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东部和北亚
一、概况
1、位置:
经纬度位置:经度位置:30°E—170°W;纬度位置:50°N—70°N
海陆位置:三面临海,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西临波罗的海
2、范围:
欧洲东部:乌拉尔山以西,波罗的海以东,北临北冰洋,南到黑海和大高加索山,占欧洲面积一半,主要国家包括乌克兰、白俄罗斯、摩尔多瓦、拉脱维亚、立陶宛、爱沙尼亚和俄罗斯
北亚:乌拉尔山以东,东临太平洋,约占亚洲面积的1∕4,是俄罗斯的亚洲部分
俄罗斯
一、概况:
1、位置:
经纬度位置:经度范围::30°E—170°W;纬度位置:50°N—70°N
海陆位置:地跨亚、欧两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西临波罗的海。
主要邻国有芬兰、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挪威、白俄罗斯、波兰、格鲁吉亚、乌克兰、中国、蒙古、阿塞拜疆、朝鲜
2、面积:1707万平方千米,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注解1:世界面积前七名:
第1名俄罗斯:1707;第2名加拿大:997;第3名中国:956;第4名美国:936;第5名巴西:854;第6名澳大利亚:774;第7名印度:328
注解2:俄罗斯地跨亚欧两洲却被划分为欧洲国家的原因
①在俄罗斯的领土中,欧洲部分虽仅占1∕4,但这里集中了3∕4的人口
②欧洲部分为经济中心、工农业发达
③首都莫斯科位于东欧平原上,是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3、人口:1.5亿,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人口增长缓慢,有130多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二、自然环境特征:
1、地形
分布:
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
分界线乌拉尔山叶尼塞河勒拿河
地形特点:
①地形平坦广阔,以平原、高原为主
②地势东高西低,东部南高北低
③东欧平原波状起伏,西西伯利亚平原冻土、沼泽广布地势东高西低,东部南高北低
2、气候
气候类型:
①极地气候②温带大陆性气候(包括亚寒带针叶林气候)④高原高山气候⑤温带季风气候⑥地中海气候注解:①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②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带
气候特征:
特征一: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温暖,气温年较差大
原因:
①纬度较高,正午太阳高度角小,接受光照和热量少,气温低;
②地处亚洲大陆北部,受大陆气团控制,加上西北低、东南高的地势,使得西伯利亚受北冰洋影响大,造成冬季严寒的气候;
③东部、南部地势高,高大的山地阻挡了太平洋暖湿气流的深入,加重了西伯利亚北部冬季寒冷的程度。
注解:俄罗斯气候对农业的分布有什么影响?
纬度高,热量不足,俄罗斯的农业主要分布在东欧平原的中、南部伏尔加河流域和南部顿河流域,东部由于气温低不利于农作物生产,分布着世界最大的针叶林。
注解:北半球寒极——奥伊米亚康,原因:
①纬度较高,日照时间短,太阳高度角较小,单位面积得到的太阳辐射少;
②奥伊米亚康盆地海拔在2000米上,海拔较高,气温低;
③盆地地形有利于寒冷气流的堆积,盆地开口面向北冰洋,深受北冰洋冷空气影响;
④深居大陆内部,全年受极地气团控制,降温快。
注解:俄罗斯住宅的墙壁很厚,人们冬季服装的款式和数量远多于夏季,这些反映出俄罗斯怎样的气候特征?
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温暖
3、水文:河流流程长,水能资源丰富,但是大多数结冰期长,无法开发利用
欧洲部分:伏尔加河:
地位:被俄罗斯人誉为“母亲伏尔加”,全长3600千米,欧洲第一。
发源于东欧平原西部丘陵,注入里海,世界最长的内流河。
(中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水系、水文特征:
支流众多,流量丰富,有春、夏汛,结冰期较长,含沙量低。
利用:
水能丰富,上游干支流建有梯级水电站。
航运价值高:
①上中游地区河网密布,支流众多,水量较大;
②自北往南流,纬度较低气候较温暖,结冰期短;
③流经地区以平原为主,水流平稳;
④有运河可以沟通五海(里海、亚速海、黑海、波罗的海、白海),通航里程长。
⑤流经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运输需求量大。
亚洲部分自西向东: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自南向北流,有凌汛现象,注入北冰洋→说明地势南高北低;春汛: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和夏汛:高山冰雪融水补给;航运价值低:①结冰期长;②流经地区人烟稀少;③河流流向与主要货流方向不一致
3、湖泊: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构造湖
注解:构造湖形成原因:地壳运动断裂下陷形成
三、社会经济特征:
1、资源特征:自然资源种类多,储量大
自然资源类型:
①矿产资源丰富,有煤、石油、天然气、铁矿、有色金属、黄金等
注解:库兹巴斯煤矿秋明油田第二巴库油田库尔斯克铁矿
②森林资源丰富,拥有世界面积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
③水能资源丰富
④土地资源丰富
⑤淡水资源丰富:河川径流总量居世界第二位
总结:自然资源特点种类多,储量大
2、农业
农业地域类型:商品谷物农业
农作物:小麦、甜菜、马铃薯、亚麻、瓜子等作物——耐寒性强,喜温凉
农业生产最主要的不利条件:纬度高,温度低,热量不足,生长期短,无霜期短,复种指数低,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甚至无法生长
俄罗斯农业生产主要集中在东欧平原南部(伏尔加河和顿河流域南部),有利的自然条件:
①纬度相对较低,夏季气温较高,热量较充足,降水较多,水热条件优越
②地形平坦
③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④(有伏尔加河和顿河经过)水源充足
工业特征:
①工业基础较好
②部门齐全,以重工业为主,轻工业部门比较薄弱
③“煤铁复合型”为主
④分布不平衡,向东扩散
俄罗斯工业发展和地区分布与日本区别
分布:
俄罗斯工业区靠近矿产资源产地和铁路干线;
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濑户内海及太平洋沿岸港口地区。
原因:
俄罗斯国内矿产资源种类丰富,储量大,铁路是其主要的运输方式;
日本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原料和燃料,同时出口工业产品,主要依赖于海运。
俄罗斯的自然资源,80%分布在乌拉尔山脉以东地区,而它的工业区却主要集中在乌拉尔山脉以西的欧洲部分,工业区空间分布很不平衡,这是为什么?
①乌拉尔山脉以东地区地势较高,自然条件恶劣,人烟稀少;
②乌拉尔山以西地区为平原,人口密集,社会环境好;以西的欧洲部分经济、交通发达,科技力量雄厚,利于工业的发展。
俄罗斯工业为什么要向东扩散?
①乌拉尔山以东地区的资源储量要占全国总量的80%以上,但开采利用较少。
②近几十年来,随着欧洲部分自然资源的枯竭和工业区的“过饱和”,为了充分利用东部地区的资源,俄罗斯加大了对东部地区的开发力度,工业重心在向东转移的趋势。
4、交通
总体特征:交通部门齐全,铁路、公路、航空、内河和海运、管道运输都发达
铁路:
①铁路运输为主
②欧洲部分铁路网密集,形成以莫斯科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
③亚洲部分稀疏,有横贯西伯利亚的亚欧大陆桥(东起符拉迪沃斯托克,西至莫斯科)是世界最长的铁路河运:
①河流结冰期长,通航时间短
②以伏尔加河为主要的内河航道
③通过运河与波罗的海、白海、黑海、亚速海和里海相通,实现了“五海通航”
注解:俄罗斯虽有漫长的海岸线、众多河流,但其海运和内河航运均不发达,原因:
(1)海运能力弱的原因:
①东部沿岸经济欠发达,交通需求量小
②北部沿岸结冰期长
③除北冰洋外,各海域海岸港口与外洋之间的联系都需经过别国海域
(2)内河航运弱的原因:
①河流结冰期长,通航时间短,能力弱
②河流流向与主要货流方向不一致
注解1:俄罗斯的摩尔曼斯克位于北极圈内,但终年不冻,原因:
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暖流经过起增温作用
注解2:俄两国在石油领域的经贸合作对双方的意义:
对中国而言:
①缓解石油资源紧张的状况
②实现石油进口渠道的多元化
③运费低
④安全性好
对俄罗斯而言:
①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东部地区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
②扩大石油出口渠道
③降低东部地区石油出口成本
④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增加经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