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明治维新 一轮复习导学案

明治维新 一轮复习导学案

专题六日本明治维新一、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是日本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内外交困的产物(一)幕府统治内部危机四起,幕府成为众矢之的:(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自然经济解体阶级分化加剧,而幕府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大名和武士因经济地位恶化对幕府统治不满,动摇了幕府统治的基础;(3)人民不满幕府统治起义反抗和抗争此起彼伏,阶级矛盾激化,幕府统治摇摇欲坠;(4)天皇不满自己的傀儡地位不甘大权旁落意图利用反幕府力量恢复自己的统治地位(二)幕府统治外部危机(1)1853年佩里叩关,黑船来航事件使日本的民族危机不断加深;(2)西方先进思想传入日本,中国战败的前车之鉴,部分日本有识之士主张向西方学习要求变革社会的呼声高涨。

(三)前提:中下级武士、商人、资本家和新兴地主形成了倒幕派,1868年倒幕运动的成功为日本明治维新提供了政治前提,是日本从封建制度转变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关键步骤。

二、日本明治维新重大举措第一.政治上废藩置县“除旧布新”,建立新体制除旧布新表现:1871年“废藩置县”、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实行四民平等、派人出国考察,1889年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建立近代天皇制确立君主立宪政体;影响:结束了割据分裂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天皇为首的新政权,实现了国家的真正统一,为建立中央集权国家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奠定了基础。

第二.经济上大力实行“殖产兴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方法,用国家政权力量暴力手段加速资本原始积累大力扶植和保护资本主义的发展。

影响: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第三.军事上实行富国强兵:实行义务兵役制“征兵制”,建立一支崇尚“武士道”精神、效忠天皇的军队,注重军事人才的培养,改革军警制度,创办军事工业,建立新式军队和警察制度。

目的:为了防止和抵制外敌入侵,对内加强镇压和对外实行扩张影响:富国强兵政策使日本能够依靠自身的实力,逐步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摆脱民族危机实现民族独立。

第四.实行文明开化: 在教育、文化生活、生活方式等方面改造日本封建文化,学习西方文明,效仿西方建立从小学到大学完整的学校教育体系,发展现代教育,培养现代化人才,进行军国主义教育向学生灌输忠君爱国武士道精神,“求知识于世界”掀起了传播启蒙思想的热潮,学习西方先进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努力改造落后愚昧的社会风气,采取“断发”“易服”等措施;三、日本明治维新重大历史意义和影响明治维新在政治、经济、军事、文明开化等方面一系列改革使日本由封建落后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消除了国内封建割据,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促进日本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强国,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使日本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亚洲资本主义强国,废除了不平等条约。

明治维新使日本保留有大量封建主义和军国主义的残余很快走上军国主义扩张道路。

典型问题分析:中日两国门户被打开有哪些相似之处?背景相似:都发生在工业革命后为原料和市场殖民扩张;封建统治面临危机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资本主义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方式相似:都被列强通过武力打开大门,都被迫签了不平等条约结果影响相似:国家主权遭到破坏,社会性质发生变化,沦为半殖民地,都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日本明治维新向西方学习有什么特点?西化给日本带来什么影响?特点:政府的支持开展广泛的考察活动;主动学习欧美最先进领域;有选择地有区别地学习;向不同国家学习不同模式,领域比较广泛;在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仍保持自身特点影响:推动了日本的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改变了封建落后状态;为对外扩张侵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明治维新后日本资本主义迅速崛起过程中有什么原因和显著特点?原因和显著特点:轻重工业都发展迅速;利用国家政权力量及政府大力扶植和保护发展资本主义;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经济发展和军事手段紧密相连;财阀资本比较突出操纵国家经济命脉,通过对外扩张掠夺原料打开市场日本明治维新后逐步废除不平等条约有哪些有利因素?日本明治维新后为何经济发展和军事手段紧密相连?有利因素:日本明治维新消除了国内封建割据,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日本经济和军事实力增强;自由民权运动高涨人民呼吁废除不平等条约;欧美列强之间矛盾重重对日政策出现多元化;甲午中日战争日本的取胜提高了其国际地位原因:日本有先天缺陷自然资源比较匮乏,岛国面积小;国内市场十分狭小;还保留有大量的封建残余,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生产集中程度都远不及西方列强,无法通过正常的经济手段进行竞争,所以通过军事手段。

5、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为什么一个成功、一个失败?(1)社会背景不同①日本明治维新前,各种社会矛盾尖锐,幕府统治已成为众矢之的。

②而中国的封建统治危机虽然十分严重,但由于封建统治者与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还比较强大。

(2)领导力量不同①尽管日本资产阶级尚不成熟,但向资产阶级转化的中下级武士充当了倒幕运动的领导。

他们懂得斗争策略,建立了军队和基地,分阶段完成了对敌对旧势力清扫的任务,保证了国内改革的顺利进行。

②中国的维新派力量脆弱,仅把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加之封建势力的强大,因而改革不能成功。

(3)政策措施①日本幕府统治被推翻后,明治政府发布命令,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除旧布新的改革措施,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②在中国戊戌变法中,尽管光绪帝也颁布了一系列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变法诏书,但由于资产阶级维新势力并未掌握政权以及守旧势力的强大,大多成为一纸空文根本不可能实施。

(4)国际环境①日本明治维新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当时世界还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日本则已经联合世界强国,并且夺取殖民地的高潮也尚未开始。

而在后期西方列强集中力量侵略中国,虽说日本已经完成明治维新,但客观上仍为日本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

②而中国戊戌变法已是19世纪的90年代末,世界资本主义已经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中国成了列强瓜分的对象。

这时帝国主义列强也决不愿意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国际环境对中国维新运动很不利。

典型试题:1.材料一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

东西方人民风俗不同,思想自相悬殊,各国相沿的习惯历数千百年之久,纵使利害十分明白,也不该骤然强搬硬套。

——《日本政治史》材料二明治天皇政府把全国分成3府72县,县知事由中央任命,承认土地私有和买卖自由,为了迅速发展工商业,明治政府出钱建立了大批工厂,为“求知识于世界”,日本还请来了大批外国专家和技师。

请回答:(1)材料一表明日本对西洋文明的主张是什么?明治维新中体现了这种主张的措施是什么?(3分)(2)材料二表明了明治维新的哪些内容?(3分)(3)日本政府在明治维新前、明治维新时期及明治维新后的对外政策分别是什么?(4分)参考答案:(1)注意学习、引进西方文明;“引进西方技术”,提倡“文明开化”的措施体现了这种主张。

(3分)(2)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3分)(3)明治维新前,德川幕府实行了闭关锁国的政策;明治维新时,日本对外实行开放政策,大量引进西方技术;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对外则实行侵略扩张政策。

(4分)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 (按:日本推翻幕府统治后,伊腾博文上书建议“废藩”。

1869年明治政府派代表劝萨摩、长州、土佐、肥前藩主向朝廷申请“奉还版籍”)今诸侯之领地,皆朝敌德川所授,并无天皇之印玺,这是滑稽的。

——《明治维新的再探讨》材料2 (1869年3月,四强藩藩主上表申请“奉还版籍”)朝廷一日不可失之大体也。

一日不可假者大权也……臣等所耕乃天下之土,臣等所牧乃天子之民,安得私有乎?今谨收版籍而奉上,愿朝廷善为处理,当与者与之,当夺者夺之。

凡列藩封土,更宜下敕令而重定……——《简明日本近代史》材料3 兹为改正地税,原有之田地贡纳办法,一律作废;并规定于地契调查完毕后,按土地价格征取其百分之三,作为地税。

——明治政府1873年颁布的条例材料4 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

——明治元勋大久保利通材料5 最迫急之事,在军务方面,…朝廷能在海陆军方面稍作准备,主要以朝廷兵务,开拓朝鲜釜山港。

——明治元勋木户孝允1869年初的一封信材料6 苟有国则有兵备,有兵备则人民不得不各就其役。

——1872年征兵告谕回答:(1)据材料1和材料2,指出“朝廷”与各藩关于“奉还”的真正含义。

(2)材料3的含义是什么?实质是什么?(3)材料4的核心思想是什么?(4)据材料5、6,明治政府进行军事改革的目的是什么?(5)材料6中“征兵告谕”还有什么影响?参考答案:(1)朝廷的含义是先奉还,再由天皇授予;各藩含义是奉还是假,要求重新授予是真。

(2)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及租佃关系。

承认土地私有。

交纳地税表明法律意义上确认私有。

(3)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4)目的是为了防止和抵御外国入侵,同时为了加强对内镇压和对外扩张。

(5)实行征兵制,废除武士对军事的垄断,标志着建设新军的开始;新军成为对外扩张的工具。

3. 19世纪中后期,日本政府大力推行殖产兴业政策,迅速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兴办生产事业亦属急务,但人民还没有这种志愿,所以暂时创办官立事业,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

——守屋典郎《日本经济史》材料二自明治初年,渐行所谓奖励工业。

……(工部省)开拓矿山、制造机械和造船……不计利息,不计减损……产品不能销售之物,则自行标价,尽藏库中……故而穷于支付工资与购入材料,只能以补贴营业金的名义从大藏省申报领取。

即或是矿山、造船等需用几十万元的官营事业也都是如此弊病。

——高桥龟吉《日本近代经济形成史》材料三经济学者田口卯吉……(1880)发表评论说:“政府之制造,已确实妨碍民间同种产业之兴起,……应该中止劝奖保护之政策,使政府的事物限定在适当的领域之内……日本人民业足已同外国人竞争,业已能够经营制造商业,何须政府自身为之?”——米庆余《明治维新——日本资本主义的起步与形成》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明治维新之初政府殖产兴业的方式及原因。

(3分)(2)19世纪80年代,日本殖产兴业的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依据材料二、三概括这种变化的原因。

(5分)(3)日本地震引发福岛核泄露事故以后,政府对东京电力公司实施监管。

据此并综合上述材料,请就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谈谈你的认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