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省省情一览

山东省省情一览

2016山东事业单位安心课堂统考面对面之山东省省情一览统考面对面之山东省省情一览一、山东省况二、齐鲁文化名人齐鲁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名人众多,如:孔子、孟子、曾子、墨子、孙武、孙膑、诸葛亮、王羲之、刘勰、张择端、李清照、辛弃疾、左思、孔融、孔尚任、王弼、管仲、晏婴、左丘明、伯乐等。

三、运河文化卡塔尔多哈进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成为我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大运河山东段流经山东省枣庄、济宁、泰安、聊城、德州5市,全长643公里,下面就带大家盘点大运河山东段流经5市的现状。

枣庄:古河段被称为“活着的运河”大运河枣庄段,文物古迹众多,遍及运河两岸,尤其是台儿庄城内的3公里运河古道,是目前全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古运河河段之一,被称为“活着的运河”。

它是1959年京杭大运河台儿庄段改道城外时留下的,全长3公里。

由于古街保存完好,而且生活气息浓郁,真有回到明清时代之感,世界旅游组织称为"京杭大运河仅存"的清代文化遗产,丹麦旅游专家彼德森说:"我梦寐以求的中国大运河就该是这个样子。

"从烟波浩淼的微山湖东口,一条蜿蜒曲折的河流迤逦向东,流经广袤鲁南大地进江苏入中运河,这就是台儿庄运河。

全长42、5公里的台儿庄运河是整个京杭大运河中唯一完全东西流向的一段。

在这个鲁南重镇,运河不仅带来经济繁荣,造就了十里港湾不夜城,留下了"京杭大运河仅存的古运河段"月河古道。

济宁:运河之都京杭运河济宁段纵贯济宁全境,全长约230公里,始凿于元朝。

元明清三代,朝廷负责治理运河的河道总督署均设在济宁,所以济宁被称之为“中国运河之都”。

每年运“皇粮”约100万石,仅济宁码头就转运30多万石,明宣德七年最高达674万石,清代年运量约为400万石。

明代在运河“水脊”水处建造南旺水利枢纽,使济运汶水实现南北分流,其建造水平可与都江堰工程相媲美。

清光绪年间停止漕运后,济宁段运河仍发挥着水运作用。

民国初年,济宁城北的河段渐趋淤废。

建国后,济宁段运河进行了多次旨在发挥其水上航运、防洪除涝供水灌溉等多功能的综合治理。

泰安:东平湖被称为运河水柜大运河泰安段全长60华里,有“运河水柜”之称的东平湖是大运河山东段的最大水源地。

明永乐九年(1411)黄河决口于东平境内,阻塞运河河道,为了克服运河水源不足的顽症,尚书宋礼采纳汶上白英老人建议,破元时所建罡城坝(今宁阳境内),于泰安市东平境内大汶河下游南城子村北筑戴村坝,即所谓“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此坝为全桩型土坝,长约5华里,遏汶水三分南流经汶上至南旺湖,七分北流,接济会通河,南北分流济运。

聊城:漕运带来400年繁荣京杭运河聊城段原名会通河,全长97、5公里。

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开凿了东平安民山至临清的运河河道。

“南有苏杭,北有临张”,这是人对京杭大运河沿岸四处著名商埠的表述,而其中的“临”即为山东临清,“张”即为山东的张秋(今阳谷县境内)。

临清丰富的运河文化资源,为世人所赞叹,“临清傍运河,富庶甲齐郡”,大运河造就了古代临清的富庶繁荣。

德州:欲打造天下第一仓京杭运河德州段由卫运河和南运河组成,全长141公里。

在隋唐时主要承运征辽战备物资,元代年漕运能力由至元二十七年的151、3万余石,到泰定三年增至335、1万余石,明代和清初期,运河中兴到达鼎盛,德州段运河递运南粮赴通州量达400-600万石左右,并成为南北水运的咽喉要地,漕粮转运和开展贸易的重地。

当时德州仓辖兑69个州县,其中24个县,直接将粮食交到仓口,年货运量、周转量、吞吐量都占运河各港口之首。

四、景点景区1.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泰山、蒙山、曲阜三孔、青岛崂山、胶东半岛海滨、青州、淄博博山2.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青州、曲阜、济南、青岛、聊城、邹城、临淄、泰安、蓬莱、烟台3.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章丘市官庄乡朱家峪村、山东省荣成市宁津街道办事处东楮岛村、山东省即墨市丰城镇雄崖所村、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王村镇李家疃村、山东省招远市辛庄镇高家庄子村4.AAAAA级景区(9个):烟台市、曲阜市三孔(孔府·孔庙·孔林)、泰安市泰山景区、烟台市龙口南山景区、威海市刘公岛景区、青岛市崂山景区、、济南天下第一泉景区、沂蒙山景区。

5.世界文化遗产四处:山东:泰(山东市)、岱庙(泰安市)、(山东市),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首个双重遗产)。

的、及,世界文化遗产。

另外,齐长城、大运河山东段分别作为长城、大运河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五、山东审议通过全省“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十届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于2015年11月24日至26日在济南举行。

全委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听取和讨论了姜异康受省委常委会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制定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全委会深入分析了“十三五”时期山东发展的形势环境,认为山东仍处于实现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的关键时期,既面临重大机遇,也面临诸多风险挑战。

全委会认为,“十三五”时期是山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的决胜时期。

全委会提出了“十三五”时期山东发展的目标任务: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提前实现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城乡居民收入增幅超过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农村居民收入增幅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幅。

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高,创新型省份建设达到更高水平。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脱贫攻坚任务顺利完成。

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着提高。

发展协调性全面增强。

生态环境质量显着改善。

文化软实力持续提升。

体制机制创新取得新突破。

全委会强调,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也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反映了我们党对我国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任务,面对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的发展理念,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动,以更宽广的视野、更务实的举措,创造性地做好各项工作。

全委会提出,贯彻创新发展理念,必须把创新摆在山东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加重视产品质量和自主品牌建设,加快实现由“山东制造”向“山东创造”的战略性转变。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实施“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推进工业优化升级。

壮大发展现代服务业,构建省会城市群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和胶东半岛高端服务业聚集区。

推进智慧山东建设,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

积极构建发展新体制,推动政府管理理念和方式创新。

全委会提出,贯彻协调发展理念,必须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扎实推进区域发展战略,纵深推进“两区一圈一带”建设。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大棚户区、老旧小区和城乡危房、城中村改造力度,全面解决农村饮水、道路、照明和住房安全问题。

加大陆海统筹力度。

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挖掘阐发齐鲁丰富文化资源。

加快军民深度融合发展。

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市市通快铁、县县通高速。

全委会提出,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发挥主体功能区作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基础制度的作用。

推进生产生活绿色化,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

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全委会提出,贯彻开放发展理念,必须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

优化全方位多元化开放格局,全省合力打造“一带一路”战略交汇重要枢纽、中日韩深度合作战略高地、环渤海地区开放发展重要门户。

加快外经外贸优化升级。

大力提升“引进来”质量和效益。

加快提升“走出去”层次和水平。

深化合作交流载体建设。

全委会提出,贯彻共享发展理念,必须体现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实现共同富裕。

全面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提前实现现行省定标准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推进教育现代化。

鼓励创业促进就业。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全民参保计划。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分级诊疗制度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

优化收入分配格局,完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促进人口均衡发展,落实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全委会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做好“十三五”时期各项工作,必须切实加强党的领导。

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确保各项改革更加精准地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

强化经济社会发展的法治保障,加快形成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提高干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着力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实际工作能力、依法办事能力、群众工作能力,增强干部队伍活力。

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统筹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团结动员各方面力量共同奋斗,最大限度凝聚全社会推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共识和力量。

全委会强调,贯彻好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推进“十三五”规划顺利实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对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重大考验。

要深入推进工作指导重大转变,进一步提升发展境界,完善工作思路,优化工作布局,推动管理服务创新,做到工作指导上的与时俱进。

紧紧围绕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以新的发展理念为引领,把握内在要求,坚持问题导向,营造良好环境,着力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扎实做好“十三五”时期各项工作。

各级党委(党组)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持依规管党治党,持续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严格落实“三严三实”要求,锤炼对党绝对忠诚、严守党的纪律的政治品格,激励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的奋斗精神,弘扬清正廉洁、从严从实的优良作风,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六、2016年山东政府工作报告(节选)一、“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完成情况2011年至2015年,全省人民辛勤劳动、开拓创新,奋力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十二五”胜利收官。

全省生产总值达到6.3万亿元,年均增长9.4%。

按当年平均汇率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从6千美元增加到1万美元。

市场物价基本稳定,对外收支总体良好。

城镇累计新增就业594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65万人。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倍以上,达到5529亿元。

“十二五”规划27项主要指标中,12项约束性指标全部完成,12项预期性指标超额完成,3项预期性指标接近目标值。

相关主题