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文化
教学设计
第六节
明朝的文化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课内容,让学生 更好地了解明朝文化政策,文学成 就,科学成就以及建筑方面的成就。
一、明朝的文化政策
八股取士 1、背景:皇权跟相权矛盾日益尖锐 2、目的:强化君权,选拔听命于他 的官吏。 3、内容:只限于在四书五经中命题, 问题只限于八股文(破题、承题、起讲、 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
(二)《农政全书》 作者:徐光启 内容:综合介绍了 我国传统农学成就,建 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农 学体系。同时也介绍了 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和 工具。
(三)《天工开物》 作者:宋应星 内容:总结了明代农 业,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国 外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 艺 百科全书”。同时收录了西 洋 红夷火炮铸造法。
Thank you!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明朝北京城平面图》,想 一想,北京城分哪几部分?
答:分宫城、皇城、京城三部分。 北京城最里面的是宫城,又称紫禁城,是皇宫所在地。 宫城外面是皇城。有太液池、万岁山,有祭祀祖先的太庙和 显示皇权的太社稷。这种左庙有土的形式是中国都城建筑的 传统形式之一,皇城外面是京城,周围20公里,有9座城 门,中央官署分别于皇城南面两侧。京城里店铺林立,商店 繁荣。后来,京城南面又加筑了外层,这里有最繁荣的街 市,可分为工业区和商业区。整个北京城被高大雄伟的城墙 所环绕,街道宽广笔直。这也是古代都城建筑布局的传统形 式。其次,北京城以一条中轴线贯穿南北,两边的街道和重 要建筑,左右对称。这种相对称的建筑样式也是我国传统建 筑的风格。北京城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杰作,也是世界建筑之 林的瑰宝。
(四)《徐霞客游记》 作者:徐霞客 内容:地理学巨著, 书中对石灰岩溶蚀地貌 的观察和记述,早于欧 洲约两个世纪。同时还 记录了一些新的地理发 现。
思考题: 明代三大科学家创作科学著作的经历给 我们什么启示 ?
[答]求真务实、探索创新;实现理 想,不懈努力。
四、建筑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并观 察《明朝北京城平面图》和《明长 城示意图》,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一)明北京城是什么时期兴建 的?它的建筑特点突出表现在哪些 方面? [答]明成祖时营建的;特点 有二,第一,布局严整,第二,突 出了皇权至上的原则。
4、特点:每股必须有两股排比对偶 的语句,要求一反一正、一虚一实、 一浅一深,亦有联属者,共合八股。 5、影响: (1)禁锢了知识份子的思想和才华, 扼杀了人才的培养。 (2)阻碍了文化的发展。 思考题:八股取士对中国的文化发展造 成了哪些后果, 内容:叙述了东汉末年和三 国时期的政治、军事斗争,出 色地塑造了许多不同性格的典 型人物。 价值: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 历史小说。
八达岭长城
(三)联系现实,我们应怎样看待和保护长 城呢? 长城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象征,外 国人赞誉长城为世界奇迹之一,联合国将长 城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作为新 世纪的青年学子,我们应该把合理利用与保 护结合起来,既要开发长城的旅游、人文资 源创造经济精神效益,又要切实地保护长城 不受侵害。
(三)《西游记》 作者:吴承恩 内容:以民间流传的 唐僧取经故事为题材创 作而成。通过孙悟空形 象的塑造,反映了人民 蔑视封建统治和敢于斗 争的精神。 价值:具有浓郁浪漫 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 说。
(二)《水浒传》 作者:施耐庵 内容:描写北宋末年宋 江领导的农民起义,塑造 了许多被逼上梁山的英雄 好汉形象,歌颂了农民的 斗争精神。 价值:我国第一部以农 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二)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明朝为什么修建长
城?明长城比秦长城有什么变化?
[答]为了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骚扰, 加强北方的防御,明政府一方面修建了长 城;另一方面迁都北京。明长城在东部的重 要地段,多用石条或巨砖砌成,十分坚固, 如八达岭、山海关就是明长城的代表作;而 秦长城相对简陋些,防御重点也在西部。
想一想: 四大名著是哪四部,说出他们的作者及 成书时间?四大名著共同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什么? 答:都侧面反映了封建统治的腐朽和黑 暗,以及人民对社会的不满。
三、科学成就
(一)《本草纲目》 作者:李时珍 总结性药物著作,记载 药物一千八百多种,方剂一 万多个,全面地总结了16世 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被誉 为“东方医药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