑实现的途径和方法。

对“绿色建筑”的这两种认识,实际共同为我们勾勒出一副关于“绿色建筑”的完整蓝图:“绿色建筑”是一个目标,但它并不遥远,在实践的不同阶段中,这个目标可以被分解为有针对性的分目标,不同的经济水平、文化传统、资源条件下的实践都有各自不同的、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现实目标,绿色建筑理想的最终实现,有赖于每一个切实可行的分目标的梯次完成,因此绿色建筑应该是一个处在不断发展过程中的目标。

当然从调研结果也可以看出,即使是对于绿色建筑比较关注的各领域受访专家,对于绿色建筑的认识也还存在许多不全面的地方,这体现在以下两点:①人们对于绿色建筑的节能性关注度最高,对于节地的关注度最低,而在某些专家看来,节地恰恰是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有别于国外类似标准的一个重要特征,毕竟人多地少,是当前中国面临的一个基本矛盾。

因此,《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最终出台将对统一人们的认识大有裨益。

②许多专家仍然将人的需求定义为舒适和健康,而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已经将其定义为“健康、适用和高效”,凸显了“适度”的概念,从而为“舒适”加以界定,使这一概念更加贴近中国的普遍要求,我们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说,提倡适度舒适是我们关于绿色建筑概念认识的一大进步。

在地区差异巨大的中国,如何解决存在于绿色建筑概念中的长远与短期、理想与现实间的矛盾,辩证地认识目标与实践的关系,对于协调、统一人们的思想,推动绿色建筑走上稳步发展的轨道至关重要。

2 影响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的主要因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绿色建筑首先也是一种商品,它从生产到消费背后需要多个群体共同支撑,这些群体同时构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作为这一产业链条的不同环节,政府、地产开发机构、研究机构、设计机构、建设机构、产品供应商、行业协会、消费者、金融机构乃至媒体,都在绿色建筑的发展历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成为绿色建筑发展的不同推动力量和影响因素。

2.1 有利因素推动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的有利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1)政府推动力度不断加大绿色建筑运动是可持续发展运动的一部分,是市场经济进行生态重构的重要内容,因此政府在绿色建筑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是它在整个可持续发展运动中所起作用的一个缩影。

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绿色建筑的推动,政府可以在税收、激励补贴、建立交易配额、资助基础性绿色建筑科技研究等方面,规范、引导、推动绿色建筑市场的成熟与完善。

目前政府在推动力度上的加大主要表现在节能环保宣传力度空前、中央指导性政策与配套措施相继出台、地方政府有了发展绿色建筑的动力等方面。

2)社会推动力量正在形成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各种绿色环保民间组织相继成立,标志着大众环保意识从觉醒走向实践推动,随着这些组织的社会影响与日俱增,他们的行动正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在推动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这两年颇具影响的“26度空调行动”就很好地体现了NGO们的特殊作用。

在绿色建筑领域,以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为代表的行业协会(如各地相继建立的建筑材料行业协会、建筑节能协会、绿色建筑促进会等)在绿色住宅评估、绿色建材使用、绿色建筑设备推广等领域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3)绿色建筑技术发展具备必要的基础以2004年建成的上海生态建筑示范楼和2005年建成的清华超低能耗示范楼为代表,中国在搭建高端绿色建筑技术研究平台方面,已经步入国际先进行列。

包括双层玻璃幕墙、真空玻璃、太阳采光系统、溶液除湿空调系统等在内的一系列绿色建筑技术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而且像这样大集成度的、以真实建筑为尺度的实验性建筑本身,即使在国外的先进国家中也非常少见,为我们进行相关的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4)消费者的绿色建筑消费意识逐步增强随着中央对环保节能宣传力度的加大,结合近年来有关能源紧张的切身感受,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目光转向绿色建筑产品,节能、健康、环保正成为市场的普遍呼声,这可以从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上获取的一组有关绿色节能新地产,在销售业绩方面的数据得到印证[1]:以科技地产为主题的当代Moma系列建筑产品,尽管房价高却卖得不错,退房现象也很少。

我们在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上看到,2004年11月28日,当代万国城POP Moma以2小时50分快速结束了10号楼全部认购,12月6日开盘销售当天390套房签约358套,成交均价为13942元/平方米,只有1套退房,退房率仅为0.26%。

业内人士认为,这与其高科技地产的卖点、恒温恒湿的理念分不开。

2005年夏,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对万科深圳某楼盘进行了有关绿色消费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住区的居民:对泛绿色产品(指的是节能电器、节水器具、可再生产品等)的关注度正逐步提高,绿色消费的观念初步形成,相当数量的受访者将生态价值上升为购房决策的主要影响因素,1%-10%的价格涨幅可以被普遍接受。

各方的数据显示,中国普通人群对于绿色建筑的态度,正处在从认识向接受并进而主动要求的快速转变阶段。

2.2 不利因素总体而言,中国绿色建筑基础研究起步较晚,加之中国建筑量大质低、区域差异大、制度体系不完善、人们的绿色环保观念欠缺、建设正处于加速期等多方面特殊的国情,使得我们在发展绿色建筑的过程中将遇到比发达国家更多的困难。

本课题的一个重要任务是通过听取不同领域专家的意见和进行网络调查,初步理清这些困难和障碍的所在,为提出有针对性的绿色建筑发展策略提供依据。

1)观念问题是首要障碍首先影响绿色建筑发展的问题一般分为观念问题和技术问题两大类,几乎所有的专家都认为观念问题是当前中国发展绿色建筑面临的主要障碍。

政府: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开发商关注的都是短期效益,对于绿色建筑这样的关注长期效益的项目,政府必须通过政策引导,让这些群体的关注点能够发生某种转变。

从这点看,绿色建筑在当前的中国(处于起步阶段),首先是一个观念的问题,政府首先要转变观念,其次它要通过教育、政策引导和激励带动整个市场去接受这个观念,形成有利于绿色建筑发展的良性市场环境和机制。

技术的发展和跟进、技术问题的解决在这个良性的环境和机制形成后,很多时候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