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电流和电路新知识补充第一节电流和电路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什么是电流、电路和电路图.2.知道什么是电源和用电器.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电路中形成电流的条件,从而得出电路的基本组成.教学难点:组织、指导学生在连接电路过程中,认真观察和分析,并能得出正确结论.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像今天这样阴暗的天气,每个人都会很自然地打开墙上的开关,这时,电灯就亮了.还有,英语老师上课时,只要把录音机的插头插到墙上的插座时,大家就会听到流利的英语朗诵.电就在我们身边,对于电,同学们想知道些什么呢?一、出示教学目标:(略)二、自学前的指导:(明确自学内容,方法,要求。
)三、学生带着以上问题自学课本内容:1、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学中的疑惑问题;2、抽查自学效果。
四、点拨、矫正[探究]电流和电路[师]看到你们桌子上的小灯泡,小电动机、音乐门铃了吗?动脑筋,想办法让小灯泡亮,小电动机转动,音乐门铃发声.[学生动手实验,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和评价.][师]我已看到小灯泡亮、小电动机转,也听到你们的门铃在唱歌,你们的实验成功了,说说对于哪些问题,你们已明白了.灯泡、小电动机、音乐门铃等是需要用电的仪器,可以统一叫做用电器.[板书][师]对,用电器是需要给它提供电能的.谁给提供呢?[师]正确.电池是提供电能的装置,同学们用的电池叫干电池.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提供电能的装置呢?[师]对.能够提供电能的装置,我们把它们叫电源.如我手里拿的是咱们实验室的学生电源,它可以代替电池使用.[师]是这样.那这个简单的电路组成是什么呢?谁能总结一下?电路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板书]新知识补充[师]电路中电源提供电能,用电器消耗电能.什么时候有电流呢?生活中打开水笼头会得到水流,电流呢?[板书]就像大家做的实验.当闭合开关时,灯泡亮,电动机转动,音乐门铃响;断开开关时,就没有电流,用电器不工作.[师]刚才大家做实验时用的是实物,我们要把电路画下来,该怎么办?总不能把物体原样画出来,即麻烦又不清楚.[师]如用符号来代表电路中的各个实物,就叫电路图.看来,大家“类比”的方法掌握的很好.接下来,同学们就看一下课本上几种常用元件及对应的符号,用最短的时间记住它们,比比谁最快!(学生记,教师给予指导,如何用形象记忆法、理角记忆法等).[想想议议]下面大家看课本图5.1—4是某人连接的电路,用刚学过的知识判断一下小电动机能转吗?[探究]导体和绝缘体[内容]…….生活中,有的物体善于导电,有的物体导电能力很差.如何判断它们呢?很有创意.实际上就是这样试验出来的.大家现在可以就地取材:铅笔、橡皮、铅笔芯、小刀、三角板、硬币、钢笔帽…等.把这些物体接入电路,给你五分钟的时间,大家注意要合作完成![学生实验,教师给予指导、帮助]绝缘体中的带电粒子相互约束,不能自由移动,如橡胶、玻玻、陶瓷、塑料、油等都是好的绝缘体.好的导体和绝缘体都是重要的电工材料.电线芯线用金属来做,因为金属是导体,容易导电;电线芯线外面包上一层橡胶或塑料,因为它们是绝缘体,能够防止漏电.电流的方向[师]同学们注意观察投影片的慢镜头,你说出电流是怎么流的?它是什么方向?电流沿着“电池正极→用电器→负极”的方向流动.[教师板书].五、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1.电路是由电源、导线、开关、用电器组成的.2.有电源,并且电路闭合时才有电流.3.会连接简单电路.4.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用电器是消耗电能的装置.5.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6.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是“电源正极→用电器→负极”.当堂训练新知识补充六、作业温馨提示P94[动手动脑学物理]1、2、3写在作业本上.七、教后记载:第二节串联和并联教学目标:1.知道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2.会读、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3.知道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的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教学难点:组织、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认真观察、分析、归纳出正确结果..教学过程: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黑板上挂两串小灯泡,一串同时亮;另一串小灯泡交替亮][师]请同学们观察、对比一下这两串小灯泡电路,提出不明白的问题.一、出示教学目标:(略)二、自学前的指导:(明确自学内容,方法,要求。
)三、学生带着以上问题自学课本内容:1、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学中的疑惑问题;2、抽查自学效果。
四、点拨、矫正[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师]请同学们分成两人一组,先考虑一下:现有一个电源和两个灯泡,要使两个灯泡同时发光,有几种接法?(学生画电路图,老师给予指导)新知识补充大家看到了,请你告诉大家你设计的电路图.两个小灯泡前后串接,也就是“首尾”相连接,我们称为串联电路.“首首、尾尾”相接,我们叫并联,因为两个灯泡“并列地”连接在一起.那我们的设计正确吗?两种方案都能让两个小灯泡同时发光吗?可以实验一下.(学生连接电路,教师给予帮助、指导)同学们完成实验了,哪组同学愿意把你们的实验演示给大家?(两个组的同学分别上台把串联、并联两种电路演示一遍)通过实验能得出什么结果呢?谈谈你们的体会吧!请同学在刚才的电路中各加一个开关,再试验一次,然后,告诉我答案.下面请大家总结一下串、并联电路的不同之处,填入表格.(板书).当堂训练五、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1.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有串联和并联两种.2.串联时可把元件逐个首尾连接;并联时可把元件首首相连,尾尾相连.3.串联的用电器互相影响工作;并联的各用电器互不影响工作.六、作业温馨提示P97动手动脑学物理1、2写在作业本上.七、教后记载:新知识补充第三节电流的强弱教学目标:.知道电流是有强弱的.2.知道电流的单位是安培,比安培小的单位还有毫安和微安.3.知道电流表的使用方法.4.能正确读出在电流表的示数.教学重点:正确使用电流表,并能准确读数.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正确连接电路,正确使用电流表..教学过程:创设实验情境,引入新课[师](出示电路示教板)这是一个由池、灯泡、开关、导线构成的电路,当闭合开关时,同学们看到了什么?一、出示教学目标:(略)二、自学前的指导:(明确自学内容,方法,要求。
)三、学生带着以上问题自学课本内容:1、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学中的疑惑问题;2、抽查自学效果。
四、点拨、矫正[师]请大家仔细观察桌上的小灯泡,看灯泡上标有什么?有数字和符号.灯泡上一部分是它的电流值.I是电流这个物理量的符号.0.2 A是同学们实验时用的小灯泡的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值.电流I的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是A.下面我要问大家了,0.2 A表示什么意思?安培是法国的科学家,他在物理、化学、数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安培在电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尤为突出,被后人称为“电学中的牛顿”.为了纪念他,物理学中用安培作为电流的单位.希望同学们能向安培学习,刻苦钻研,勇于开拓和创新.电流还有其他单位吗?[师]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本中另外两个电流的单位,并完成下列问题:[投影]1.电流的单位还有_______和_________,符号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___.2.电流单位的换算关系是:新知识补充1 A=________ mA1 mA=_______ μA3.把《小数据》中计算器中电源的电流值、半导体收音机电源的电流值.手电筒中的电流值分别换算为以安培为单位的电流值.[实验]怎样连接电流表..讨论之后,总结出以下几条规则:规则1: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的用电器串联;规则2:电流必须从“+”接线柱流进去;“-”接线柱流出来;规则3: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学生用电流表有两种量程,电流值小时用标着“0.6”的接线柱和“-”接线柱;电流值小于0.6 A时用标着“3”接线柱和“-”接线柱.规则4: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使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师]掌握电流表的连接后,两人一组开始把你的电流表接入电路中,要注意规则.(学生实验,教师给予帮助和指导)[阅读课本]怎样在电流表上读数读数时,要看清两点:看清所选量程的每一大格、每一小格各表示的电流值;看清测量时表针停在哪个大格、哪个小格上.当堂训练五、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1.可以用电流来表示电流的强弱.2.正确连接电流表:电流表与被测用电器要串联;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接线柱进,“-”接线柱出;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不要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3.正确读出电流表的读数.六、作业温馨提示P100动手动脑学物理1、2、3写在作业本上.七、教后记载:新知识补充第四节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式实验,得出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2.在实验过程中,巩固连接电路的训练.3.正确使用电流表,识记使用规则.教学重点:在实验中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教学难点:组织、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认真观察、分析、得出正确结论..教学过程: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提出问题][师]同学们看黑板上的电路,从前面学过的知识知道,这是两个小灯泡组成的串联电路,电路中各点的电流之间有什么关系?一、出示教学目标:(略)二、自学前的指导:(明确自学内容,方法,要求。
)三、学生带着以上问题自学课本内容:1、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学中的疑惑问题;2、抽查自学效果。
四、点拨、矫正(一)[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的规律:[设计实验][师]既然同学们的猜想这么多,又都坚持己见,下面分成五个组,讨论一下我们的猜想应如何设计实验才能得到证实.学生按五种猜想分成了小组,兴致很高,很快都制订了自己的实验计划.甲组:学生用电源、导线、开关和三个灯泡组成串联电路.然后在电路图1中取A、B、C、D四点分别串联电流表就可得出结论.图1 图2乙组:我们组用电源、导线、开关和两个灯泡组成了串联电路,然后在A、B、C三点分别串联接入电流表,如图2所示.丙组:我们组用电源、导线、开关和四个灯泡组成两个串联电路.第一次用两个小灯泡组成串联电路,第二次换用两个稍大的灯泡再做一次,电路图和乙组一样.丁组:我们设计的和乙组一样,也是取了A、B、C三点,然后用电流表测其值.戊组:我们的设计和乙组大体相同,只是又换成不同导线做了一次.[进行实验][师]大家的实验计划都制订好了,一定着急要亲自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想到底如何.不过,同学们要注意电流表的连接.[学生开始动手实验,教师给予指导][归纳总结][师]同学们的实验做完了,现在总结一下自己实验的结论吧![师]经过同学们的努力实践,现在可以统一意见了:串联电路中各点的电流相等.这一结论经过了同学们的探究和实践活动,已经得到了验证,下面大家谈一些自己的收获吧![师]实际上,这也是我们探究的目的,解决了一个实际问题.(二)[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提出问题][师]我们一起合作对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进行了探索,大家都迫不急待想动手实验,找出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我们就开始吧![猜想和假设][师]同学们都知道,串联电路只有一条路径,并联电路有多条路径.我们把并联电路的各分支叫支路,总路径叫干路,而实际上我们只要探究干路和支路电流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接下来,同学们猜想一下干路和支路电流的关系吧![设计实验][师]同学们仿照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设计,对以上猜想设计一下实验.甲组:用电池、导线、一个开关、两个灯泡组成并联电路.然后在干路上的A 点接入电流表,测出A点的电流;再在两条支路上分别接入电流表,测出两条支路中B点.C点的电流,这样就可得出干路A点电流与支路B点、C点电流的关系了,我们组设计的电路图如下新知识补充只要按照设计的电路图实验一下,就会得出结果了.新知识补充乙组:我们组设计的电路和甲组一样.我们觉得A点的电流应等于B点电流和C点电流之和.丙组:我们组设计的电路和别的组一样,我们觉得换成大灯泡,两支路电流要超过干路电流.[进行实验][师]大家的电路设计大致相同,只是猜想的结论不同.现在大家根据设计好的电路图可以动手实验了.[学生动手实验,教师给予指导][归纳总结][师]同学们都做完了实验.我相信结果已经出来了,请几位同学说一下你们组的结论吧!甲组:我们的结论是A点的电流约等于B点和C点电流的和.数据在如下的表格内.(投影)我们发现并联电路中电流和串联电路中电流关系不同.我们分析,A点即干路电流比两支路电流之和稍小些,是由于导线也消耗了一点电能.[师]你们分析得有道理,但相差不会很多.说明你们不只是做了实验,还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并且找到了问题的原因,你们这份执着探究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同学们用掌声给予鼓励!乙组:我们组的结论和刚才的结论一样,也和我们猜想的结果相同.至于数据吗,出入很小,干路上电流应等于两支路电流的和.[师]你们组的猜想是正确的,同学们也为你们的成功表示祝贺!丙组:我们组用的灯泡比他们的都大一些,我们的数据也在表格内.我们发现灯泡换成大的,电池没变,电流变小了.但规律没变;干路中A点的电流等于支路B点和C点的电流和.[师]你们组的结论和别的组相同,也就是我们得到了统一的结论;我想你们组一定在考虑为什么换了灯泡,电流变小,希望大家课后继续探讨.接下来让大家放松一下,看一段动画[录像].(从并联电路的动画中,学生可以清楚地观察到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的过程中怎样并列流过二盏灯的具体情况,并使用闪烁效果,突出了分支处和汇合处的位置,并配以音响效果,使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活跃,效果很好.)当堂训练五、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1.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2.并联电路中干路和支路之间的电流关系.3.正确读出电流表的读数.六、作业温馨提示本节[动手动脑学物理]1、2、3七、教后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