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调味品行业分析报告
核心优势: # 全面:拥有国内外百十多家专业权威机构的支持,保证了慧典研
究报告网为您提供——行业研究报告、广告监测、销售监测和媒 体监测数据、行业竞争资讯、行业专项调查咨询服务。 # 快捷:横跨 20 大产业近 5000 份报告,提供最完善的售前、售后 服务,让您体验一站式采购报告的便捷。 # 严谨:第一手数据来源,保证了慧典研究报告网每年提供最及时 的报告更新和数据提供。 # 咨询热线: 010-64848780 51265563 更多详情请登陆:
ü 产品趋向中高档化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需求档次在变高。同时,因为竞争的加剧,行业低端产品的 利润空间在不断被压缩。产品中高档化的趋势,一方面满足了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 也是行业品牌引导的结果。
ü 产品多元化趋势增强
行业品牌为了最大限度的发现和挖掘市场机会,最大限度的扩大市场占有率,同时为了满足 消费者潜在的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对新产品开发的力度不断的加大。尤其是近几年, 竞争的加剧,导致产品多元化的趋势更加明显。
从世界消费趋势看,近几年来,酱油、醋、味精等基础型调味品的消费量都是呈下降趋势, 而复合型的调味料呈现突飞猛进式的增长。在国外特别是欧美国家,鸡精食用量占鲜味料总 量的 80%以上。目前,中国市场鸡精对于味精的取代率尚不足 10%,研究表明,再过五年 鸡精对味精的取代率将达到 25%。鸡精替代味精的趋势与中国鸡精市场的增长潜力不言而 喻。当然,味精作为原料,仍有它长期存在和发展的理由。
恒顺和海天在多家代理制上稍微进行了改善,实行的是分品种经营的形式,几百个品种分成 几类,由几个经销商来做,但是目前的形式还不完善,渠道管控上同样存在以上问题,由于 产品的划分标准不同,海天实行的是新产品选新代理商的方法,老经销商不允许代理新产品, 这样对一些老商家的处境没有什么改变。
同时这些调味品企业目前所用的经销商多是原来的老经销商,他们的规模不大,网络也是以 传统的批发或终端关系网为主,多年来凭着关系在卖货,缺乏现代商业理念。由于厂家的政 策原因,主动做商超终端的并不多。
客户服务热线:010-51265563
1
中国调味品(鸡精)研究分析概述
一、 中国鸡精(调味品)市场概况
1、高速增长的中国鸡精(调味品)市场
2005 年中国调味品市场达到 880 亿,2006 年调味品市场预测将突破 1000 亿大关。增长速度 高达 20%—35%。与AC-Nelson与CICE市场研究中心关于中国调味品市场调查结果基本相 同。全世界调味品的年营业额高达 2180 亿美元,占到食品工业额的 10%左右。纵观全球, 调味品具有典型的“小产品、大市场”行业特征。
二、 鸡精(调味品)目标消费群体研究分析
1、目标消费群体
中国鸡精(调味品)行业的目标客户基本上是两大块,一是家庭消费者,一是餐饮消费者。 按照经销目标群体划分,可细分为:批发渠道、传统零售渠道、现代零售渠道、餐饮、封闭 渠道、工业渠道等。一项关于鸡精消费群体分析的数据表明,家庭体消费者与餐饮消费者的 销售比是 3:7。可见,目前的市场情形下,餐饮消费是拉动调味品行业发展的主要力量, 同时餐饮消费也是鸡精(调味品)行业创新的原动力。因此,如何拉动餐饮销售,是所有鸡 精企业面临最重要的经营战略之一,也是我们中小型调味品(鸡精)进行市场推广的重要战 略规划目标之一。
而随着行业的发展,很多比较灵活的代理商开始由坐商变成行商,主动去和大的酒店,宾馆, 餐饮公司等的采购部经理或者厨师长联系,主动根据酒店的下单由代理商来送货,当然也是 主动的送回扣给采购或厨师长,并且还实行帐期结款制,也就是月结和季度结,虽然期间有 些风险,但是巨大的利润已经将风险相对指数降到最低,很快成就了一批专业餐饮渠道的调 味品代理商。
2、鸡精取代味精趋势日益明显
“民以食为先,食以味为王”,消费者在追求的吃饱、吃好的同时要求菜肴更有鲜味、更有营 养、更加健康。鸡精作为有效迎合这一趋势的新兴产业,逐步发展起来。鸡精行业在中国风 行还是最近几年的事情,它的诞生伴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饮食习惯的形成。鸡 精取代味精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这在世界范围内已被大多数人认同,并由统计数据证实。
2005 中国调味品协会评选的中国鸡精十强品牌企业为:
类别
单位名称
品牌
鸡精
上海太太乐调味食品有限公司
太太乐
十强 品牌 企业
武汉亚太调味食品有限公司 联合利华食品(中国)有限公司 沈阳红梅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大桥 家乐 红梅
东莞百味佳食品有限公司
百味佳
四川成都金宫味业食品有限公司 广东佳隆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豪吉食品有限公司 黑龙江成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东莞永益食品有限公司
市场的需求也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调味品行业进入了一个大转变、大调整和大分化时期, 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目前中国市场的调味品结构主要有高中低档三个层次产品组 成,随着消费群体由“吃饱”向“吃好”发展,口味由“有味”向“好味”发展,中高档调味品市场 容量在进一步扩大。整个中国调味品行业正向着生产工业化、味型复合化、品牌多样化、食 用方便化发展。
Ø
调味品的利润小,单品消耗慢,要求供货速度快等特点,必须靠多个代理经销商才
能够更快速补充货源,以及更全面网点的布控才能实现良好销售效果;
Ø
对于成熟品牌的调味品,由于有品牌支撑,经销商不需要做品牌维护工作,只要有
网络卖货就行,因此多家代理更为合适。
目前像调味品业的前三甲海天、恒顺和太太乐经营模式都是如此。这种方式是一种传统操作 模式,作为成功经验,被后继企业纷纷效仿。但是目前已表现出相当多的问题。在一个地区 设三个经销商,不分渠道和区域,三个代理商互相竞价和封锁渠道,抵制别的商家出货,使 得他们的利润日渐稀薄,有时不得不低于供货价出货。但是企业只重销量,他们只负责把货 配送给经销商,至于经销商的货销往哪里,怎么卖的,如何深度分销,全凭自己的网络关系, 企业无暇顾及。
4、中国调味品(鸡精)高速发展动因解析
ü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造就了一大批具有消费能力的目标群体;
ü 中国餐饮业的高速发展,是中国调味品(鸡精)发展的强劲动力。国家商务部公布的 数据显示:2004 年全年餐饮业零售额实现 7486 亿元,比上年净增 1330 亿元,同比增长 21.6 %,连续 14 年实现两位数高速增长。同时,餐饮业增速比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 快出 8.3 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 13.9%。两者相加形成了中国调味品(鸡精) 连续十四年形势向好的最强劲驱动力; ü 随着目标消费群由“吃饱”向“吃好”发展,口味由“有味”向“好味”发展的内在需求激增, 目标群体的消费需求和餐饮习惯的不断升级,也是形成中国调味品(鸡精)快速发展的内在 动力; ü 国外强势品牌的大举进入中国中小型调味品(鸡精)行业,其强大的广告活动与市场 推广行为,快速推进了中国中小型调味品(鸡精)行业走向成熟; 根据中国调味网的资料显示:
因此整个渠道管理模式还是一种粗犷式的管理,加上企业对销量的鼓励政策,更加造成了流 通市场价格紊乱、商家管理混乱的局面。实际上经销商已经处于消极被动操作,将部分比较 著名的鸡精(调味品)装装门面,带动其它商品销售而已。
2)营销模式创新势在必行
目前已有个别的新兴企业采用独家代理的形式,借用独家代理经销商的资源重点运作用商超 渠道。同时,正在出现全渠道发展的趋势,即批发渠道、传统零售渠道、现代零售渠道、餐 饮、封闭渠道、工业渠道等。调味品企业由依赖经销商进行销售,开始发展到经销商经销, 企业直营(供餐饮、商超、工厂等),销售模式和销售渠道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金宫 佳隆 豪吉 冰花 凤球唛
5、中国鸡精行业基本特点
ü 市场竞争加剧
从整体上观察,中国的鸡精市场竞争正在加剧。外资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大举进军国内鸡精行 业,国内企业间的并购也在增加,新的资本不断进入鸡精行业。竞争的加剧不仅仅是外资与 内资之间,是外资与外资、外资与内资、内资与内资之间的竞争加剧。
大部分鸡精生产经营企业以餐饮和家庭消费两条渠道为主要渠道。部分实力强大的企业已经 开始在大商场超市终端、典型性餐饮场所实行资源垄断性竞争策略。还有部分企业正在摆脱 原始的批发经销方式,开始自行将分销深度渗透到二级甚至三级市场,渠道的宽度与深度竞 争正在逐步愈演愈烈。
流通领域经营,目的是通过多个商家的竞争,不断做大销量,做全餐饮和批发经销网络。究 其原因,主要有下列一些因素造成:
Ø
调味品行业经销商实力(相对)都比较小,并且由于鸡精从属于餐饮于批发经销两大目
标市场,而经销代理商的经营资源通常难以覆盖整个区域市场这两大网络。这样就必须依靠
多家代理经销商资源互补,在网络、资金等方面共同分担,才能布局整个市场;
在家庭购买群体中,鸡精的购买决策者一般为家庭主妇。而餐饮业中的购买者根据不同餐饮 场所规模和性质,会有不同的购买决策者,通常而言大型餐饮场所追求品质,一般是主要厨
师决定,中型餐饮一般由厨师认可和推介,其餐饮业主做最后决定,而小型餐饮则直接由业 主决定。
2、目标群体购买动因
相关的市场调查发现,无论家庭主妇还是青年购买者,鸡精本身独特的增鲜功能是他们购买 鸡精的重要动因。品位感、潮流感、自我认同感也是消费者购买鸡精的重要原因。餐饮业主 在选择调味品时,通常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调味品的品质;二是调味品的价格。同时, 对味精长时间食用可能导致不良后果的担忧,是他们转而购买鸡精的一个外部因素。
ü 强势品牌效应凸显与区域性品牌并存
随着鸡精行业的快速发展成长,品牌效应日益明显。雀巢和联合利华旗下四大鸡精品牌太太 乐、豪吉、美极、家乐占据了中国鸡精市场大约 70%的分额。
国内其它鸡精企业在整合、发展的过程中,部分鸡精品牌异军突起。由于鸡精产品与身俱来 的非必需性、品质感知觉模糊、单品使用时间较长、价格相对低廉等特征,相当一部分的区 域性品牌将在较长的时期内存在,由此形成大多数鸡精品牌属军阀割据,品牌影响力局限在 某个地域,全国的影响力不大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