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毕业论文方案和流程

毕业论文方案和流程

海南大学三亚学院05级本科、06级专科毕业论文(设计)实施方案为做好05级本科、06级专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与水平,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海南大学三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条例》的要求和学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毕业论文(设计)是我院本、专科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进行初步的科学研究训练,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达到培养目标定位和特色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

同时,05级本科是我院的第一届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涉及全院八个分院各个专业,涉及面广。

因此,各分院、教务处和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毕业论文(设计)的重要性,在组织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过程中要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保障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正常开展和高质量完成。

二、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组织领导:在主管教学院长的统一领导下进行,教务处和各分院分级管理,层层负责。

各分院成立毕业论文(设计)领导小组,专业成立答辩委员会和答辩小组。

领导小组一般由3-5人组成,设组长、副组长各1人;答辩委员会一般由5-7人组成,设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2人;答辩小组不少于3人。

三、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共分六个阶段,分别为:准备阶段、调研与完成开题报告阶段、毕业论文(设计)创作与撰写阶段、论文完成与评阅阶段、答辩阶段和毕业论文(设计)总结与整理材料阶段。

因为学院实行的是三学期制,所以第一阶段应在毕业学年秋季学期内完成;第二、三、四、五、六阶段主要在毕业学年春季学期完成。

四、教务处要做好全院毕业论文(设计)的实施方案、组织、协调、培训、检查、评优等工作。

五、各分院根据学院关于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方案和流程,做好具体实施计划。

六、各分院召开毕业生动员大会,根据毕业论文(设计)实施方案的有关内容,做好讲解说明工作,使每个毕业生都明确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要求和安排。

七、各分院按学院要求确定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原则上应具有讲师以上职称;副教授和教授可带若干名助教组成指导小组。

指导教师紧缺的分院可适当聘请院内外的专业人员。

八、各分院特别要做好选题、开题、实习调研与撰写、指导、评阅和答辩几个重点环节的工作。

九、各分院提供的毕业论文(设计)选题以一个专业(方向)为一组,一般不少于50个题目。

题目不宜过于具体,着重体现研究方向,应给学生留有发挥的余地。

题目应尽可能结合实际,充分体现本学科专业的方向性、前瞻性、应用性。

题目经专家评审后公布,由学生选择;学生选题后再与指导教师商定,最后确定具体题目。

十、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成绩的计算:总评成绩=指导教师评定成绩(30%)+评阅人评定成绩(30%)+答辩小组评定成绩(40%);以百分制计算出的总评成绩折换为五个等级:优秀(90分以上)、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59分以下)。

原则上要求同一专业优秀占15%-20%,良好占30%-35%。

十一、教务处和二级分院要认真、规范地做好毕业论文(设计)材料的整理工作,所有材料分为两大部分。

(一)学生论文部分:1、开题报告;2、论文(包括论文封面、中外文摘要、关键词、目录、论文正文、致谢、参考文献、独创性及授权书)。

3、评议书(包括指导教师评议表、评阅人评议表、答辩小组评议表和答辩委员会总评表)。

4、指导记录。

(二)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实施部分:1、分院工作计划和流程;2、领导小组、答辩委员会成员表;3、选题一览表;4、指导教师名单;5、评阅人名单;6、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数和最后确定题目表;7、答辩小组成员与答辩学生表;8、成绩报表;9、优秀论文材料;10、工作总结。

以上所有材料均一式两份,一份各分院存档,一份交教务处存档。

附件:1、海南大学三亚学院本、专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流程2、海南大学三亚学院分院毕业论文(设计)领导小组、答辩委员会人员表3、海南大学三亚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指导小组)名单4、海南大学三亚学院毕业论文(设计)选题一览表5、海南大学三亚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指导学生人数与最后确定题目表6、海南大学三亚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审批表7、海南大学三亚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学生撰写和指导教师指导情况表8、毕业论文(设计)独创性及授权书9、海南大学三亚学院毕业论文(设计)评议书(指导教师)10、海南大学三亚学院毕业论文(设计)评阅人及评阅论文表11、海南大学三亚学院毕业论文(设计)评议书(评阅人)12、海南大学三亚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小组成员与答辩学生表13、海南大学三亚学院毕业论文(设计)评议书(答辩小组)14、海南大学三亚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评定意见15、海南大学三亚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成绩报表16、海南大学三亚学院毕业论文(设计)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推荐表17、海南大学三亚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要求海南大学三亚学院分院毕业论文(设计)领导小组、答辩委员会人员表毕业论文(设计)领导小组名单________ 分院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名单_____________分院专业海南大学三亚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指导小组)名单_____________分院专业注:外请指导教师在备注栏内注明单位、职务、从事工作。

海南大学三亚学院毕业论文(设计)选题一览表分院专业海南大学三亚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指导学生人数与最后确定题目表分院专业附件6:海南大学三亚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审批表分院指导教师:海南大学三亚学院毕业论(设计)学生撰写和指导教师指导记录分院指导教师:学生:独创性申明及授权书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除特别加以标注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的研究成果。

本论文如有剽窃他人研究成果及相关资料若有不实之处,由本人承担一切相关责任。

本人的毕业论文(设计)中所有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属海南大学三亚学院所有。

本人保证:发表或使用与本论文相关的成果时署名单位仍然为海南大学三亚学院,无论何时何地,未经学校许可,决不转移或扩散与之相关的任何技术或成果。

学校有权保留本人所提交论文的原件或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阅;学校可以公布本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手段复制保存本论文。

加密学位论文解密之前后,以上申明同样适用论文作者签名:年月日附件9:海南大学三亚学院毕业论文(设计)评议书(指导教师)分院专业:附件10:海南大学三亚学院毕业论文(设计)评阅人及评阅论文表分院专业附件11:海南大学三亚学院毕业论文 (设计)评议书(评阅人) 分院专业附件12:海南大学三亚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小组成员与答辩学生表___________分院____________专业答辩_____组海南大学三亚学院毕业论文 (设计)评议书(答辩小组) 分院海南大学三亚学院毕业论文 (设计)答辩委员会评定意见分院海南大学三亚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成绩报表分院(盖章)专业:班级: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主任:年月日海南大学三亚学院届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推荐表分院(盖章):主管院长:专业:专业负责人:附件17:海南大学三亚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要求为了统一和规范我院本、专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写作,保证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国家标准GB7713-87)的规定,特制定《海南大学三亚学院专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各分院可以根据专业特点和实际需要对毕业论文(设计)结构和书写规范做适当调整。

规范中对毕业设计和研究论文分别提出了相应要求,学生可参照规范中对应条目要求进行撰写。

一、内容要求1、论文题目论文题目应该简短、明确、有概括性。

通过题目,能大致了解论文内容、专业特点和学科范畴。

但字数要适当,一般不超过24字。

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2、论文摘要论文摘要应概括地反映出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内容、方法、成果和结论。

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

中文摘要一般为300~500字。

3、关键词关键词是供检索使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

关键词一般为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

4、目录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要求标题层次清晰。

目录中的标题要与正文中标题一致。

目录中应包括论文主体、致谢、参考文献、附录等。

5、论文正文论文正文是毕业论文(设计)的主体和核心部分,一般应包括绪论、论文主体及结论等部分。

5-1绪论绪论一般作为正文的第一自然段,是毕业论文(设计)主体的开端。

绪论应包括: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背景及目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和相关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课题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

绪论一般不少于500字。

5-2论文主体论文主体是毕业论文(设计)的主要部分,应该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顺。

论文主体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各方面:⑴毕业论文(设计)总体方案设计与选择的论证。

⑵毕业论文(设计)各部分(包括硬件与软件)的设计计算。

⑶试验方案设计的可行性、实验过程、试验数据的处理及分析。

⑷对本研究内容及成果应进行较全面、客观的理论阐述,应着重指出本研究内容中的创新、改进与实际应用之处。

理论分析中,引用他人研究成果要注明出处,不得将其与本人提出的理论分析混淆在一起。

⑸自然科学的论文应推理正确,结论清晰,无科学性错误。

⑹管理和人文学科的论文应包括对研究问题的论述及系统分析,比较研究,模型或方案设计,案例论证或实证分析,模型运行的结果分析或建议、改进措施等。

5-3结论学位论文的结论为正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结论是毕业论文(设计)的总结,是整篇论文的归宿。

要求精炼、准确地阐述自己的创造性工作或新的见解及其意义和作用,还可进一步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和建议。

6、致谢致谢中主要感谢导师和对论文工作有直接贡献及帮助的人士和单位。

7、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撰写论文过程中的参考书目,二是注释。

毕业论文(设计)凡有引用他人成果之处,均应按论文中所出现的先后次序列于注释中。

一篇论著在论文中多处引用时,在参考文献中只应出现一次,序号以第一次出现的位置为准。

原则上要求毕业论文(设计)查阅参考文献本科10篇以上,专科6篇以上。

各分院可以根据专业特点调整数量标准。

8、附录对于一些不宜放入正文中、但作为毕业论文(设计)又是不可缺少的部分,或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毕业论文(设计)的附录中。

例如,过长的公式推导、重复性的数据、图表、程序全文及其说明、外文原文及译文等。

按照专业性质不同规定一定图幅的设计图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