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7.智取生辰纲(3)

17.智取生辰纲(3)


从《水浒传》成书到现在,近 700年来,人们常说的一个成语 “逼上梁山”,充分反映了另一个 成语“官逼民反”的真理。今天要 学习的《智取生辰纲》,是主人公 杨志被“逼”上梁山的前奏曲。
杨志:原为殿司制使, 因失陷花石纲丢官;沦落 东京,因盘缠使尽卖祖传 宝刀,无奈杀泼皮牛二, 流配东京大名府充军(第12 回) 。 大名府留守梁世杰恩赦杨志,安排比 武,杨志斗武出色,被梁中书提拔做管军 提辖使(第13回) ;受梁中书重托,押运 生辰纲,在黄泥冈失陷(第16回) ;走投 无路,落草二龙山宝珠寺(第17回) 。
李逵则 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1 .晁盖、吴 用等人劫取生 辰纲用 “智” 主要体现在哪 些方面?
(1)六月初四正午,在黄泥冈松树 林中,押纲的杨志与劫纲的晁盖等人 碰上了,他们的碰见是不是偶然的呢?
不是。吴用精心安排,设 下圈套,等杨志来钻。
(2)为什么吴用要安排这样的 时间和地点来劫取生辰纲呢?
2.鲁智深和李逵,同是 疾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暴 的人物形象,但鲁智深 粗中有细、豁达明理 ; 李逵则 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
智 取 施生 耐辰 庵纲
学习目标(第二课时)
1. 通过分析人物言行,把握人物的 思想性格。
2.走进古典文学名著,提高文学修养 和审美能力。
复习检测
1.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是
分析小说情节
1.生辰纲是什么东西?
为太师蔡京祝寿而进献的大批 财物,都是搜刮百姓血汗钱的不义 之财。
2.生辰纲是谁取的?又是用怎样的 方式从谁的手中取走的?
晁盖、吴用等八条好汉;智取; 杨志 。
基本故事情节
智 故事发生:杨志改时送生辰纲(开头至
“今日天下怎的不太平”)。

生 故事发展:七雄贩枣蒙杨志(“杨志却 辰 待要回言”至“自去一边树下歇凉”)。
_施__耐__庵____写的《 水浒 》。它描写了北宋 徽宗时,以 宋江为首的108名好汉在_梁__山__泊___聚
义,打家劫舍,杀富济贫的豪举。鲜明地表现了
“官逼民反 ”的主题。美国女作家赛珍珠在将
它翻译成英文时定名为
“ 四海之内皆兄弟 ”。
2.鲁智深和李逵,同是 疾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暴
的人物形象,但鲁智深 粗中有细、豁达明理 ;
智 取 施生 耐辰 庵纲
面对“生辰纲”这笔巨大的财宝, 负责押送的杨志,一路费尽心思,力求 “生辰纲”不失;而智多星吴用巧设妙计, 众好汉志在必得。这场英雄与英雄之间 的斗智斗谋,最终结果如何呢?
学习目标(第一课时)
1.了解作品相关知识,积累文中的生 字词语。 2.理作者 2、谈一谈背景 3、读一读生字
《水浒传》也称《水浒》、 《忠义水浒传》。它并非一人 一时之作,而是在民间口头传 说,艺人讲说演唱的基础上由 文人加工编撰而成。
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 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 它的主要倾向是“官逼民反”, 局限在于只反贪官,不反皇帝。
下药——巧下药,麻翻对手
吴用: 足智多谋、智用天时、 地利、人和。其成功 的根源在于内部团结。
身从 上而 确贻 杨 实误 志 无终 最 智身 终 可, 失 言是 陷 呢否 生 ?在 辰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1.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是
_施__耐__庵____写的《 水浒 》。它描写了北宋 徽宗时,以 宋江为首的108名好汉在_梁__山__泊___聚
义,打家劫舍,杀富济贫的豪举。鲜明地表现了
“官逼民反 ”的主题。美国女作家赛珍珠在将
它翻译成英文时定名为
“ 四海之内皆兄弟 ”。
从中可以看出,这 个地点也是精心挑选的, 可说是智用地利。
(3)在“天时”“地利”起作用后, 晁盖等又是如何发挥“人和”优势, 通力合作,使用计谋来智取生辰纲的 呢? ①晁盖他们是以什么身份出现在杨志面 前的?这样又有何用意?
扮客商,稳住对方,初步消除杨 志的疑心。
吴用之智
1.智借天时 2.智借地利 3.智借人和 乔装——稳住对手 4.智用计策 诱饵——佯争酒、佯不卖
齐读并抄写生词和注音:
趱行( zǎn )
嗔怪( chēn)
恁地( nèn )
怨怅 chànɡ
怄气( òu )
朴刀( pō )
省得( xǐnɡ ) 聒噪( ɡuō )
逞辩(chěnɡ) 罗唣( zào )
面面厮觑( qù ) 还言语 huán
忒认真
剜口割舌 wān
芥菜( jiè )
甚么( shén)
①时间:六月初四正午,有什么天气特 征?
十分炎热,热不可当。为在松林 休息和白胜卖酒作好准备。从中可 以看出,这个时间是吴用精心挑选 的,可说是智用天时。
②地点:黄泥冈的松树林。
山冈可用来掩护,要松林既可以诱敌 休息,又可以模糊敌人的视线,使他们 看不清松林内的真实情况。为下文吴用 取药、下药作准备。
“三代将门之后”的杨志,走上梁山的道 路更为曲折。“一刀一枪,搏个封妻荫子” 是他的生活目的。为了实现这个目的,他可 以委曲求全。失陷“花石纲”并没有动摇他 追求“功名利禄”意愿,高俅的排斥也未能 把他从这条路上拉回来,在充军得到梁中书 的青睐后,追求名利的欲望也更加炽烈了。 在比武声上斗狠逞能,护送生辰纲时的兢兢 业业,都充分表现了这一点。直到“生辰纲” 被劫,不仅功名的道路被截断了,而且有落 入牢狱的凶险,他才有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上 了梁山。
明线——杨志押送生辰纲; 暗线——晁盖智取生辰纲。
2.请同学们跳读课文,筛选信息,以人物 的主要行动为归纳点,简要分析出明、 暗两条线索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交接 在一起呢? 六月初四正午;黄泥冈松树林。
杨志押送 生辰纲
好汉智取 生辰纲
明线 赶路 中计 失纲
六月初 四正午 黄泥冈 松树林
暗线 定计
施计 劫纲

故事进一步发展:白胜设计诱官军 (“没半碗饭时”至“也这般罗唣”)。
故事高潮:杨志无奈买白酒(“那对过众 军汉见了”至“自下冈子去了”)。
故事结局:杨志误失生辰纲(“那七个贩 枣子的”至“挣不得,说不得”)。
尾声:吴用智取生辰纲(最后一段)。
1.小说以“生辰纲”的争夺为中心事件, 采用双线结构,明线是什么?暗线又是什 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