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国消费者协会的性质是什么?A、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定组织B、是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全国性社会团体C、是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法定组织D、是对商品和服务进行和会监督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依法设立的政府机关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什么时候起实施的?(A)1993年1月1日(B)1994年1月1日(C)1995年1月1日(D)1996年1月1日3. 3月15日是什么时候被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定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的?(A)1980年(B)1981年(C)1983年(D)1984年4.下列哪项不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立法宗旨是?A、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B、维护社会秩序C、维护社会弱势群体D、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健康发展5. 在广告中对产品质量作虚假宣传,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的,依照什么法律的规定追究法律责任?A、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C、民事诉讼法;6.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是指?A、质量技术监督部门B、工商行政管理部门C、质量检验协会D、消协7.在保修期内几次修理仍不能正常使用的,经营者应当负责更换或者退货?A、一次B、二次C、三次8、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因原企业分立、合并的,可以向( )的企业要求赔偿。
A、原来的B、变更后承受其权利义务C、分立、合并后9、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的商品质劣价高、缺斤短两,侵害了消费者的什么权利?A、公平交易权B、知情权C、获知权10、使用他人营业执照的违法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消费者可以向其要求赔偿,也可以向谁要求赔偿?A、营业执照的持有人B、生产者C、供货商11、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是由以下哪五国的消费者组织发起成立的?A、美国,澳大利亚,比利时,英国,荷兰B、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荷兰C、美国,德国,加拿大,英国,荷兰D、德国,英国,比利时,荷兰,澳大利亚12、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自什么时候起施行?A、1993年2月22日B、1993年9月1日C、2000年9月1日D、2000年7月8日13、销售者承担产品侵权赔偿责任实行( )的归责原则?A、无过错责任B、绝对责任C、过错责任D、严格责任14、以下单位中有权对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社会监督的是?A、消费者协会B、工商行政管理局C、行业协会D、任何单位和个人15、使用他人营业执照的违法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消费者可以向其要求赔偿也可以向谁要求赔偿?A、营业执照的持有人B、生产者C、供货商16、《产品质量法》规定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指的是依据什么法律?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B.民法通则C.宪法17、国际消费者联盟确定每年3月15日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是基于美国前总统谁于1962年3月15日发表了《关于保护消费者利益的总统特别咨文》?A、林肯B、罗斯福C、肯尼迪D、里根18、根据《刑法》规定,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最高刑罚为?A.死刑B.无期徒刑C.没收财产19、国家根据国际通用的质量管理制度推行哪种质量管理制度?A、全面质量管理B、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制度C、计量管理认证20、生产者、销售者依照什么法律规定承担产品质量责任?A、产品质量法B、民事诉讼法C、计量法和标准化法21、消费者有权就产品质量问题向谁查询?A、工商管理部门 B质量协会 C、生产者、销售者22、对包修、包换、包退的大件商品,消费者要求经营者修理、更换、退货的。
经营者应当承担什么?A、所有费用B、消费者因修理、更换、退货而造成的实际损失C、运输等合理费用23、某消费者因产品质量问题,造成了财产损失,他向商家提出赔偿要求,但却遭到商家的拒绝。
商家的这种行为侵害了消费者的什么权利?A、公平交易权B、求偿权C、安全权24、某消费者以180元的价格购买了一双皮鞋经检测这双皮鞋系假冒产品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经营者应当赔偿消费者损失是多少元?A、180元B、540元C、360元25、甲购买一辆汽车在开回家的路上因刹车失灵而翻车受伤。
在此情形下他可以要求谁承担何种责任A 请求商家承担违约责任B 请求厂家同时承担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C 请求厂家承担违约责任D 请求厂家承担侵权责任同时请求商家承担违约责任26、《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展销会结束或者柜台租赁期满后、也可以向展销会的什么柜台的出租者要求赔偿?A、参展者B、组织者C、举办者、27、一位衣着破旧的消费者在某商场,看中一个1200多元的台灯要求售货员拿过来看一下。
售货员不仅不拿,还对其冷嘲热讽。
售货员这种行为违反了什么义务?A、接受消费者监督的义务B、提供商品和服务真实信息的义务C、不得侵犯消费者人格权利的义务28、“百挑不厌”的商业口号与消费者行使什么权利相吻合?A、自主选择权B、人格尊严受尊重权C、知情权A、散装饼干B、瓶装可口可乐C、瓶装酱油29、2005年3.15消费者权益日的主题“健康·维权”。
健康着重体现了消费者的什么权利?A安全保障权 B公平交易权 C自主选择权 D依法求偿权30、2005年“3.15”消费者日的主题是“健康、维权”。
据此某班同学设计了主题班会的四个题目你认为不符和“3.15”主题精神的题目是?A、“生命健康权——以人为本的体现”B、“知悉权、自主选择权、求偿权——让我们运用权利C、“让我们充分运用公民最基本的权利”D、“健康——和谐——维权——和谐”31、2005年“3.15消费者权益日”的主题是?A诚信·维权 B健康·维权 C科学消费 D绿色消费32、2007年的3.15消费者权益日的主题是?A诚信·维权 B 消费和谐 C 绿色消费 D 安全健康消费33、对包修、包换、包退的大件商品,消费者要求经营者修理、更换、退货的。
经营者应当承担什么?A、所有费用B、消费者因修理、更换、退货而造成的实际损失C、运输等合理费用34、一位衣着破旧的消费者在某商场,看中一个1200多元的台灯要求售货员拿过来看一下。
售货员不仅不拿还对其冷嘲热讽。
售货员这种行为违反了什么义务?A、接受消费者监督的义务B、提供商品和服务真实信息的义务C、不得侵犯消费者人格权利的义务35、下列哪些产品可以不附加产品标识的?A、散装饼干B、瓶装可口可乐C、瓶装酱油36、以下单位中有权对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社会监督的是?A、消费者协会B、工商行政管理局C、行业协会D、任何单位和个人37、消费争议中,因商品或者服务质量问题有争议需要进行检测、鉴定的,检测、鉴定费用由()先行垫付,()提供等额担保,最终由责任方承担。
A、消费者、经营者B、消费者协会、经营者C、经营者、消费者D、经营者、消费者协会38、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什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A、欺诈B、被消费者投诉C、违法经营D、强迫消费者消费39、消费者对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所进行的批评、检举和控告的行为是其行使什么权利的表现?A、批评权B、监督权C、检举权D、控告权40、保健品生产企业要落实“健康、维权”的主题,必须着重把握好企业的四关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这“四关”的是?A、信誉关B、质量关C、品牌关D、价格关41、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办理案件,一般应当在几个月结案?A.2个月B.3个月C.4个月D.6个月42、以下关于消费者协会的内容表述不正确的是?A、市和区、县依法成立消费者协会B、消费者协会的理事会由消费者代表和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指派的代表等组成C、市消费者协会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设立专业工作机构D、消费者协会不履行法定职能43、如果你发现自己购买的奥运吉祥物是假冒的,可以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向经营者提出退货、索赔等。
这是因为假冒奥运吉祥物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什么权利?A、自主选择权B、财产安全权C、公平交易权D、处分权43、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的主要方式是?A、产品质量统一监督检查B、产品质量定期监督检查C、产品质量监督抽查D、产品质量日常监督检查44、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是在那一年成立的?。
A、1958B、1959C、1960D、196145、下列哪项不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立法宗旨是?A、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B、维护社会秩序C、维护社会弱势群体D、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健康发展二.简答题1.国际消费者权益日(315)的确定日期2.消费者享受的权利3.哪些行为属于欺骗消费者4.消费者有哪些维权的方式5.315的投诉电话选择题答案:1.B2.B3.C4.C5.A ^6.A7.B8.B9.A 10.A 11.A 12.C 13.C 14.A 15.A 16.A 17.C 18.A 19.B 20.A 21.C 22.C 23.B 24.C 25.A 26.C 27.C 28.C 29.A 30.A 31.B 32.B 33.C 34.C 35.A 36.A 37.A 38.A 39.B 40.C 41.B 42.D 43.C 44.C 45.C简答题答案:1.1983年3月15号2.(1)安全保障权。
(2).知悉真情权。
(3).自主选择权。
(4).公平交易权。
(5).依法求偿权、求教获知权、依法结社权(6).维护尊严权。
3.(1).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的;(2).采取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使销售的商品分量不足的;(3).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外品”等商品而谎称是正品的;(4).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者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的;(5).以虚假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的;(6).不以自己的真实名称和标记销售商品的;(7).采取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诱导的;(8).作虚假的现场演示和说明的;(9).利用广播、电视、电影、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介对商品作虚假宣传的;(10).骗取消费者预付款的;(11).利用邮购销售骗取价款而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约定条件提供商品的;(12).以虚假的“有奖销售”、“还本销售”等方式销售商品的;(13).其他以虚假或者不正当手段欺诈消费者的行为。
4. 1.协商和解 2.投诉调解 3.提请仲裁 4.行政诉讼5.12315和96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