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然法

自然法


自然法学说对“法律与道德”之关系问题 的阐述
尽管部分法学家希望通过法律与道德的这些区分而试图将法律与道 德截然分开,但是其结果却让他们失望了。道德未必就是个体的,人 类社会确实存在着公共道德。 登氏说:“一种纯属个体的道德是无法想象的。”法律的强制力也 并不能必然证成法律之为法律,因为强盗同样可以有强制力,而且某 些法律即是没有明显的强制力也不失其为法律,譬如国际法与宪法的 某些条款。法律之外在性也是模糊和大概的,因为即便是外在命令也 需关注内在的意志与自由,否则法律之中便不会有“善意”、“恶意” 之类的概念了。 自然法学说让我们直面法律与道德之密不可分的关系,也使我们认 识到二者的区分不是那么简单。在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上,自然法 学说既承认法律与道德的紧密联系,也不否认二者的区别,但是这种 区别却应当是更深层次的。
法学自然法
在法学中,自然法的学说指在自然状态中固有的正义法则 (这可以解释为发现,而不是如同权利法案一样的发明),以及 (或者)在解决冲突的自然过程中显现的规律(具体化为习惯 法)。这两个方面实际上是非常不同的,甚至有时会相互对立或 弥补,尽管他们拥有共同的特征,即这两者依赖无所不在的自然 规律,而不似人为设计的正义法则。在上述两种情形的任何一个 方面,自然法都被认为是独立于法律程序而自由存在,而不是简 单地作为起源自法律系统的戒律。法律解释主义(Legal interpretivism,在英语世界,罗纳德·德沃金对它的捍卫是十 分著名的)坚持要有一个区别于自然法或实证主义的立场。 自然法的概念在英裔美国人的习惯法发展史上,据有至关重 要的地位。在议会与君主政治的斗争中,议会方面时常从英国基 本法中引经据典,而英国基本法有史以来便蕴含了自然法的精神。
法学自然法
• 自然法体系如今正经历着一场蜕变(如同法律实证主义那 样)。许多美国哲学家,都已经创立了一套引人瞩目的, 这一宝贵传统的崭新注解。在功利主义与康德哲学之外, 自然法学说浸润着道德标准,也是分析哲学中第一原理伦 理学说的时兴选择。“新自然法”理论正如它有时被理解 的那样,是起源于戈瑞塞斯的理论,它集中关注“基本人 类财产”,例如生命(这样的财产具有“不证自明”的固 有价值),以及这些财产显示出的,与其他事物不可比较 的性质。
自然法
讲解人:王新月
自然法是指宇宙秩序本身中作为一切制定法基础的 关于正义的基本和终极的原则的集合。“自然法”这 个术语涵义颇丰,它既是一类道德理论,又是一种法 理学说,而这两种社会科学的核心却是截然不同的。 自然法萌发于古希腊哲学,其中智者学派将“自然” 和“法”区分开来,认为“自然”是明智的、永恒的, 而法则是专断的,仅出于权宜之计。苏格拉底、柏拉 图和亚里士多德则断定能够发现永恒不变的标准,以 作为评价成文法优劣的参照。启蒙运动后,自然法理 论终于变成一个独立的理性主义思想体系。
4.小结
3.法律与道德
自然法
2.法学自然法
1.哲学自然法
哲学自然法
自然法理论在近代自由主义的政治和法律思想中具有基础性作用。自然法理论认为, 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一样,都必须接受确定不移的法则,即自然法的支配,自然法赋 予人们某些基本的权利即自然权利,并且构成国家实在法的基础。在多数情况下, 自然法观念为人们对现实政治生活的批判提供了重要的前提,也是人们反抗国家暴 政或者是向国家要求更多政治和社会权利的基本依据之一。 该哲学系统认为人类是由躯体和精神组成的,并且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也许指灵魂) 部分间紧密相连。按照这种理论,人类被描述为具备美德的物种。我们可以追求的 这种美德,拥有许多具体表现,例如,生殖对于所有动物来说都是普遍与寻常的, 然而对真理与智慧的崇尚和追求,却倾向于人类特有的才智。存在于我们躯体与精 神之间那难解难分的联系,要求我们的行为不能仅仅受原始本能的影响,而更应该 为高尚的理性所指引。 之后,格劳秀斯(Hugo Grotius)将他的国际法奠基于自然法。特别他论海洋自 由和正义战争理论的著作更是直接诉诸自然法。关于自然法本身,他写到:“即使 一位全能者的旨意都不能改变或废除”自然法,“即使我们假设那不可能的事-- 就是上帝不存在,或他不关心世人之事,它都将保持其客观的有效性”(De iure belli ac pacis,Prolegomeni Ⅺ)。这就是有名的“假设上帝不存在(etiamsi daremus non esse Deum)”的论证,使得自然法不再必然地连结于神学。格劳修斯 说:“自然法师永恒不变的,它甚至不能为上帝所改变。尽管上帝具有无穷的力量, 但也有些事情是他力所不能及的。……正如上帝不能让2乘以2不等于4一样,他也不 能让那些本质为恶的事物不再为恶。”
自然法学说对“法律与道德”关系问题的 阐述
法律与道德之关系的问题是历史上任何法理学派都无法回避的问题。美 国法学家庞德在其著作《法律与道德》中对历史上的各法理学派关于这个 问题的论述进行了一番近乎完美的梳理。庞德认为,法律与道德有着共同 的起源,但在发展过程中分道扬镳了。他说:“将法律和道德彻底分开的 做法(像分析法学家所追求的那样),以及将两者完全等同的做法(像自然法 学派所追求的那样),都是错误的。”这不失为对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所作的 一个中肯而客观的定位。 登氏总结了法律与道德混淆的两种情况:第一,法律道德化,即法律从 属于道德。这源于自然法理论认为法律的目的不仅在于使人服从,也在帮 助他们成为有道德的人。这显然不利于法律的独立与发展。第二,道德法 律化。把法律评价引进道德领域,这样做的后果对法律抑或道德都不利。 “正如人们感到法律之道德化有违法律经验之证据,人们也感到道德之法 律化会危害到道德的本质。”譬如以武力强制迫人为善,这“善”还是不 是原来的“善”? 登氏为自然法学说正名道:“自然法学说绝不是使以上两个领域(即法律 与道德)混淆的祸首,相反的,它使人对其差异有更深的认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