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作建筑效果图有不少图形爱好者想要自己学习做一些建筑效果图或效果动画,过一把“虚拟现实”的瘾,但又苦于没有好的学习方法。
笔者劝大家且勿操之过急,在对建筑设计效果图制作的过程及方法有了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后学起来将会更容易,下面让我们来看看。
1.三维建模用AutoCAD或其它专业建筑设计软件均可,首先为主体建筑物和房间内的各种家具建模,亦可用3Dmax做一些细化的小型物体的建模工作,如:室内的一些小摆设、表面不规则的或不要求精确尺寸的物体,它们只需视觉上能达到和谐,这样可大大缩短建模时间,建模工作完成后,通常是用* 3ds、* dxf等模型文件导出。
2.渲染输出1)可在3Dmax等三维动画软件中,装载上述模型文件,然后编辑所需材质、灯光和摄影机方向等(必要时还需设定摄影机的运动路径)。
最后着色输出效果图像或所需动画。
2)也可利用专业的效果图渲染软件(如Lightscape等),进行材质和灯光的设定、渲染直至最近的输出。
3.对渲染结果做进一步加工利用Photoshop等图形处理软件,对上面的渲染结果进行修饰,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建筑场景点缀物,如人物、树木、车船等的添加;2)背景可在三维渲染时完成,但特别要求背景的透视效果应与建筑物的透视效果尽量一致,这样渲染过后的效果图才更接近于真实;3)进一步强调整体气氛效果,如色彩、比例等;4)添加简单的文字说明。
4.效果图的输出方式1)高品质(照片级)的喷墨打印机或绘图仪输出:目前喷墨打印机的精度正不断提高,静态图像的输出大多采用此方法;2)磁转胶后扩成照片;3)屏幕摄影后扩成照片。
拍摄时最好在晚上或暗室里进行,必要时应在房间的墙上挂上红色布幔,以免反光造成屏幕图像“花屏”;还应注意对屏幕亮度和对比度的调整;曝光时间控制在1/30秒以下较为合适,拍摄时最好用三角架支撑住照相机,而光圈则可根据不同的相机和胶卷质量进行调整;这就是建筑效果图的常用制作方法了,虽然看似简单,但要想达到专业水平亦非易事,需要不断地积累经验,掌握相关知识才行。
AutoCAD的三维拉伸最近一直没有增加新内容,除了工作较忙之外,主要是改版的问题。
现在,我想同大家谈谈有关三维建模的内容。
因为经常收到网友给我的来信,信中都提到这样一个问题:如何用AutoCAD来建造三维模型?大家都很熟悉AutoCAD的二维绘图功能,而且手头也许有很多的AutoCAD的二维平面图,但如何利用这些平面图来建立三维模型,是很多人关心的。
所以,我想谈谈我的看法。
提起AutoCAD,我就会想起天天趴在计算机前用它画图的日子,主要是二维的工程图。
如果提到三维图形,我们也许更习惯于用3D STUDIO MAX或VIZ等软件,可是你是否想过,用AutoCAD来完成大部分的三维基础建模工作,象3D STUDIO MAX和3D STUDIO VIZ这样的软件,更多地用于后期的材质和渲染处理?我觉得这种流程值得研究,其实AutoCAD的精确建模功能是很强的,不利用很可惜,而且它对计算机的硬件资源的要求也相对较低,更适合大量的建模工作;但因为它的渲染功能不好恭维,所以我们还是需要3D STUDIO MAX。
好了,让我们看看如何开始我们的AutoCAD 3D,它不象想象的那么难,如果你已非常熟悉AutoCAD的平面绘图功能,那么你也许只需要熟悉一下AutoCAD 3D的操作环境。
下面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我们所要建立的是一个三层的建筑物的三维模型,如果我们已经有了各层的平面设计图,那么就可以分别对各层进行建模,然后再对各层进行装配完成工作了。
具体步骤如下:下面图1中是建筑物的第一层的平面设计图,首先我们得将它拉伸成图2的三维模型,我们用Viewpoint选项选择一个轴侧视图,这样会直观一些,然后再选择要拉伸的平面线段,给这些线段一个三维坐标,也就是我们通过它们的厚度属性即Z轴的厚度来获得一个立体。
具体操作,在选择物体后,从Object_Properties工具条中选择Properties选项,在弹出的Modify Polyline对话框中选择Thickness属性项,并给予它一个具体的厚度值(如输入一个4000mm),然后点击OK退出,你会发现左图中的平面图形变为立体模型了。
图1图2同样我们可以将二层的相关部分,从下平面图3中拉起。
注意四面的外墙,可通过对侧视图中的线框进行拉伸,然后再进行组装来完成如下图4。
图3图4第三层在拉起相关的立面的同时,还得拉起屋顶的多边型使它成为实体。
(AutoCAD 3D的实体建模我会在以后的文章里,做具体介绍)图5图6最后,就是对各层的装配了,你看一个三维的建筑模型就这样从平面图中产生了,是不是很容易。
然后我们可以通过视点调节Viewpoint工具条上的选项,逐一观察一下各种选项的视图变化情况,我们还可以通过Zoom Realtime选项来实时的放大和缩小视图,以及通过选取菜单View/3D Viewpoint/Tripod选项来任意改变视图的视点。
是不是有点感觉了图7好了,今天我只是粗粗地对AutoCAD 3D作个简单的介绍,如果有兴趣你也可以试一试,我们可以互相探讨探讨,今后我还会对具体技巧和问题做较详细的介绍,好了暂且到这里吧。
下一次见。
AutoCAD多线建模熟悉Autocad的网友对多义线(Polyline)应该不陌生,在AutoCAD 2D制图的时候,我们可能对多义线不是很关心,也许此时我们更关心的是形和尺寸;那么,什么时候我们会对多义线感兴趣?只是在用打印机出图时,想区分线形时才想到用多义线,利用它有宽度属性;另外就是各种特殊的线形和符号的编辑,我们可以通过编辑多义线的各节点时的宽度来实现;好象没有多义线也无所谓。
那么,到了AutoCAD 3D里我想我们应该从新认识一下多义线了。
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因为多义线可以定义厚度(高)和启始点和终点的宽度,这个在2D功能中不太受重视的属性,在Autocad 3D中却非常重要,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利用多义线直接来建模。
如果一条多义线的高和宽都有了,那么它的立体形状也就有了;另外,多义线本身可能会是几条线段和弧段造型的组合,这样,我们对多条线段和弧段的操作就可以一次完成,可以减少我们对线段的操作次数,提高我们建模的速度;此外对多义线的各节点时的宽度不同的编辑可以让我们方便地建造许多复杂的模型,可见多义线建模应该是非常有好处的。
好了,下面先让我们做个练习,在Autocad的SW轴测视图上,随意画一条多义线如左图,选择该多义线,定义它的厚度属性,既从Object_Properties工具条中选择Properties选项,在弹出的Modify Polyline对话框中选择Thickness属性项,并给予它一个具体的厚度值,然后点击OK退出,我们可以一次将该线条拉伸成立体见右图,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图中的线不是多义线,我们想让这个立体图形拥有体积的视觉即有宽度该怎么办呢?????没办法,只有多义线才是能赋予线形以宽度的线,将鼠标对准任一工具条点击右键打开Modify II 工具条,此时同我们有关的是第三项Edit Polyline的选项按钮,可以用它定义编辑多义线的各项属性,包括宽度。
点击Edit Polyline选项按钮,在命令行中输入W(Width)回车,然后输入多义线的宽度值回车,我们就看到左图的效果,当然我们也可以对相应的端点进行编辑输入不同的宽度,就能得到象下右那样的型。
???怎么样用多义线建模是不是很灵活,随着我们建模量的不断增大,对多义线的依赖也就会越强,所以还是那个建议:如果你想从你设计的平面图中直接建造3D模型的话,最好选择用多义线来绘制你的平面图。
AutoCAD“桁架制作”的三个为什么?上一篇文章中我简单地提到一个AutoCAD三维建模的小例子(桁架的制作),没想到很快有些网友就写信提出,对我制作桁架的方式不够理解,有疑问。
我感到这很能是我的问题,也许我没把一些问题讲透,深感写文章之不易。
所以,我想借此机会对几个问题做一下分析,但愿这次我能表达清楚。
我总结了一下无外乎下面几个问题,如何变换三维视点?为什么要用UCS?最初建四面体框架有什么意义?首先,我要告诉想了解三维视点切换的网友,很简单,你可以选取View/Toolbars/Viewpoint选项打开Viewpoint工具条(或在任意工具条上点击右键,会弹出Toolbars对话框选择Viewpoint)如图:该工具条依次包括了典型的工程图的顶视图、底视图、左视图、右视图、前视图、后视图以及其它四种等轴测视图(西南、东南、东北、西北),你会发现只有在轴测视图里我们的屏幕空间才是三维的,我们可以依次选择四种等轴测视图,感觉是不是就好象视点绕着三维模型旋转了一圈。
注意图中的基本方向同一般的地图是相同的,即北朝上。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Zoom Realtime选项来实时的放大和缩小视图,以及通过选取菜单View/3D Viewpoint/Tripod选项来任意改变视图的视点的角度。
是不是有点感觉了。
我想第一个问题可以放一放了吧!那么让我们想一想为什么要用到UCS坐标,我觉的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比较习惯与于在平面坐标中做图,至少我是这样的,我们知道平面之所以是平面,是因为它没Z轴坐标,我的理解是我们建立三维模型,平面的部分需要我们在X,Y坐标中完成,而对三维操作就是对Z轴的操作;所以,可不可以这样说我们需要UCS就是为了定义各种不同角度和位置的X,Y平面,及提供给我们进行三维操作的各个UCS的Z轴。
就拿桁架来说,我给每个桁梁定义一个UCS用户坐标,是为了在每个UCS中的X,Y平面里方便地绘制它的横截面,说到这里最后一个问题也就很自然了,我是利用正四面体的每个边来定位每个桁架梁的Z轴的方向,通过点击它的起点和总点来完成对Z轴长度的赋值。
我想现在再回头看(桁架的制作)应该清楚了。
好了下面还是让我们看看如何建立UCS吧,我们打开View/Toolbars/UCS选项如下图.这里面的选项都是用于建立UCS坐标系的,是否有必要逐一地对每一个选项进行详细的讲解?我想没必要,我总觉得实践是很重要的学习方法,大家应该对逐个选项都进行一下练习是必要的,其实,我们大可不必记住每一个用法,说真的我也记不住,但我会试着记住几个我认为比较好用,用熟的选项。
比如说,第九个选项根据Z轴的方向定义一个UCS坐标系,在桁架的制作里用到了,还记得吗?;另外,第十个选项也很好用,它是利用三点定一个平面来定义UCS的X,Y平面的,我想UCS选项会在我们今后的建模中经常用到。
AutoCAD中桁架的绘制在我们现代的建筑当中,象钢铁桥梁,天顶和很多大门上的装饰经常采用桁架结构,如右图就是一个很简单的正四面体的桁架基本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