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询答辩技巧美国法律界红极一时的律师爱德华•威廉斯(Edward Bennett Williams),曾经在接受《时代周刊》(1959.6.22)采访时谈到了质询(反对询问)的技巧,他说:质询是一种艺术。
它就如同要你将绳索套在被传唤来伤害你的证人身上,使他被你控制,反过来帮助你。
这情况就像是与证人共处暗室,他手持匕首,随时想捅你一刀,这时你必须小心翼翼地紧跟在他身后。
你绝不可能在质询中做实验,绝不能问不知道答案的问题。
如果你确知答案,证人确并未那样回答,你可以立刻干掉他,否则**掉的就是你。
对参加过俄勒冈赛制辩论的读者来说,威廉斯的说法毫不夸张。
许多辩手都曾经因为提出不当的问题,而在质询中遭到重创。
在各种发言阶段中,经验不足的辩手最感到困难的通常就是质询阶段。
质询与答辩的权利义务在俄勒冈规则中有基本规定。
根据规则,质询者有质询的“主导权”,也就是问答的进行使由他来掌控。
规则中说:质询者得控制时间,得提出任何与题目有关之合理而清晰之问题,并可随时停止被质询者得回答。
(规则第九条)不过质询者不能滥用这个主导权。
作为质询者,他只能问,不可以利用质询时间自行申论,或根据答辩者回答自行引申。
一旦如此,答辩者可以喧宾夺主,透过表示“对方辩友您不要自行申论”、“对方辩友请不要自行评论”或者“对方辩友请您问我问题”等方式来加以制止。
答辩者则只能回答。
除非问题明显不合理(如涉及与辩论无关的隐私),否则不能拒绝回答。
虽然在无法理解问题时,他可以要求质询者再问一次,但不能“恶意”这么做,否则将可能被评委认定为故意干扰提问。
因为答辩者只能回答,因此他不能反问质询者。
“反质询”在俄勒冈赛制中是违规行为,质询者不但不必回答,还有权利加以制止。
不过答辩者只能答并不代表他只能任人宰割,当质询者在问题中露出破绽是,他还是可以随时捅上一刀,在质询中获取利益。
由于仿自英美法庭的质询是俄勒冈赛制的重要阶段,不能善用质询答辩,很难在这类辩论赛中由出类拔萃的表现,后面介绍的就是关键的质询答辩技巧了。
了解了奥瑞岗赛制的质询的规则和技巧后,我再说点我自己的理解我们一般可以把质询内容分为两类,一类是攻击的、临场的、用来解构对方立论的,一类是防守的、赛前准备好的、诱使对方承认我方论点并展开自己逻辑。
第一类问题起到的作用是用连续的追问来将迫使对方展开自己的逻辑并举证,进而将逻辑链中的薄弱之处予以截断,或者是确定对方的答案,让对方失去回旋的余地。
举例:(辩题:经济全球化使竞争多于合作)1.请问对方辩友,您方今天比较的标准是什么?答:看何者更能推动社会向前发展,显然合作比竞争更能促进社会发展。
2.这是一个价值标准,是吗?答:是的。
3.今天的辩题是一个事实命题,而您方出示了一个价值标准,请问您如何用一个价值标准来衡量一个事实命题?答:……由于这类质询问题是临场组织的,所以很大程度依赖于攻辩方辩手的个人实力,如果勉强去拆,反而让对方有机会展开自己的逻辑,或者自己自乱阵脚。
第二类问题由一连串封闭式问题和一两个开放式问题组成,效果是要么让对方陷入两难,要么承认我方观点,要么违背公众的经验法则。
这需要赛前精心组织。
举例:(辩题:经济发展优先于环境保护)1.请问当今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开放式问题)答: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2.请问主要矛盾需要被优先解决还是次要矛盾需要被优先解决?(封闭式问题,二选一)答:主要矛盾3.那么请问解决这个主要矛盾是要靠发展经济还是靠保护环境?答:……(大家可以想一想怎么破解这套陷阱)第二类问题兼顾取得战果和展开自己的底线,但是连环问题很难设计,碰到经验丰富的答辩者,他们是不会按照你预期的答案来回答的!不过,在你决定采用哪一类质询问题前,有一点需要被了解:奥瑞岗制一开始规定的时间是“三、三、三”,但是比赛到后来,很多辩士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时间不够!也许刚刚好把对手逼到悬崖边,这时候时间就到了!所以后面又把质询时间延长到四分钟甚至五分钟。
但是海峡赛的一轮质询时间是两分半,这意味着时间一定是不够的,第一类临场攻击型的问题很难收到战果,同时一辩立论陈词时间三分半,时间也是不够,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展开自己的立论。
所以在海峡赛的质询中大多都是用第二类也就是赛前组织好的连环套问,第一类的问题,除非你非常有自信,不然不要把一整轮的时间扔在这上面。
发问与回答的艺术的探讨曾有“全美最红刑法律师”之名的Edward Bennett Williams,曾在时代杂志(1959年6月)上谈到英美法系法庭辩论中最困难的技巧——反对询问(cross examination),他说:“反对询问是种艺术,它如同要求你把绳圈套在被叫来伤害你的证人身上,并要控制他,反过来教他帮你.你可想象与证人共处一暗室,他手持匕首,随时都想捅你一刀,此时你必须紧跟着他.决不能在质询中做试验,决不能问不知道答案的问题!若你确知答案,而证人却不是如此回答,你可立即干掉他,否则就是他干掉你.也切勿攻击不重要的论点.此外,当你问出要点,要按兵不动,别让证人发现.终结陈词(Closing argument)才是你在陪审团前,引申破坏的时间.”质询是奥瑞冈式的一大特色,也是其习自英美法庭的阶段.而本章便是要讨论质询的技巧与准备.11.1质询者质询时,质询者要注意下列十点:(1)当对手发言不太明确时——不论其是否故意为此,你都可用质询来确定对方立场,例如:问:“您方的计划中说,高中联考应加计在校成绩,请问是在笑成绩中的哪一部分?”答:“智育,透过此法,我们可......”问:“谢谢您,我已得到我要的答案.”反方透过这简短的问题,得知正方要加计的是智育成绩,就可放弃预先要反驳加计美、群两育分数的论点,而集中讨论智育.(2)也可用质询来暴露对方证据的缺失,例如:问:“您方认为应给执法机关更大的权利,因为去年的犯罪率上升了十六个百分点,对不对?”答:“是的.不只是去年,每年皆有增加.”问:“您方的资料来源是什么呢?”答:“联合报.”问:“联合报的数字又从何而来呢?”答:(看看卡片)“从......呃......我看看,从法务部,对,从法务部.”问:“从法务部,好的,谢谢您.”此时,下位上场的辩士,即可拿出预先准备的法务部统计资料,想观众说明:“各位,法务部的资料上有这样一句话,这份统计资料不可以用来逐年比较,因犯罪率的增加和人口增加一样是必然的.”还有一个例子:问:“您方认为企业回逃避环保工作,是吗?”答:“是的,他们当然会逃避.”问:“您可以念一下这张卡片吗?”答:“好的.企业环境研究报告.各企业在遇到太高的税赋与过量的限制时,会考虑迁移.”问:“这份研究报告指出,企业的考量是基于税赋与限制,是吗?”答:“呃......,是的,但我认为......”问:“这份报告有提到任何企业会因环保而迁移吗?”答:“呃,没有,它没有提到,但环保问题确是其中一部分,我方还有资料可以加以证实.”问:“我问的是,这份报告有特别提到环保问题吗?”答:“它有提到过量的限制.”问:“它没有提到环境保护.谢谢您.”在这段质询中,质询者已指出对方在运用证据上的疏漏.答辩者或其队友,若未能在以后的发言中提出其他的有力证据,此点恐怕很难成立.(3)也可用质询强化自己的立场.例如:问:“您方并未回答我方对安乐死审核委员会成员资料的质疑,对不对?”答:“但是,但是我们......”问:“您方并未回答,我希望能在待会儿听到,谢谢您.”这简短的问题,就显示出对方遗漏了某个论点.在“经济援助大陆”的辩论中,还有另个例子:问:“我们的资料显示,中国大陆急需一笔经费,是吗?”答:“是的.但他们不会接受中华民国的援助.”问:“我方已说过,他们若不接受,需要这笔钱的大陆同胞会不高兴,他们会知道,中共为了面子而害了他们,是吗?”答:“是的,但是......”问:“只要我们宣布经援,中共若接受,我们就帮助了大陆同胞;中共若不接受,我们就赢得了民心,是吗?”答:“应该是吧.不过......”问:“谢谢您.”(4)可以用质询回应对方的攻击.问:“您方刚才批评我方的政策,认为无期徒刑的受刑人,假释后仍可能再犯罪而危害社会,是吗?”答:“是的,我方证据显示,他们仍有再犯的例子.”问:“好,他们可能再犯,那该怎么办呢?”答:“应处死刑,将他们与社会永远隔离.”问:“一般人可不可能犯罪呢?”答:“可能,但这些人不是一般人.”问:“您方是否有证据,指出这些人的再犯罪率高于一般人?”答:“呃......,没有,,没有证据,不过这是想当然耳的事.”问:“您没有证据,谢谢您.我的问题完了.:上例是个运用质询十分成功的例子,质询者先挑出对方对己方的攻击点,再加以反驳.(5)质询者应避免向“开放式问题”,而让答辩者有任意回答之机会.例如:问:“您觉得堕胎应合法化吗?”答:“当然,理由有三......”质询者若问出“你觉得”、“你认为”这类型的开放式问题,答辩者通常会乘机大发高论.千万注意,质询是质询者的宝贵时间,切勿教答辩者浪费了你的时间.除上述五点,质询者还要留意下列六点原则性事项:(6)质询者应尽量缩短答辩者的回答(但不必缩短到只许他说“是”或“不是”的地步).得到答案,或认为不宜追问时,可用“谢谢您”来简短回答.(7)质询者不应以答辩者的回答来引申论证.质询是发问并获求答案的时间.至于回答对己方有多大利益,应在申论或驳论中说,不应放在质询中.(8)问题应简短易懂.杂乱无章、含混不明的问题,不仅会教对手摸不着头绪,也令教裁判感到困惑,而且也可能使对手要求你解释或重述,因而浪费时间.(9)不可在质询中申论,但可介绍问题的背景.如“我方这儿有一份由中华经济研究院在民国七十四(1985)年的报告,其中谈到一个和我的问题有关的概念,请问......”(10)切记Williams的忠告,千万别不知道答案的问题.别攻击无关紧要的论点;也避免询问无法反驳的论点,否则不但显出你在这点上的失败,也浪费了本可以完成其他任务的时间.切记:攻击你能攻击的.我想大家已经看到了以上的文章,其中说了很多提问的方式与方法.那么怎样从开始就培养出自己对提问很回答的思维技巧呢?其实,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是来源与生活和对生活的观察.还有就是在辩论中,许多的初学者都尤其是在功辩的阶段都准备的大量的所谓的正面回答的问题比如:“……请正面回答我:是或不是”.也许是因为在所谓的校级比赛中如果没有经过系统的辩论学习,都是新手对这样问题无从下手,而导致这样的问题成为了辩论界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的吧!其实,如果是一个经验老道的辩手很容易就会找到一个让你的答案相斥,又能说明问题的第三种答案.所以在提问的学习上的确是门相当丰富的学问.如果想学好这门学问就要看大量的资料,去理解发问这门艺术的内涵是什么?最后希望大家能够正确认识在辩论中,发问的作用,学好这辩学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