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学概论期末模拟试题
命题人:占绍明
一、判断正误(请根据你的判断,在正确的题后括号内划“√”,错误的划“×”。
每小题1分,共10分)
1.旅游景点、旅游客体、旅游媒介构成旅游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统一整体。
()
2.人类的旅游活动在时间层面上呈现季节性的特点,这是旅游产品与其他产品的不同之处。
()
3.旅游是社会、政治、经济等现象的集合体,它也反映人类文化需求。
()4.人们可以利用余暇时间从事旅游活动。
因此,余暇时间构成了旅游者是否能实现旅游活动的又一重要客观条件。
()
5.2005年我国各地区入境旅游接待量多的地区是广东()
6.旅游劳务活动是旅游服务使用旅游设施和手段为旅游者提供便利的一种配套活动,是由旅游业衍生而出的,包括旅行社、旅游交通、饭店提供的服务。
()
7.旅游具有地理集中性的特点,这是指旅游者总是集中在节假日外出旅游。
()
8.旅游资源开发必须因地制宜。
从旅游资源的实际出发,按照客观的经济规律办事,目的是促进旅游业发展。
()
9.以市场为导向的旅游开发不需要有政府干预和监督。
()
10.旅游资源的构成、特色决定了旅游产品的开发方向,是旅游资源整体生命力和竞争力的来源。
()
二、单项选择(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优的,将其序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20分)
1、我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是:()
A.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B.九寨沟国家森林公园
C.武夷山国家森林公园
D.五指山国家森林公园
2、旅游业是由涉及吃、住、行、游、购、娱等多要素的众多部门组成的综合性产业,其中( )是最重要组成部分,是导致游客产生旅游动机并做出购买决策的主要因素。
A.旅游设施
B.旅游服务
C.旅游交通
D.旅游景区
3、新中国第一家面向外国来华旅客开展国际旅游业务的旅行社是:( )
A.中国康辉旅行社
B.中国青年旅行社
C.中国旅行社
D.中国国际旅行社
4、在我国涉外饭店的星级评定工作中,三星级饭店的评定是由( )。
A.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旅游局评定
B.国家旅游局星级评定机构评定
C.省市旅游局或国家旅游局评定均可
D.由省市旅游局初评后,报国家旅游局确认
5、潜在旅游需求向现实旅游需求转化的基本条件是( )。
A.旅游动机的产生
B.外部环境的刺激
C.文化教育的普及
D.个人收入的增多
6、旅游业供求平衡包括三个方面,其中旅游产品可供量与社会购买力相适应是( )。
A.供需效应上的平衡
B.供需质量上的平衡
C.供需数量上的平衡
D.供需可比量的平衡
7、被人们称之为“风景名胜”出口的旅游业,较之其它行业创汇的特殊功能是 ( )
A.循环销售
B.综合销售
C.连锁销售
D.集团销售
8、制定旅游政策必须从实际出发,又要高于实际,并能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这表现了旅游政策的 ( )
A.可行性
B.协调性
C.全面性
D.预见性
9、旅游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基础是( )
A.旅游政策
B.旅游机构
C.旅游资源
D.旅游策划
10、下列哪项不是旅行社的主要业务( )
A 产品开发设计
B 旅游管理业务
C 产品销售业务
D 采购业务
三、多项选择(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1个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将它们选出来,把其序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选错、多选或少选都不给分。
每小题3分,共15分)
1、用于评估旅游环境效应的方法在功能上可以分为 ( )
A.辨识的方法
B.预测的方法
C.估价的方法
B.D.讨论的方法 E.系统的方法
2、旅游社会文化效应的影响因素有( )
A.旅游者的动机
B.目的地居民与旅游者的素质水平
C.文化差异与交融度
D.政府引导与政府沟通
E.目的地旅游资源的性质
3、旅游资源的调查方法繁多,在实际运用中较为常见有以下几种:( )
A.直接询问法
B.统计分析法
C.综合考查法
D.遥感法
E.分类对比法
4、旅游规划委托方确定编制单位有以下几种方式:( )
A.公开招标
B.委托招标
C.邀请招标
D.直接委托
E.间接招标
5、旅游区保护规划主要涉及以下哪几方面内容:( )
A.旅游资源保护
B.环境保护
C.社会文化保护
D.旅游政策保护
E.旅游者安全保护
四、简答(每小题11分,共55分)
1.旅游者实现旅游活动的主观条件主要有哪些?
2、简述旅游饭店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3、简述旅游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
4、简述旅游市场营销与一般市场营销的差异。
5、简述旅游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旅游学概论期末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一、判断正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单项选择
1、A
2、D
3、D
4、D
5、B
6、A
7、A
8、D
9、C 10、B
三、多项选择
1、AB C
2、ABCDE
3、ABCDE
4、ACD
5、ABCE
四、简答
1、答:(1)旅游需要。
旅游需要是高层次人类需要的综合表现,是旅游动机产生的内驱动力。
(2)旅游动机。
旅游动机是指旅游者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进行旅游活动的内在驱动力,是促使旅游者开展旅游活动的心理动因。
旅游动机概括为以下六类:①接触自然的动机。
②追求身心健康的动机。
③猎奇求知的动机。
④维系和扩展社会关系的动机。
⑤宗教归属的动机。
⑥完成公务商务工作任务的动机。
2、答:饭店是旅游业三大支柱之一,是旅游综合接待能力的重要构成因素,其建设状况如总数量、床位数、硬件、软件水平等是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接待能力强弱的重要指标。
饭店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旅游业发展水平,在旅游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饭店是向旅游者提供服务的基地
(2)饭店是创造旅游收入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部门
(3)饭店是创造就业的重要途径
(4)旅游饭店水平影响当地旅游景区整体形象
3、答:(1)社会经济水平(2)社会劳动生产率(3)现代科技的发展
以上三点是影响旅游需求的主要因素,此外,不同国家的旅游政策及其变化,各国经济发展状况及由此而引起的一国货币汇率的变化等,都会对旅游需求产生影响。
4、答:与一般市场营销相比,旅游市场营销有其独特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旅游市场上提供的产品是一种以服务要素为主的产品(2)旅游者参与旅游产品的生产过程(3)旅游产品的质量难以控制(4)分销渠道不同于有形产品(5)更加依赖于多部门的协作
5、答:积极影响:(1)有利于保护重要的自然景区和名胜古迹(2)有利于提高环境质量(3)有利于改善资源的基础设施条件
消极影响:(1)旅游活动对动物群体的消极影响(2)旅游活动对植物生存环境的消极影响(3)盲目过度的旅游开发对旅游资源造成的破坏(4)旅游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5)建筑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