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病理学

植物病理学

第一卷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 植物病害2.植物病害的症状3.侵染过程4.积年流行病害5.植物非侵染性病害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5分)1.细菌性病害的典型病征是在发病部位常出现。

2.真菌产生孢子的结构,不论简单或复杂,有性生殖或无性繁殖统称为。

3.某真菌的具有水生或土生习性,营养体为单细胞或无隔菌丝体,细胞壁由纤维素组成,无性生殖产生游动孢子,有性生殖产生卵孢子,则该真菌属于_ 门。

4.病原物主要的越冬、越夏方式有寄生、腐生和。

5.通常把病毒病组织的榨出液用水稀释超过一定的限度时,便失去传染力,这个最大稀释度称为该病毒的。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什么是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其有那几个环节?2.简述水稻稻瘟病的侵染循环。

3.导致植物病害流行的主要因素是什么?4.侵染性植物病原物的致病性的主要表现有那些?四、论述题(共15分)简述小麦条锈病的发生发展特点及其防治策略。

第二卷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植物病害2.植物病害症状4.单年流行病害5.植物非侵染性病害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5分)1.细菌性病害的典型病征是在发病部位出现。

2.真菌产生孢子的结构,不论简单或复杂,有性生殖或无性繁殖统称为。

3.某真菌的具有水生或土生习性,营养体为单细胞或无隔菌丝体,细胞壁由纤维素组成,无性生殖产生游动孢子,有性生殖产生卵孢子,则该真菌属于_ 门。

4.病原物主要的越冬、越夏方式有寄生、腐生和。

5.通常把病毒病组织的榨出液用水稀释超过一定的限度时,便失去传染力,这个最大稀释度称为该病毒的。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什么是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其有那几个环节?2.用来鉴定植物病害的柯赫氏法则的内容有那些?3.导致植物病害流行的主要因素是什么?4.植物病原物的致病性的主要表现有那些?四、论述题(共15分)简述小麦条锈病的发生发展特点及其防治策略。

第三卷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1.不全变态2.多足型幼虫3.卵胎生4.植物检疫6.菌丝7.有性繁殖8.稀释限点9.致病性10.病害侵染循环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昆虫的咀嚼式口器由、、、和组成。

2.具刺吸式口器的害虫有、、、等。

3.斑衣蜡蝉以(虫态)在越冬。

4.葡萄园中常见的害虫天敌有、、和等。

5.真菌无性孢子类型有芽孢子、、、、和。

6.植物病毒粒体由和。

7.病原物越冬、越夏场所包括、、、和。

8.葡萄真菌性病害中,常见的专性寄生物有锈病、和。

9.防治葡萄霜霉病的无机杀菌剂是。

三、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如何防治葡萄十星叶甲(Oides decempunctata)?2.刺吸式口器害虫可对葡萄造成什么样的危害?3.简述农业防治法的内容。

4.植物病原真菌分为哪几个亚门?5.植物病害病原物的主要传播方式有哪些?6.植物病害流行的基本因素有哪些?六、论述题(第1题必答,2与3中任选一题,每题13分,共26分)1.论述葡萄透翅蛾(Paranthrene regalis Butlert)对葡萄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2.论述葡萄霜霉病(Plasmopara viticola (Bark. et Curtis) Berl. et de Toni)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

3.某地葡萄园葡萄炭疽病(Collectotichum gloeosporiodes Penz.)发生较重,请拟定葡萄炭疽病的防治方案(从其典型症状,侵染循环、发病条件、防治方法等方面考虑)。

⑴ 突发流行 ⑵ 模拟 ⑶ 系统分析 ⑷ I —S 关系 ⑸ 复利病害 ⑹ feedback ⑺ esodemic ⑻ infection site ⑼ latent period ⑽ bioassay 二、填空题: (每空0.5分,共10分)⑴ 试举出国外2个历史上病害流行的重大事例的的病害名称?、 。

⑵ 当接种体数量增加时,协生作用可以使侵染概率曲线 ,而拮抗作用可以使侵染概率曲线 。

⑶ 病原物的监测方法有 和 。

⑷ 在植物病害流行监测中对寄主的监测内容包括寄主 、 和 三个主要内容。

⑸ 通常将植物病害的季节流行曲线分为 、 、 三种类型。

⑹ 表观侵染速率的计算方法有 、 和 。

⑺ 进行植物病害预测时要遵循 和 的原理。

⑻ 在进行作物病害损失研究的试验设计时,为了保证得到比较可靠的试验结果,在试验中应该注意的是 。

⑼一个成功的病虫害预测系统必须被 ,该预测系统应用后可以收到一定的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⑴ 病害锥体(disease cone or disease pyramid ) 的组成结构应该包括○ ① 寄主、病原物、环境、人; ② 寄主、病原物、病害、人; ③ 寄主、病原物、人、时间; ④ 寄主、病原物、环境、时间。

⑵ 植物病害系统的组成结构应该包括○① 寄主、病原物、环境; ② 寄主、病原物、病害; ③ 寄主、病原物、人; ④寄主、病原物、时间。

⑶ 侵染概率是指○① 发病点数/接种于寄主体表的传播体数; ② 接种于寄主体表的传播体数/发病点数; ③ 侵入点数/叶面萌发的孢子数; ④ 病斑数/侵入点数。

⑷ ID —DI 曲线是指○两者之间的关系。

① 病情指数与病害百分率; ② 病害流行时间和病害严重度; ③ 病害百分率和接种体密度; ④ 接种体密度和病害百分率。

⑸ 在多因素的通径分析中,直接通径系数、间接通径系数和简单相关系数三者的关系是○ ① 直接通径系数是间接通径系数与简单相关系数之和② 简单相关系数是直接通径系数与相应的各间接通径系数之和 ③ 间接通径系数是直接通径系数与简单相关系数之和④ 简单相关系数是直接通径系数与相应的各间接通径系数之差⑹ 设i b 是多元回归方程的偏回归系数,则多元分析的标准偏回归系数'i b 为○①iiyy i i l l b b ⋅=' ②yyiii i l l b b ⋅=' ③yyii i i l l b b ⋅=' ④ii yy il l b ='⑺ 病害日传染率的表达式可以是○⑻ 适合植物病害增长的逻辑斯蒂模型)(11rt e B x -⋅+=其中B 、r 、t 的含义分别为○① x 0的转换值、流行速率、病害发展时间; ② x 0、流行速率、病害发展时间; ③ 病害发展时间、x0、流行速率; ④ 流行速率、x0、病害发展时间。

⑼ 病害传播梯度模型)exp(ni i d b a x ⋅-⋅=中a 、d i 、b 、n 的含义为○ ① 初始病情、距离、递降系数、曲线参数;② 发病中心的病情、距离、流行速率、曲线参数; ③ 发病中心的病情、距离、递降系数、病害位置参数; ④ 发病中心的病情、距离、递降系数、曲线形式参数。

⑽ 当2s 与x 的关系为○时,植物病害田间传播图式为聚集分布。

① x s <2② x s=2③ x s >2 ④ x s ≠2⑾ 某一病害的发病率在0.0001至0.04之间计算r值时应该使用的公式是○① ⎥⎦⎤⎢⎣⎡---⋅=11221ln 1ln 1x x x x t r ② )ln (ln 112x x t r -⋅= ③ ⎥⎦⎤⎢⎣⎡---⋅=--i t i t t t x x x x t r 1ln 1ln 1 ④12x x r R ⋅=⑿ 用线性回归法比较预测值和实测值的差异时,当回归截距a 和回归系数b 满足○条件时,说明预测效果较好。

① a 接近0、b 接近1; ② a>0、b 接近1; ③ a 接近0、b<1; ④ a<1、b>0。

⒀ 植物发病程度与损失之间的关系有○① 抗病型、敏感型、耐病型; ② 抗病型、感病型、耐病;③ 感病型、耐病型、超补偿型; ④ 敏感型、耐病型、超补偿型型。

⒁ 由于病害引起作物产量的损失是指○① 可达到的产量与现实产量之间的差距; ② 经济产量与自然产量之间的差距; ③ 经济产量与现实(实际)产量之间的差距; ④ 理论产量与自然产量之间的差距。

⒂ 在分析病害流行的主导因素时,出现致病性强的新小种,主要是由于○ ① 不进行病害防治的结果; ② 没有抗病品种的结果;③ 抗病品种长期大面积推广的结果; ④ 耐病品种长期大面积推广的结果。

⒃ 寄主生长量的监测内容可以有① 叶片数; ② 叶片面积; ③ 叶面积系数; ④ 茎数; ⑤ 分蘖数。

⒄ 多因素分析法在植物病害流行学中可以应用于① 病害的时间动态 ② 病害的空间动态 ③ 传播速率的变化 ④ 因素的选择 ⑤ 病害及损失的预测 ⒅ 常用作物病害损失的经验预测模型有○○○○○① CPM ; ② MPM 、 ③ MFM ; ④ AUDPC ⑤ MXP 。

⒆ 计算病虫测报工作经济效益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① 测报工作的直接经济效益; ② 按照预测要求执行后减少防治量的控制代价; ③ 挽回病虫为害损失的产品价值; ④ 病虫预报费用; ⑤ 技术推广费用。

③两次调查的间隔时间,应大于病害的一个潜育期;④每次调查的方法应当相同;⑤只能用于有再侵染的病害,并在其再侵染发病之后,不能用于无再侵染的病害或虽有再侵染但再侵染尚未发生的时期;四、问答题:(共30分)1.简述植物病害流行学的研究方法?(10分)2.说明植物病害流行增长方程的拟合过程?(10分)3. 试述什么是影响病害流行的主导因素以及分析病害流行主导因素的原则?(10分)第五卷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⑴流行病⑵模拟⑶病害循环⑷ID—DI曲线⑸feedback⑹exodemic ⑺incubation period ⑻AUDPC⑼bioassay ⑽apparent infection rate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3分)⑴植物病害系统的组成结构应该包括、、。

⑵在病害流行的监测项目中寄主的监测内容有、和三个主要内容。

⑶在植物病害流行学中将病害的季节流行过程分为、和三个阶段。

⑷在利用回归方法检验病害流行增长方程的拟合效果时,理论值与实测值的关系为。

其中趋进于和趋进于时则方程的拟合效果较好。

⑸进行植物病害预测时要遵循和的原理。

⑹病害在一个生长季节的流行过程中,当发病率达到时,即进入了逻辑斯蒂期,当发病率超过时,即进入了缓慢增长期。

⑺侵染概率是指与的商。

⑻在进行作物病害损失研究的试验设计时,为了保证得到比较可靠的试验结果,在试验设计中应该注意的是:。

⑼随着接种体数量的增加,当发病率达到一定程度后,病情趋于平缓,其主要原因是和。

⑽依据病害在田间发展的阈值原理,当病害传染期(i)和病害日传染率(R c)的关系为时,病害日趋严重;时,病害处于稳态流行;时病害则衰退。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15分)⑴在病害调查过程中,当发现有超高的流行速率出现时,说明①⎥⎦⎤⎢⎣⎡---⋅=11221ln 1ln 1x x x x t r ② )ln (ln 112x x t r -⋅=③⎥⎦⎤⎢⎣⎡---⋅=--i t i t t tx x x x t r 1ln 1ln 1 ④12x x r R ⋅=⑶ 适合植物病害增长的冈珀茨模型)]exp(exp[t r B x G --= 其中B 、G r 、t 的含义分别为① x 0的转换值、流行速率、病害发展时间; ② x 0、病害发展时间;流行速率; ③ 病害发展时间、x0、流行速率; ④ 流行速率、x0、病害发展时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