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原创】大班表演游戏《小猴卖“O”》

【原创】大班表演游戏《小猴卖“O”》

第五阶段:2015.1.5——2015.2.6
预设主题:《小猴卖“O”》(一)、《金鸡冠的公鸡》等
游戏目标:
1、喜欢参与表演游戏,大胆对角色动作表情进行探究,感受故事中情感、情绪的变化,并通过语言及动作进行创造性的表演。

2、学会游戏中如何商量,制定游戏计划;解决角色的分配等游戏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3、养成游戏过程中与同伴友好合作的习惯。

4、爱惜表演的道具及其他材料。

游戏准备:
1、经验准备:复述故事讨论自己喜欢扮演的角色。

理解故事的内容,知道每个角色的性格特征并喜欢扮演故事中的角色玩游戏。

2、物质准备:
(1)小猴、小鸭、小猫、小狗、小老虎、小兔头饰;
(2)游泳圈、镜子、铁圈、足球、甜甜圈等。

游戏指导:
第一次指导(2015年1月7日星期三下午)
1、师播放故事录音,回忆故事内容。

师:故事中有谁?小猴店里来了几个顾客?它们想买什么?小猴怎么想?
2、讨论要表演这个故事,需要哪些道具,角色?
(1)分小组讨论,制定布置计划。

要求孩子用最简单的方法布置,但要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什么地方。

(2)展示布置方案,共同敲定最好方案。

3、讨论需要制作的服饰、道具。

提问:
(1)有哪些角色的道具我们以前做过?
(2)现在还需要哪些角色的道具?哪些角色需要制作服装?哪些角色需要面具?哪些需要做头饰?了解同伴们制作的道具:请上次游戏的各组负责人介绍各自制作的道具。

4、幼儿自由分组表演。

要求:
(1)注意各组的人数,根据故事中的角色数量来定人数,自行调整本组的人数。

(2)选择适当道具进行表演。

5、请个别组幼儿上前表演,共同评价。

6、再次分组表演。

(1)根据故事情节表演。

(2)注意场景道具的利用。

7、师小结评价幼儿的表演情况。

第二次指导(2015年1月14日星期三下午)
1、添加材料布置小猴的商店引起幼儿表演的欲望。

2、幼儿分组表演,教师观察指导。

3、重点指导幼儿运用生动的语言、动作、表情表现角色特征,及时表扬能与同伴合作进行游戏的幼儿。

4、对能力弱的幼儿给予鼓励,激发其表演兴趣,要求能力强的幼儿完整地表演,遇到困难自己想办法或找同伴协商解决。

5、满足幼儿提出的新构思及要求,指导幼儿在发展情节中出现困难。

6、师幼共同讲评。

第三次指导(2015年1月21 星期三下午)
1、回忆上次游戏情况(引导幼儿说出有那些不足)请孩子们说说自己发现的问题,自己解决简单的问题。

2、教师提出对上次游戏中问题的建议,与幼儿共同商讨解决。

(1)为什么有一些角色小朋友不愿意扮演呢?如果不要这些角色行不行呢?
(2)你们看过的动画片里有没有你不喜欢的人,为什么他们还要在动画片里出现呢?有什么用处?
引导孩子发现故事中的每个人物都很重要,都有他们特点。

3、讨论:如何创造性地利用材料合理设置情景让游戏中的角色更生动?让游戏的情节更有趣呢?
4、幼儿分组表演,教师观察指导
(1)鼓励幼儿根据情节大胆表现角色特征。

(2)启发幼儿用与情节相适应的语言、动作来表现角色。

(3)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爱惜游戏材料。

第四次指导(2015年1月28日星期三下午)
1、教师小结上次游戏情况。

(1)在表演时,有个别小朋友没有认真听,而是在做自己的事情;
(2)个别小朋友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还掌握得不够好;
(3)一些动作、表情做得不够到位。

2、幼儿说说各个角色的语气语调和表情动作,教师再进行补充。

3、提出游戏要求:
(1)表演和观看的幼儿都要认真,不做自己的事情;
(2)表演时,要注意各个角色的语气语调和动作表情;
(3)表演前,准备好所需道具并将活动场地布置好。

4、幼儿分组表演,教师巡回指导。

5、师幼共同点评。

师:在刚才的表演中,你觉得谁表演得最好,好在哪里?
第五次指导(2015年2月4日星期三下午)
1、谈话引入活动。

2、出示动物头饰,让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角色进行表演。

3、提出游戏要求。

(1)在舞台上表演的幼儿要认真,要与同伴合作配合。

(2)不争抢道具和头饰,要爱护游戏材料。

4、幼儿游戏,师巡回指导,拍摄幼儿游戏中的闪光点。

5、播放游戏闪光点,师幼共同评价幼儿的表演情况,并组织幼儿收拾好道具。

本阶段游戏小结:
可分享的经验:
有大部分幼儿已经听过这个故事,且本阶段在表演方面有了明显的提高,幼儿的积极性也有很大的进步,且能认真扮演角色,这点很好。

待加强的问题:
孩子们在游戏中,似乎很不喜欢扮演他们不喜欢的动物。

每个角色在语言、动作、表情等方面表现得还不够到位。

在下次活动中,我将和孩子们交流一下,共同解决角色分配的问题,避免孩子们在游戏中不停地扮演同一角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